教育处召开新培养方案下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研讨会
教育处召开新培养方案下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研讨会
发布日期:2006-11-19
近期,根据医学部本科教学改革总体要求,教育处辛兵处长先后主持召开了新培养方案下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
研讨会主要就新培养方案下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公共卫生教育、循证医学教学及社区医疗教学进行深入的研讨。会议特别邀请了原北京医科大学常务副校长、资深专家程伯基教授、公共教学部张大庆主任、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郝卫东教授以及医学人文、预防医学、循证医学方面的专家。
首先,辛兵处长介绍了新的培养方案的主旨思想,回顾了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辛兵处长谈到,2005年6月~10月为了全面评价我校医学教育情况,医学部联手其他三所医学院校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依据开展了自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发现长期以来中国医学教育培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如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素养,医学伦理学,交流技能等)不足;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足;对学生考核工作研究不够;学生参与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管理、评估和反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不够;激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钻研教育理论用于指导教学改革的机制和政策不够;对公共卫生与群体保健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足等,为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建设、优化医学教育管理、加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
依据医学部对未来医学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框架,辛兵处长代表教育处提出全面优化北京大学医学教育培养方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的设想。她特别强调“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的提出旨在全面贯彻《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提出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三方面的33项具体要求,新的课程体系在保证原来课程进一步优化的前提下,重点针对以前的薄弱环节,大力加强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临床科研思维训练方面的培养。
“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由“一个平台与六个模块”组成,“一个平台”由“四课”、英语、体育组成;六个模块为人文素质与职业态度模块、自然科学模块、生态环境与群体保健模块、科研与思维训练模块、基础医学模块、临床医学模块。“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涵盖所有的医学教育课程,总学分依专业与学制不同,规定为260~350学分不等。具体学分结构(以八年制教学为例)为非医学类课程:医学职业素养类课程:医学专业类课程为2:3:5,大致分布为:平台占10%、自然科学模块10%(非医学类课程),人文素质与职业态度模块20%、生态环境与群体保健模块5%、科研与思维训练模块5%(医学职业素养类课程),基础医学模块与临床医学模块为50%(医学专业类课程)(如下示意)。同时,模块的课程构成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在执行上述课程安排时适当增加选修课程比例,保证选修课与核心课程的学分比例不低于2:8。在周学时安排上,严格控制周学时不超过26学时。
研讨会初步确定了第一年通识教育以选修课为主体,在自然科学模块和人文类模块中给学生划定选修范围,规定选修的学分要求和课程要求的总体方案。
公共教学部提出了人文课程设置与实施的建议,提出医学生的人文课程应该强调医学目的、人文关爱等主旨内容的教育。并将在近期提出较为完整的医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外语部就外语教学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公共卫生学院提出按照教育处的统一部署,全面审定非预防医学专业及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整合学科,增加循证医学的教学内容,提出建立包括临床医生在内的循证医学学系的设想,并提出实施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社区医疗学实践的建议方案。
本次研讨会是课程体系改革系列研讨会的开始,有关教学改革的讨论还将进一步深入开展。
(医学部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