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报道之二:发展药学院 创造新业绩
党代会报道之二:发展药学院 创造新业绩
发布日期:2006-11-26
近5年来,在学校党委和医学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药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团结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投身于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及科研、学科专业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绩显著
几年来,药学院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在院党委的领导下,院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紧紧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围绕药学院的中心工作,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2005年初顺利完成了党委换届的工作。新一届党委刚到任就接受了校党委交给药学院的“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单位的艰巨任务。院党委紧紧依靠基层党支部和全体共产党员,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全院师生员工的支持下,圆满、顺利地完成任务,并被评为“北京大学先进党委”。
1、加强院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
在学校、医学部党委的领导下于04年12月和05年1月,药学院分别顺利完成了院党政班子的换届工作。新一届党政班子继续发扬药学院各届领导班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注重自身的建设。先后讨论制定了:药学院党政领导干部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院长接待日制度、院党政领导干部联系系室制度等各项制度。在05年开展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注意发挥表率、带头作用,自觉严格要求,院党政领导和党委委员,坚持双重组织生活,积极参加所在支部的学习讨论活动,认真自学理论、撰写心得笔记。在廉政勤政建设方面,院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纪委各次会议的精神,认真过好双重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起到了交流思想,增强团结,廉洁自律,接受监督和改进工作的多重作用。
2、搞好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学校党委制定的《关于加强党支部建设的三级责任制》,明确院党委、党支部对支部建设的责任。05年初进行了支部的换届工作。院党委强调支部书记要由党性强、素质好、业务水平和群众威信高的党员担任;强调党支部书记是业务科室核心组的成员之一,参与所在单位重要工作的决策。现有12个党支部的支部书记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结合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党支部的建设、所在单位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这次圆满完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中各党支部积极发挥作用,严格按校、院党委的要求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比较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3、加强政治思想和德育工作
院党委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中青年教师和学生身上,从文明成才、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及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入手,采取措施保证中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学生的德育工作与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共同进步,协调发展。
① 抓好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工作。针对青年教师占全院教师人数一半以上的实际情况,把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为一个重点,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上关心培养。对每年拟留校或分配来院工作的新教师,注意把好“入口关”,抓好岗前教育。分期分批组织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由院领导带队到工厂、教育基地、革命圣地进行社会实践,参观学习,了解国情、药业行情和改革开放的成就,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② 结合专业全面成才,把学生德育工作落到实处。院党委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抓好两头——即新生和毕业生,抓紧中间结合实际的教育管理办法。即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征,做好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组织社会实践,开展价值观的学习讨论和教育等方法,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年按学校、医学部的部署,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文明生活,健康成长”的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在一年级新生中实行“导师制”,药学院“新生导师制是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的课题2004年获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4、积极做好离退休人员和老干部的工作
院党委高度重视做好离退休人员的工作,努力从思想、生活、身心健康上关心和尊重老同志,并尽可能的提供条件和保证。药学院现有离退休教职工109人,其中党员52人。现在他们虽不在教学科研一线岗位上,但仍热情关心学校、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积极谏言献策,对学校、学院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药学院魏树礼、赵维璋、李荣昌、吕以仙、郑俊华等五位退休教授组成的药学院教学督导小组,对药学院的专业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长学制学生的二级学科培养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督学指导。督学组专家坚持严格把关、及时纠正,有力地促进药学院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5、加强对统战工作和群众组织的领导
① 院党委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在上级党委统战部的领导下,注意发挥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认真做好日常的勾通与联系。协助民主党派积极稳妥地搞好政治思想和组织建设。积极做好向有关部门推荐各民主党派骨干和无党派知名人士的工作,做好港、澳、台、侨的有关工作。
② 围绕中心任务,发挥工会、教代会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在校和医学部工会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药学院的中心工作,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完善教职工之家的建设。
③ 努力加强共青团的工作。院党委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以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生党建、校风校纪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积极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大力支持学院团组织开展适合团员、青年特点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品味高的学习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二、学科建设形势(成绩)喜人
在“211”和“985”工程一期和二期的支持下,药学院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借鉴国内外高水平药学院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稳妥的推进学科整合,加大各系结构的调整力度。在学校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全院各系进行深入的学科调研和规划工作,使药学院各学科明确了在国内的地位,与世界一流药学学科的差距,确定了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特色和可能的突破点,以及如何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等。
在各系调研规划的基础上,院学术委员会、办公会进行了多次讨论,提出修改建议,2005年上半年完成了院内各学科的建设方向、目标的调研与规划,并上报了医学部,得到医学部的支持。
经过2004年一年的工作,完成了“985”二期创新药物与药学科技创新平台的设计和论证。明确了“985”二期建设的指导思想即:组织北大的创新药物研究中的相关学科优势力量,从基础到应用研究二个层次建设研究平台,开展研究,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能与国际接轨的新药研创人才队伍,带动一批相关学科的发展。在该总体思路下,整合了药学相关学科,以天然药物和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加强充实了现代药学学科,构建了五个学科及技术平台,各平台的组织和研究工作进展顺利。
十五“211”项目“药学学科群”建设进展良好,并通过中期检查。药学院现有重点学科2个即:药物化学和生药学,两个重点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在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同时,着重发展了应用学科和新药的前沿学科,新增设了化学生物学博士点和临床药学硕士点。不同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更加活跃,把握和跟踪世界学术前沿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国家对药学人才需求和学校的发展规划,近两年来,药学院在原有办学的基础上,又调整了办学结构,形成了四年制本科、六年制学硕连读、研究生以及成教四个人才培养层次。近两年来,本科生数量大幅下降,硕博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加,这也充分体现了药学院正向研究型学院转变。
在实施长学制招生计划和培养模式后,在教学体系、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素质教育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调整与改革,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与学”观念的讨论,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本科生长学制教育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后期分流”的培养方针下,突出了学生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修订并实施了新的教学计划,增加了现代生物学和基础医学课程,新开了“现代生物技术理论与实验”课程,增大了选修课和前沿课程的比例。从2004年开始,在本科生和长学制学生中试行学分制,为此建立了学分划分方法,编写了课程简介,确定了课程编码,并初步设计了学分制计算机管理系统。
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近两年教育教学取得了优良成绩,“药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2005年北京大学、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基础化学教学改革”获2005年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本科生导师制”获2005年北京大学教育成果二等奖。“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学”获北大医学部优秀教学集体一等奖。“无机化学、药用植物学”分别获北京大学、北大医学部精品课程。“药物化学和物理化学”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的建立,为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对于实验课的规范化和基本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保证作用。目前,专业教学实验中心正在筹建中,17部长学制教材正在陆续出版,双语教学在稳步推进。
研究生教育重在提高质量。对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环节进行改革,增加了“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的规模,强调了导师的指导职责。深入推进硕士生综合考试改革工作,强化了培养过程的督察和管理。扩大了毕业论文盲评的比例,博士学位论文全部采取“双盲”评审,硕士研究生1/3“双盲”评审,大力倡导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学院不断提供研究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积极推动与澳门、美国、日本等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拓展了地域和国际间学习和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规模不断扩展,质量逐步提高。2004~2005年是药学院继续教育工作丰收的年度,药物化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在基地建设方面实现零突破,两个继教项目首次获得教育部经费支持。近2年接收全国各类研修人员50多名,其它各类外延性继续教育不断扩展,如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等不断迈向新台阶,这些工作不仅体现了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也扩大了药学院对外影响。以提高药学院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为目的对内继续教育也开展的丰富多彩。
四、努力提高整体科研水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211”和“985”项目的重点支持下,药学院一些教授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的研究制定,已初步形成了优秀的科研群体和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科研经费稳步递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率稳定在35%~40%,重点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不断增加,基础研究亮点增加,产生了某些具有国内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率稳定在35%~40%,科研经费、重点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稳步递增。近两年每年所获各类科研经费在2000万元左右,专利申请逐年增加,2004和2005两年申请专利达48项。学院发表的论文数目逐年增长,2004年和2005年发表论文384篇,SCI收录了177篇,且总的影响因子大幅度提高,一些优秀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如:周田彦副教授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叶新山教授在J.MED.CHEM杂志发表的科研论文,影响因子分别是6.575和5.076)。2004年以张礼和院士为首的《核酸》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另有数项教育部、卫生部提名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和北京市科技奖。药学院的核酸研究水平和获奖数目继续保持国内、国际领先地位。在2003年进行的全国药学学科评估中,药学院科学研究、学术地位两项排全国第一。教材、专著编写数量和水平稳步提高,仅2004年就出版了13部。2003~2004年度,在全国药学学科评估中,药学院科学研究、学术地位两项排名全国第一,学院的基础研究水平和获奖数目继续保持国内同行领先水平。学院在完成“创新药物与药学科技创新平台的设计与论证”中,组织北大相关学科建设研究平台,不同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更加活跃,把握和跟踪世界学术前沿的能力明显增强。
科学研究水平整体实力的提高,有利地促进了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发展。近两年,药学院每年签订各类技术合作、转让合同及合同资金总额逐年增加。在研的一类化学药6 项,学院成立了新药开发委员会,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五、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2001年以来,药学院按照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大了改革力度,修订了药学院《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工作实施细则》。在职称评定中坚持学术水平第一的原则、送审的论文全部由校外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师资的引进,严把入口关,新教师的录用实行公开招聘的原则;重新修订和细化了岗位聘任细则,较好的实施了三类九级岗位聘任制度,提高了教师队伍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等指标逐年增加。教授的平均年龄在50.5岁,45岁以下教授占38.2%,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7%。现有长江特聘教授1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进一步做好现有教师队伍培养工作,是人才建设的另一重点。药学院高度重视做好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养,采取在职申请学位和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重点培养。学院设立了青年科研基金(每人3万元支持期限3年),第一批(2003年)资助了13名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加强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06年又启动了第二批青年科研基金。支持青年教师科研课题启动,鼓励青年教师独立开展创新性研究,尽快成长。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药学院的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竞争和激励机制日趋完善,整体上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六、建立和完善民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依法行政
学院围绕创建一流大学的中心工作,不断完善民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依法行政为教学科研服好务。院机关各科室强化服务意识,加强理论和管理业务学习,改变工作作风,在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日常服务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2004年院办公室被医学部评为文明服务先进科室。学院注重充分发挥各类(学术、教学、对外交流、科技开发)委员会的作用,重视各委员会具有的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管理形式。如:在学科规划、人才引进、学术争议、人事制度改革等事项上,院办公会讨论后,还要经学术委员会讨论,充分听取意见后再决策。
学院重视发挥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如:邀请党外和民主党派代表参加学院工作研讨会;做好日常的沟通与联系,每年召开一至二次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药学院的九三、民盟等民主团体和侨联组织关注学院的发展,积极谏言献策,活动活跃,促进着学院的和谐建设。
学院重视支持院教授学术沙龙、研究生学术沙龙、青年教师联谊会等开展活动。在加强学科之间交流与沟通,促进各学科平衡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民主管理、全员参与管理的工作渠道。
学院充分利用现代化快捷手段(学院网页、简报、宣传栏等),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体系。及时、快捷、全面、准确地公开和发布各种信息,使广大教职工有最大限度的知情权。建立院长接待日,设立网上院长信箱等,为全院教职工创造谏言谏策、随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的便利条件。
结合药学院的工作实际,完善和建立不同层次的沟通渠道。坚持每年一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每年一次召开学院中层干部工作研讨会;每学期召开一至二次系室主任、党支部书记会;每学期组织一次工会委员、组长和党支部书记联席会;教代会主席团工作会;每月一次党委会;每周一次院领导办公会,以及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和不定期的召开工会干部学习、工作会,努力搭建信息交流、上下互动的公开平台与民主管理运行机制,广泛认真地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学院重大重要事项决策认真听取、充分论证、科学决策。使广大教职工了解学院的发展与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的学院工作氛围。
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几年来,药学院在教代会建设、院务公开、工会活动等多项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医学部工会构建和谐校园“精品活动奖”,以及“民主建设奖”等多项建家工作单项奖,并荣获2006年“教代会制度建设先进单位”、“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称号。
(宣传部 党代会筹备工作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