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位教师的生命

为了一位教师的生命

 
——医学部救治北大中文系孟二冬教授纪实
  
    2004年5月1日,医学部副主任、北大医院副院长刘玉村和大多数人一样,正在趁着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长假准备好好休息几天。早晨6点,他的手机响了,是北京大学校领导的来电,电话那头的声音非常急促,说有一位孟老师病倒在新疆石河子大学的讲台上了,初步诊断为气道严重梗阻,准备搭乘明天的飞机回北京,希望医学部能尽全力挽救孟老师的生命。挂断电话的刘玉村主任立刻意识到此事十万火急,于是马上着手安排随后的救治事宜。
 
接诊:没想到孟老师病得这么重
 
    孟二冬老师于5月2日下午6点左右进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就诊时,情况已经万分危急,由于食管肿瘤的压迫,他的气管只剩下常人的1/5粗细,呼吸相当困难。尽管那时的孟二冬老师每喘一口气都需要用尽全身的力气,但是他却是自己走着来到医院的。绝对是条硬汉子!接诊的医护人员实在想象不出眼前这个呼吸窘迫的重症病人,是靠怎样的毅力坚持讲授完他在石河子支教的最后一堂课的!
 
    5月3号凌晨,也许由于气候变化或者病变部位阻塞造成分泌物增多,孟老师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呼吸更加困难,增强CT和消化道造影结果显示,孟老师的气管和食管两个部位都有肿瘤,随时面临窒息死亡的威胁。直到今天,所有参与了第一次抢救孟老师的医护人员,每当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旧感觉惊心动魄。大家都觉得,当时救治过程所面临的困难程度和孟老师术后恢复的顺利程度都是超乎大家想象的。
 
决策:“五一”假期必须完成的手术
 
    胸外科的医护人员们永远记得术前那一天的孟二冬老师。还没推开病房的门,远远地就能听到他艰难呼吸的“吱吱”声,给人感觉进病房看到的孟老师那时肯定已经痛苦万分、虚弱无力了,但是直到进入手术监护室昏迷的那一刻前,他都表现得像一个至多患了重感冒的病人,而他术前关心的唯一问题,更是出乎大家的意料:“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呢。”那种震撼,无以言表。所有的医护人员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尽一切所能,在挽救生命的基础上,保全他的嗓子!
 
    决心是有了,可是,医院从救治的角度讲,当时可谓困难重重。
 
    首先,这是一个非常规手术。从规避医疗风险的角度讲,当时孟老师的情况不太适宜手术,一是因为两个部位同时都有肿瘤,胸外科以前还没有接触过同样的病例,可谓无章可循;二是在现今的医学教科书上写明,如果食管肿瘤发展到声音嘶哑的程度,手术就没有意义了。而孟老师在就诊时,肿瘤已经侵犯迷走神经,发音相当困难了。从常规角度分析,如果施行手术,术后很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并危及生命。因此,手术一旦失败就有可能涉及到医患纠纷,参与救治的医生都会面临极其难堪的境遇,而且将会对医院和医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这是一个需要在医院非常规运转时间内完成的手术。因为孟老师就诊时,正值“五一”长假的第二天,除了急诊依然在按部就班的应对突发病患外,其他医护人员正在轮岗休息,人员配备没有平时齐整。比如:胸外科主任李简多年来第一次利用假期陪家人去青岛旅游,5月1日晚上才搭乘飞机飞往青岛;心外科主任肖锋、麻醉科主任胡晓、放射科主任蒋学祥也正在轮休期间,手术室护士长王芳5月1号还在国外学习,不知道2号是否能够如期返京;另外,长假期间,药品和血浆的库存肯定也没有平时充足。
 
    但是,抢救患者的性命是医护人员的最高“军令”!当时,我们的医护人员并非不知道给孟老师做手术需要冒多大的风险,也并非不知道这个手术从某种意义上讲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但是大家更清楚的知道,眼前这位可敬的北大老师呼吸道严重梗阻,命悬一线,随时有窒息的可能,而手术是唯一的生机。挽救患者的生命,必须分秒必争,这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再多的困难也得克服。
 
    危机时刻,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大医院果断启动了紧急医疗预案。在青岛陪家人度假的胸外科主任李简还没来得及休整,一接到刘主任“当天晚上必须回来”的电话就马上搭乘当天最早的飞机赶回来了,由于正值旅游旺季不好买票,李简就自己掏钱买了头等舱;放射科主任蒋学祥也放弃休假赶来为孟老师做了增强CT和消化道造影,并在3号全部完成了影像学分析,为下一步救治提供了准确的影像依据;刚刚结束在国外学习的手术室护士长王芳,2号一下飞机就看到医院领导给她的短信留言,于是火速赶到了医院;心外科主任肖锋、宋迺庆、麻醉科主任胡晓、胸外科护士长王玉英等也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救治现场,多科室合作积极对孟老师展开救治。
 
手术:有惊无险切病灶,挽救生命度难关
 
    但是在会诊确定手术方案后,医护人员的心情反而更加凝重了,因为手术必须要过的第一关——麻醉,可谓难上加难。众所周知,正常成年人的气管大约有两公分粗,而孟老师的气管通道只剩下0.3公分,常规麻醉使用的单、双腔插管都不可能进入,即便使用儿童专用的细管也非常危险,因为一旦插管碰破压迫气管的肿瘤,就会人为将癌细胞扩散,并且极有可能堵塞气管从而造成患者当场窒息,使孟老师失去进一步手术的机会。
 
    “全力抢救,所有责任我来负!”医学部副主任刘玉村面对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和孟老师的亲友、同事说出了掷地有声的一句话。5月4号实施手术的那一天,早已被孟老师精神所感动所震撼的医护人员们,仿佛有如神助。首先,心外科顺利为孟老师建立了体外循环,以便万一麻醉插管失败造成缺氧,可以抢时间抢机会挽救孟老师的生命;麻醉科主任胡晓素来胆大心细,但由于孟老师当时气道太窄,所以对于插管是否能够成功胡晓在术前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在1个多小时的手动压泵供氧过程中,他发现每次操作孟老师的氧饱和度都会有所上升,观察到这一反应的胡晓心里瞬间有了底,这说明孟老师的气道还能使气流通过!最终,胡晓在支气管镜的辅助下不负众望用了5分钟就顺利完成了这个最让大家揪心的操作,插管成功了!医护人员暂时松了一口气,并连忙派人跑出去向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候的北京大学领导、教师,以及孟老师的家属通报,“麻醉已好,可以进行手术了!”
 
    由于术前从方方面面考虑周密,尽管从来没有接触过同样的病例,胸外科主任李简在随后为孟老师施行的气管部分切除、气管对端吻合术,食管大部分切除、食管-成形胃管吻合术,可谓有惊无险,经过11个小时的奋战,医护人员终于成功地把孟老师从死神手中夺回。
 
    在这11个小时中,其中有一个小时可以说是依照孟老师术前的意愿延长的。因为术前孟老师的唯一请求令我们医护人员既心疼又敬仰,“尽量保住我的嗓音,我还要给学生们讲课呢!”胸外科主任李简和手术台旁的医护人员在抢救孟老师生命的同时,都尽全力想帮助孟老师实现这个愿望,而喉返神经的保留是决定术后声音能否依旧宏亮的关键。所以,尽管开胸后李简判断喉返神经已经被癌细胞侵犯,但他在术中还是坚持将喉返神经全部剥离,直到亲眼证实它确实已经被全部侵犯,才万不得已把这根支配声带运动的神经和肿瘤一起切除。虽然这一个多小时事后被证实是无用功,但是为了不丧失替一个普通的热爱讲台的老师争取仅有的保全他那宏亮嗓音的机会,手术台旁的所有医护成员,尽了最大的努力,延长了一个多小时的手术。
 
    从5月2号孟老师入院就诊时值班医生给予药物控制病情,到5月3号集中做完相关必要检查并经专家组会诊确定手术方案,再到5月4号上午11点把孟老师送进手术室,11点15分建立体外循环,12点完成气管插管施行麻醉开始手术,11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毕。回顾这30多个小时的抢救过程,可以说,尽管术前面临重重困难,但整个诊治过程既紧凑又高效。正如医护人员所说,尽管当初救治孟老师的困难程度是医护人员难以料到的,但术后孟老师恢复的顺利程度也大大超出了医护人员的想象,可以说,是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和患者的全力配合共同创造了生命的又一个奇迹。
 
奇迹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
 
一:外科技术过硬,医者胆识过人
 
    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医护人员表现出了技术过硬、胆识过人、敢于担当的大医风范。
 
    当然,医生的信心绝对不能只凭当时一种治病救人的豪气和冲动,医生的自信来源于他们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来源于他们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通过悉心积累和临床研究,已经探索出许多新的医疗方法可以在必要时候用于临床实践。所以当考验来临时,他们才敢迎难而上。比如:担任麻醉师的胡晓,如果不是有了临床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创新意识,就不可能在患者气道严重梗阻的情况下敢于进行风险极大的插管操作;再比如:孟老师气管、食道两个部位的肿瘤需要同时切除,患处部位过深,术中器官吻合比较复杂,手术没有先例可以参考,手术失败的机率极大。但是胸外科主任李简巧妙地设计了手术入路,采用之前自主创新的吻合技术,漂亮地赢得了这场绝地反击战。可见,如果按照现有的医疗水平划个圈,医生们为避免麻烦都不愿出圈,那就永远没有创新技术来提高医疗水平,这对于医患双方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二:家属理解又信任,病魔难挡医患情
 
    孟老师的爱人耿琴同志曾在当时的手术意向书上写下这样的话:“全力配合大夫,支持采取任何应急措施,手术一旦失败,由家属承担责任”。
 
    按照常规,家属只要在手术意向书上签字即可,但是为了给医护人员减压,她在那样心急如焚的时刻,不但不提任何要求,反而诚挚地写下了这番话,令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钦佩不已,也给了医生们莫大的鼓励。可以说,那一刻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在给对方鼓劲儿,都在抢着把责任担在自己肩上;那一刻,医患是一家。在病魔面前,只要患者和家属不放弃,只要患者和家属信任医护人员,医生们就永远不会放弃对患者的救治,而且会想方设法为他解除病痛!竭尽全力为患者争取任何一丝提高生命质量的机会!
 
    神经外科主任鲍圣德、副主任医师李良在为孟老师进行颅内转移灶切除术时,特意采用了后颅凹骨瓣开颅成形术,使得术后孟老师的头骨外形不会凹陷,而且有利于二次手术。
 
    北大医院放疗科高献书教授在对孟二冬放疗部位的定位亲自划线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为孟二冬提供好的治疗。根据病情,他想在眼眶上增加一个点,这对于新购进的仪器还没有用过,他计算着复杂的数据,一次次地和生产仪器的厂家联系,终于在放疗的最后几天把这个点加上了。
 
    北大肿瘤医院的李萍萍教授每天都要去看在他们那里接受术后化疗的孟二冬老师,有时工作忙,晚上七点多了还要来看一看。孟二冬在做完脑部手术后,头皮老是疼,李萍萍教授亲自到药店里买来六神丸,碾碎了,先在自己皮肤上实验,然后再给孟二冬用。后来证实六神丸没有效果,就又亲自用自己的钱买了镇痛活络酊给孟老师止痛。
 
    在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和精心救治下,乐观豁达的孟老师一年多时间里接受了三次手术,闯过了生命的一道又一道难关。

    而今,中共中央关于向孟二冬同志学习的号召已经响彻全国,对于救治他的北大医学部的医务工作者来说,惊心动魄的救治历程背后,更有着对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同仁的深深敬仰。北大肿瘤医院的化疗病房里,孟老师的治疗还在继续着,所有医务人员都在心里想着,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与孟老师共同缔造了生命的奇迹。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有多少难关,我们仍然会与孟老师一同去闯,我们要让孟老师完成他未了的心愿,要让他早日回到他的学生当中去……

(   李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