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迎接新教工:事业神圣 呼唤精英们奉献(图)

医学部迎接新教工:事业神圣 呼唤精英们奉献(图)

 
 
 
 
 
 
 
 
 
 
   
    9月6日下午,2007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欢迎新教工大会在逸夫楼二层报告厅隆重召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医学部党委副书记顾芸、医学部纪委书记孔凡红、人事处处长林丛、宣传部部长姜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主持。
 
    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介绍了新教工情况。医学部2007年度接收应届毕业生共计323名,从学历构成上看,接收博士后5人,博士9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占接收总人数的31.89%;硕士105人,占接收总人数的32.51%。接收毕业生总数较2006年下降了16.54%,这体现出各单位在毕业生接收计划与落实上更加审慎。
 
    会上,长江学者、北大医院儿科杜军保教授作为教职工代表发了言。作为一名在北医学习、成长起来的专家,他认为,北医是一个承载了许多辉煌和光荣的地方,是一个承载了许多家庭和社会期待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了创新和竞争活力的地方,他和新教工们一起分享了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心得和体会,并鼓励大家共同努力,迎接北医更加灿烂的明天!
 
    来自肿瘤医院的王晰程和基础医学院的赵心亮分别代表新教工发言。他们都是从国外学成归来,怀着喜悦自豪的心情加入到北大医学部,渴望在北医发展事业,做出成绩。他们决心在北医这个人才济济的集体中,更加奋进,并鼓励所有新教职工秉承北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各尽所能,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她向新教工们介绍了北医的历史和现状,包括机构设置、学科分布、办学条件,重点介绍了北医在教学、科研、医疗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北医取得成绩的根源在于北医良好的传统、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北医人的科学素养,人才的作用,政策的推动和合校的推动。柯杨副校长分析了北医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医学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北医的发展目标和医学发展的趋势。北医的发展面临的挑战有:教学观念和育人理念、人才的量及水平、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北医的发展目标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医学院,发挥大学培养人才、创造知识、社会服务的功能。近年来,医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的改变、生命的复杂性、社会变革和医疗体制、医学教育等方面的挑战。在医学发展趋势方面,预防医学重受重视;临床医学向着人性化回归;基础医学在加强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的积累;医疗体制是保证公益性前提下进行市场调节;医学教育强调综合素质至上,先做人再做医生。总之,柯杨副校长认为,医学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技术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真正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任重道远。她殷切地希望大家:事业是神圣的,呼唤着精英们为之献身。并满怀期望地寄语:认清整体形势,明确自身目标,不断学习提高,坚守做人原则,健康和谐发展。
     
 
                                         (宣传部 梁峰霞/文 杜伟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