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攀:引导大学生知荣辨耻扬荣抑耻近荣远耻
吴志攀:引导大学生知荣辨耻扬荣抑耻近荣远耻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吴志攀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北大的师生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大家一致认为: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北大党委提出,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和课堂,成为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将知荣辨耻、扬荣抑耻、近荣远耻的价值观贯穿于北大育人的全过程,使北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首先,我们要发扬北大爱国主义的传统,激发广大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怀,教育学生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北大党委深刻体会到,爱国主义是团结、凝聚和动员大学生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从新生入学开始,就通过校史讲座、校情介绍、参观校史馆、组织新老生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学校历史和传统教育,充分发挥北大校史作为中国近现代史重要缩影的教育作用。我们还鼓励和支持广大同学参与社会实践,帮助他们了解国情,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牢固树立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崇高信念,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学好本领,为投身祖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做好准备。
第二,发扬与工农相结合的传统,培养大学生的人民观念,教育学生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与工农相结合,是北大学子在五四运动中获得的重要启示,也是百年北大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一方面通过加强党团组织和班级的自身建设,通过营造团结和谐、互助友爱的学生社团、学生公寓和宿舍文化,培养和巩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创造各种条件使大学生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群众、热忱服务群众,帮助他们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促使他们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立志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近年来,北大涌现出了以“爱心社”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以孟二冬老师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人物。在向孟老师学习的活动中,特别强调要学习他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服务祖国边疆的精神。他的事迹,深深感染、教育了全校师生。实践证明,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时刻想到为人民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
第三、发挥北大作为著名学府和科学技术创新基地的优势,发扬北大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基地的光荣传统,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北大肩负光荣的历史使命。我们的校园里有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北大正在开展向王选院士学习的活动,特别强调要学习他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他治学严谨,拒绝平庸,坚决抵制学术浮躁之风,在工作中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北大就是要用这样的精神来鼓舞人、引导人、塑造人。
北大也是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良好风尚,既是我们民族引以为荣的文化传统和道德情操,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荣辱”一词自古以来就在中国的道德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知耻而后勇”,“荣辱”的价值判断是中国人立身行事的一大根本。北大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北大还是我国最早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素有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作为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在北大所拥有的8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法学、政治学等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密切相关的学科,并建有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等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筑当代青年的强大精神支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北大党委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授受,而是细致入微的养成教育。我们一定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融入到学校育人实践中,切实打牢正确荣辱观的基础,使“八荣八耻”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人生准则和行为指南,将“八荣八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观。要善于把它同继承和发扬北大的光荣传统结合在一起,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事业结合在一起,同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结合在一起,以“迎奥运、讲文明、知荣辱、树新风”为内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北医新闻网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