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医学大家走进北大校园

《光明日报》:医学大家走进北大校园

     2005年11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会议中心。当10位已过古稀甚至耄耋之年的老人,在一份《树良好医德医风倡议宣言》上依次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在场的2000多位莘莘学子情不自禁地全体起立,会场爆发出长时间的掌声……

     这10位老人的名字,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界赫赫有名——裘法祖:中国外科之父,中科院院士;严仁英:妇幼保健专家,中国围产保健之母;王世真:中国核医学之父,中科院院士;程莘农:中医针灸专家,工程院院士;吴蔚然:著名外科专家;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科院院士;胡亚美:儿科专家,工程院院士;王忠诚:神经外科创始人之一,工程院院士;唐由之:著名中医眼科专家;姜素椿:著名传染病专家。

    这10位老人,年龄最小者76,最长者92;他们不仅是悬壶济世的杏林高手,更有着令世人敬仰的崇高医德医风。

    那天的签名活动,成了“2005医学大家校园行”活动启动仪式上最令人激动的一幕。这一活动由卫生部、教育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计划在一个月时间里,让我国多位泰斗级的医学专家,走进北京、沈阳、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的著名医学院校,向几万名未来的白衣天使,举行主题为“弘扬医德医风构建和谐社会”的校园巡讲。

    “1939年我从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留在学校的附属医院工作,8个月后我第一次给一位病人做了阑尾炎手术,但她手术四五天后就死了,尽管解剖证明不是开刀的问题,但事后导师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她是4个孩子的妈妈!我以后60年的外科生涯,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91岁的裘法祖以“65年外科生涯的感悟”为题,报告一开头就强烈地震撼了学生们的心灵。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当裘老以这句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与同学们分享时,坐在记者身边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的小陈同学悄悄地对记者说:“今天的报告,是我几年大学生活印象最深的一课!”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也感慨道:“真希望这种学生喜欢、愿意接受的教育形式更多地走进校园。”

    “德为医之本,这些医学大家的风范对未来医学工作者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医患关系受到全社会关注的今天,这样的影响尤其珍贵!”和学生们一样兴致勃勃坐在台下听讲的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红十字总会副会长朱庆生对记者说。

    将近中午12点,首场报告结束了。许许多多的学子们还不愿离去,他们或围坐在老人们身边热烈地交谈,或搀扶着老人们在校园漫步,深秋的阳光下,构成了一幅最美的图画……

(宣传部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