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2007)人口与公共卫生分论坛筹备就绪
北京论坛(2007)人口与公共卫生分论坛筹备就绪
发布日期:2007-09-18
北京论坛是在北京市政府指导与支持,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的资助下,由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单位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北京论坛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学术发展与进步,定位为国际性、学术性、影响力。
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人口所联合组织人口与公共卫生分论坛筹备就绪,今年是主题是: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和健康保障。主要讨论在人口转变、健康转变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健康保障和公共政策问题,针对不同的人口发展态势和不同需求的重点人群提出关键问题和政策建议。
经过前期准备,目前已经请到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该论坛。
(公共卫生学院,周小平)
相关资料之一:
北京论坛(2007)公共卫生分论坛分题分别是 :
一、人口老龄化的卫生服务需求与提供。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它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和精神等都将带来重大的影响。21世纪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世纪,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目标。中国在2000年已经步入老年型人口结构,并处于快速人口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总数将突破2亿人,2044年将达到4亿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人口健康需求的变化、慢性病和老年病防治、老年人健康的特殊服务需求等需要从卫生服务、政策制定和环境改善等进行研究、评估和提出健康保障政策建议。
二、弱势人群的健康保障。在社会快速变迁和转型发展过程中,弱势人群容易被边缘化。在中国,弱势人群一般包括: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农民等,其健康保障体系不完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往往被忽视。因此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健康发展需求,倡导福利公平原则,同步实行和推进医疗保险、医疗体制、医药体制三项改革,实现公共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多元化健康保障制度安排等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进行研究和探讨,促进健康保障政策和制度体系的改革、健全和完善。
三、出生人口素质和生殖健康。出生人口健康是人口健康的基础,中国还面临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严峻挑战,中国每年约有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且近年来呈升高态势。为此,有必要借鉴国际社会经验,对以下内容进行多学科探讨:科学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规划及行动计划,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建设,开展婚前和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康复等工作,对影响出生缺陷的生物遗传、社会环境、不良生活方式等重大危险因素进行研究、评估和干预等,尤其是探讨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人口监测,开展出生人口队列研究,与生殖健康相结合建立和发展以孕前-围孕保健为重点的出生缺陷人群综合干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发展适用于不同地区、以一级预防为主的出生缺陷人群综合预防模式和方案。
四、不同国家人口和发展的模式与政策。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国家人口和发展的模式不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种差异还折射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各国基于各自的人口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形成和制定了不同的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和比较不同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发展模式,对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进行比较和评估,不仅可以促进人口和发展的理论进展,而且可以为我国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相关资料之二:
目前已经请到的专家包括:
国际老年学会会长,巴西老年病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专家雷纳.玛.库玛瑞斯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琳达. 罗森斯托克教授。琳达教授任国立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所期间,率领1500名研究人员在联邦机构承担着职业安全和健康的研究和预防工作,并获“总统杰出行政人员奖”。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老年医学部主任和犹太总医院院长霍华德.柏格曼教授。伯格曼博士是加拿大健康研究院衰老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加拿大老年医学会会长。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主任苏曼.库瓦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为老年健康、卫生经济学、卫生筹资,比较卫生政策和福利政策,医药领域,衰老和长期照护。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卫生政策管理与评价系、加拿大卫生服务研究基金会/加拿大卫生服务研究所主席彼得.C.库特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为临床疗效,临床经济学,医疗决策,卫生保健经济学,卫生筹资,卫生服务组织与管理,卫生服务效果与评价。
香港卫生署前署长李绍鸿博士,他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医学教授,中医中药研究所校外事荣誉顾问。他在香港政府卫生部门服务34年,现为香港传染病学会和香港流行病学会创会会长。
日本琦玉县立大学校长柳川洋教授。他多年从事人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老年人口队列研究、人口健康老化的量表和运动健康促进的研究,并对老年护理、老年康复和老年保健、老年人口统计和流行病学研究以及人口老龄化有深入研究。
日本滨松医科大学教授,社区卫生服务和老年保健系主任尾岛俊之。他在日本有多年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老龄化与社区老年保健方面的实践经验。他擅长文化研究和比较研究,对如何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并恰当地应对老年人口的需求和如何进行社区老年保健有着比较权威的见解。
还请到美国人口委员会政策研究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社会学系、瑞士母亲、婴儿、儿童健康研究所、奥地利、印度、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复旦大学、中国老龄研究中心、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部北京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教育部、卫生部等相关领域专家到会并作学术报告。
相关资料之三:
部分报告题目:保健服务的可行性及影响寿命的因素;医疗卫生政策之困境:医疗保险和医院效率的问题;美国卫生状况的差异及其改善策略;不可避免的健康老龄化;理解和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 一项全球挑战;医疗队伍的发展:今后二十五年的机遇与挑战;卓越绩效创造杰出卫生保健;日本公共卫生和医疗制度的成败;新兴市场下卫生服务筹资:决策层的意图;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人口老龄化时代长期公共卫生政策;21世纪日本促进人民健康的基本战略与政策;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