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炳教授的著作《我在北医五十年》首发仪式举行

王德炳教授的著作《我在北医五十年》首发仪式举行

 

    深褐色封面,端正的字体,质朴的装帧透出一本书的凝重基调……

    鹤发童颜,亲切的微笑,儒者的风范显出一位老人的深厚积淀……

    《我在北医五十年》,原北京医科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德炳教授用真实感人的文字道出了五十年的人生感悟,写出了北医与北大的风雨历程,品出了滋养时代的名校精神与传统。

    2006年10月26日,正值北医94年校庆之日,以“继承北医传统、弘扬北医精神”为主题的座谈会暨王德炳教授《我在北医五十年》的新书首发仪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医学部副主任李鹰主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通过录像的形式向王德炳教授新书首发式致辞。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学珍,原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彭瑞骢,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原北京医科大学常务副校长程伯基,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吕厚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研所副主任江滨等领导出席并发言。

    伴随着书页翻过的沙沙声,代表们开始追溯历史,畅谈感受,展望未来。王德炳教授始终带着和蔼的笑容,仔细倾听,时而点头,时而沉思……

用史料见证历史

    《我在北医五十年》,书名中便透露着浓浓的历史感,这是一部个人传记式的回忆录,但更是一部详实厚重的史料性著作。

    王德炳教授说:“我自己的成长是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也是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1955年步入北医开始,他便在这座医学殿堂走过了半个世纪。回首个人50年,点点滴滴皆是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而在这50年中,北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2000年北大与北医的携手,更是开创了北医发展的新局面;回首北医50年,讲述的是北医人的拼搏与奋斗。这50年又见证了国家命运的曲折前进,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回首中国50年,书写的是则社会发展的缩影。

    王教授亲历学校的变化,参与学校的建设,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并在其中起到了运筹帷幄、把握时机的作用。他的心得,值得后来者品味学习。正如程伯基老校长所言:“学史使人明智。《我在北医五十年》不是一部史书,但绝对是一部史料。只有了解历史,把握轨迹,才能抓住未来的机遇。”

以身教传承文化

    王德炳教授的宽容和亲切流露在他的一颦一笑中,当有人请他在著作上签字留念时,他总是欣然应允,并为老师同学留下赠语,遇上不确定的字,还会在草稿本上先行“演练”,这份认真与执着,着实令人感动。


    与王教授共事多年的同事们提起他的为人更是赞不绝口。“先做人后做事”,是同事们对王教授的评价,也是他一生为人处事的写照,更是凝结在北医与北大传统氛围中的精神魅力。

    “一个学校的好坏,最重要的是一种传统文化氛围,一种共识。” 柯杨常务副校长如此表示。彭瑞骢教授也表示,北医受北大的传统人文精神影响深远,两校合并后更是继承发扬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而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理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书中,王教授用亲历的事件揭示了名校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了建设公共卫生实习基地,身为学校领导的王教授曾深入农村挂牌为老百姓提供咨询、服务;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北医的老师被要求严格执行查房制度,并保证用能让学生理解的语言完成任务;为了在高等医学教育界树立一块标牌,王教授一直教育北医人:“要说的是思想,不是总结。要想好了再说。”

    正是这种领导以身作则、教师积极努力、学生严格自律的氛围,造就了北医人深厚的北医情结和很强的凝聚力,并将北大的优秀文化加以融合、继承和发扬光大。

(北京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