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召开研究生工作研讨会
北大召开研究生工作研讨会
“最近几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中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正在逐步完善。”——这是记者在11月17-18日召开的北京大学召开研究生工作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已进入世界研究生培养大国行列。如何进一步保证和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发挥高等学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建立充满活力的研究生教育体制,正是北大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北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北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要以资源配置为切入口,突出导师负责制,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最终达到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自2001年以来,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准备启动第四阶段;今年6月,学校推出了新的奖助方案,出台了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资金来源和管理办法等文件。本次研究生工作研讨会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为总结经验、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而召开的。
北京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许智宏院士,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教授以及各院系、所、中心研究生主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的代表近200人参加了研讨会。国务院学位办梁国雄处长应邀出席。与会者围绕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针对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与会代表也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梁国雄处长在会上发言指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是收费的改革,更不是自费的改革,而是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改革;改革牵扯面很宽,涉及招生办法、培养、科研管理甚至人事酬劳等,要当作学校的一项系统工程来对待,把握节奏、重视可操作性。
许智宏校长在发言中全面回顾了北大在过去的一年中围绕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所做的工作与成绩。他指出:研究生在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理工医科发表论文中,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占到论文发表总数的50%;以留学生招生方式改革切入点,继续推动招生体制改革, 2007年留学生的“申请-审核制”方案正在制定之中;推行跨学科交叉培养,推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发展;完善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继续推行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的长学制培养方式、严把学位授予质量关、扩大博导遴选机制改革的范围、严肃查处学术失范事件等等。北京大学合理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正在形成。
针对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许智宏校长提出:正确对待和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助办法,改革招生选拔办法、确保生源质量,加强学术道德教育、严格学术规范,适当扩展专业学位,增加招生数量。
林建华常务副校长传达了最近国家关于加大公派研究生留学力度的文件精神,并就北京大学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问题提出几点要求:充分利用院系和导师自身的资源,拓展研究生国际交流的渠道;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加强对新兴交叉学科的支持;把研究生国际交流建立在导师层面和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专项基金支持的机制;推进导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仰麟教授在发言中向与会者介绍了最近几年北京大学研究生规模与结构变化,学位授权点的构成与格局以及留学研究生的发展情况;简要阐述了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念、思路以及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包括:不断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不同类别研究生的分类要求,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监督,逐步改进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全面推行博士生论文匿名评审制,完善研究生课程建设与评估体系等。
在为期一天的小组讨论中五个小组的院系、所、中心分管负责人和职能部门代表就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奖助学金的操作、外国留学生培养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18日上午,各小组召集人集中将各自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分别向大会做了汇报。
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教授做大会总结发言。他指出:研讨会围绕着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基本目标进行充分地讨论,达成了一些重要共识。对进行中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林校长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坚定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做好相应的生源、导师、制度等方面的配套工作;在现有条件下,发挥最大的潜能,利用好已有资源;在管理制度上,需要给予各院系单位更多的自主权;以奖助学金改革为动力,完善内在激励机制和导师负责制,共同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林建华副校长强调“要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迈进一个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提高的新时期。
(摘自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