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退休专家进社区之后
《健康报》:退休专家进社区之后
每周一,北大医院康复科退休专家王金岩都早早起床,骑自行车到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班。这天,他会很忙,上午接诊10多个病人,下午查房或给医护人员办讲座。
居民能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得到医学专家的诊断治疗,是自今年7月1日起北京市社区卫生中心站常见的景象。像王金岩这样的退休专家全市共有614位,分布在18个区县250多个社区卫生中心站。
■社区和专家的“相亲会”
北京市卫生局的相关负责同志说,为了将社区需要的、技艺精湛的专家引进社区,从今年5月开始,他们在全市范围内发布“召集令”。所有在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原则上年龄在70岁以下,身体健康的医疗、护理、公共卫生退休专家皆可报名。
各区县卫生局组织了或集体或捉对的“相亲会”,让报名专家和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选择,“情投意合”后,再签订为期3
年的工作协议,到志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诊治疗、带教、开展健康教育。
退休专家补助根据实际工作按天数发放,全日制每人每月21个工作日2500元,非全日制按每人每天119元计,所需经费由市财政支付。
■老专家带来好作风
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最近忙并快乐着,自从引进4名退休专家以后,医院的门诊量不断增加。院长介绍说:“一个康复科的,一个神经内科的,还有一个心脏内科和一个普通外科。由于我们所在的西城区大医院多,这些专家都来自知名的三甲医院。他们对病人很耐心,态度亲切,给我们带来了好作风。”
最吸引病人的是专家精湛的医术,居民看病总瞅着专家坐诊的日子。“刚来的时候,一上午最多看15个病人,一点不比原来在医院轻
松。”王金岩说,他接手的病人康复情况良好,很有成就感。
虽然人多,也要等,老街坊已经满足了。采访中,砖塔社区站的老病号说:“家门口就能看到专家,还能等上号,比去大医院值。”
■带教 喂奶是为断奶
翻翻签订的协议,专家在社区的主要工作是出诊、带教基层卫生人员、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
“我自己的理解是,带教和讲座的意义最大。”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韩琤琤说,重点要抓带教,从根本上提高社区卫生人员的医疗水平,才能长久提高社区医疗的整体吸引力。毕竟,专家就那么几个,项目支持只有3年。3年喂奶,长得好,才不怕断奶。
王金岩带教的王友青医生对此感受最深。自从跟上了“大腕儿”,王友青每周几乎都是在高度紧张中度过。“尤其是周一,前一天还狂
翻专业书。”因为周一是王金岩坐诊的日子,也是王友青“考试”的日子。“这个病人你觉得是什么问题?怎么用药?开这个药是怎么考虑的……”一连串问题过来,王友青绞尽脑汁回答,答得好,布置下个作业,答得不好,当堂纠正或组织集体学习。
“王老师教学负责,我提高很快。”王友青举了一个例子,今年9月,人民医院的专家过来带查房,查到一个病情特殊的病人时,专家有意考一下王友青,王友青不但回答准确而且分析合理。事后,专家说的一句“作为社区医生真不简单”,让他得意好久。
■健康教育改变传统看法
听说人家社区来的都是内科慢病专家,砖塔社区来的是眼科专家,站里的医生犯过一阵嘀咕:社区看的都是老年病、心脑血管之类的慢病,眼科医生来了能干吗?一周之后,这样的嘀咕销声匿迹。
老年白内障、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第一星期,眼睛不好的大爷、大妈络绎不绝地上门。这情形与对社区常见病种的传统看法大有出入。除了坐诊,这位眼科专家还给老人们开健康讲座:老了眼睛看不清了是为什么?该注意什么?就诊时该如何描述病情……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专家讲座改变了大家很多看法,老年病的很多并发症也是社区中心站应该关注的内容。
■政策仍需微调
“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该多引进专家。”当记者把这样的意愿转达给北京市卫生局的负责人时,该负责人提起了近日的烦恼。“还有专家想进社区服务,但按市里的财政支持,本批人数就定在600人上下,只可能进行微调,不可能大批引进。”
大动不行,微调怎么调?有的社区提出首先要结构微调,减少社区需求量不大的儿科、外科、妇产科等方面的专家,增加如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病专家,增加中医专家,因为“老年人特别认中医”。适当引进精神科专家,因为精神疾病是属地管理,而社区卫生人员对精神疾病的判断、治疗等能力有限。
针对专家在社区的实际工作和身体年龄状况,还有社区提出补助方式也需进行微调。因为,对于很多老专家来说,一次一天的工作吃不消,也没必要,按半天计酬或许更加合理。
(北医新闻网摘自《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