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完成增补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
医学部完成增补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
发布日期:2007-07-03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教研[2006]2号)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精神,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第二阶段的安排,北京大学于6月8日至26日组织并完成国家重点学科增补的申报工作。
在本次工作中,医学部各院系通过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根据增补标准与学科发展现状,认真组织申报工作,从提出申请的学科中筛选并推荐 10个学科参加申报。经过6月23日至24日“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专家审查会议”审核,医学部有9个学科的申请报告由北京大学上报教育部。
上报学科包括2个学科门类的4个一级学科,其中,医学门类的内科学(肾病)、(传染病)、(呼吸系病)、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普外)等6个学科的一级学科为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的一级学科为口腔医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一级学科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学门类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一级学科为公共管理。
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本次国家重点学科增补工作,本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择优确定,公平竞争”的指导思想,目的有三:一是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结合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调整国家重点学科结构,为各行各业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引导高等学校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重点建设,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体系,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本次国家重点学科增补依据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包括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般按二级学科申请,医学门类中的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学科申请。增补工作将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相结合,采取单位申请,主管部门审查和推荐,同行专家评议和行政审批的方式进行。
本次学科增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根据医学部的部署,从学科评估工作阶段即开始动员广大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并积极支持拟申报学科组织研讨,为增补重点学科申报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医学部参加申报学科深深感到,组织申报的过程,是重温学科发展的历史,凝练新形势下学科发展方向的过程,也是总结学科建设成功经验,寻找发展不足之处的过程。通过申报,学习了解国家对重点学科建设要求以及管理办法,梳理学科发展思路,整合学科发展相关优质资源,朝着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努力,是参加申报学科的共识。
本次学科增报的申报工作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领导,学位办负责执行,医学部由科研处学科办负责具体执行,研究生分院及学位办给予相关业务支持,各相关学院科研处(办)发挥了重要作用。
( 医学部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