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杨在医学部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柯杨在医学部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07年9月7日)

尊敬的各位前辈、老师们、同学们: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在这美丽的季节、美丽的校园,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迎来了又一个我们自己的节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大学、北大医学部,代表韩校长,向一直以来辛勤耕耘在医、教、研一线的老师们,表达最诚挚的祝福、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尊师重教一直是北医的光荣传统,教师节表彰大会一直是北医最隆重的节日盛典。今天,我们每位老师手里都拿着一本光荣册,认真读下来,特别让人感到高兴的是:名单中不但有我们师长级的老教师;有我们的同龄人;更有许多年轻教师的名字。这本小册子凝聚了北医2006——2007年度教育教学的丰硕成果,铭刻了每位教师的艰辛,浸染着每位老师的汗水。我再次向大家表示由衷的祝贺!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快速发展,我们的医学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合校七年来,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我们在学科发展上,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样,我们有着良好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与提高,以适应新时代和国家的要求,以迎接兄弟院校的进步与竞争,以确保我们已有的地位。正如老校长王德炳刚刚指出的我们存在的问题,最近北医启动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又一轮反思、研讨和改革。其中包括对学制的调整、梳理;对教学方式与内容的改进;以及结合教学的学生工作、育人工作。我们的目的就是进一步保证北大、北医最好的学生,在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今天,在我们共同的节日里,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我理解的“最好的教育”。


  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并重的教育。据我理解,教育最原始的目的是“培养绅士”,固而起到了促进人类文明的作用。后来逐渐演变为职业技能,授人以谋生的手段。我觉得在当今的社会,两者既不矛盾,也不能偏废一方。近年来,有很多的医学院校与综合大学合并,将长期把医学作为较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方式回归到加强素质教育的轨道上。给学生以综合大学的知识和人文的熏陶。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单纯靠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奏效。也不可能全部交由综合大学“一次性完成”。医学院校教师做人的品格,教师的言传身教时刻体现在日常的教书育人当中。纵观医学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我们不难发现,全球性的共识均无一例外地将爱心、同情心、利他性、诚实和价值观、责任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然后才是知识与技能。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西方国家的医学教育中,并没有专门的政治思想品德课,那么他们的目标是如何达到的呢?我想在西方可能宗教的力量是一个方面,同时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了爱心的培养和对行为规范的要求很关键。另一点很重要的是教师们靠自己对医学、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对本职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责任心,言传身教的力量。这就自然包含了对教师自身素质的高要求。因此我们不但要通过“两课”和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我们的每一位教师不论什么专业,都应该不但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不但教学问、还应教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不但讲医学,还应对学生的发展做出引导。而且更应规范自己的行为。我特别体会到教书育人不光在于自己讲什么,还在于自己做什么。事实也证明老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是深刻的。老师们,想到这一点难道我们不更加感到光荣与责任吗?


  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启迪心智的教育。当今,现成的知识大多可以在书本上找到。最好的学习体系应该是简单的,甚至是充满乐趣的。最重要的课程应该是能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塑造独立人格、启迪心智的。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陈旧是医学院校长期以来的惯性与通病。目前在我国,医学教育仍然是以学科为导向的。而生命科学知识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使基础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或融合了。当认识深入到基因水平的时候,很多学科自身的特点就不存在了。因此,以学科分类的课程有着必然的重复。另外,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讨论很少,绝大多数情况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书本知识,学生在书上划重点、记笔记、回去背,应付考试。这样的必修课内容很多,而且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新开的前沿知识的课程越来越多。我们习惯于更多地讲知识细节,缺乏宏观对知识来源与框架的介绍;更多地讲具体内容而缺乏对思想方法的传授。最近教育处的一个调查让我们吃惊地发现,我们的课程体系与90多年前建校之初基本没有区别,只是必修和选修课程大大增加了,虽然内容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模式基本未变。医学院老师们的传统想法是要对学生负责任,一定要让他们掌握更多、更扎实的知识。结果是学生负担重,没有时间消化、没时间独立思考、没机会带着问题反思、批判和自己获取知识,只能应付考试。尽管这些年我们不断改进,但还很不系统、缓慢,没有根本地行动。从北医的学生们和毕业多年的校友们的言谈话语中,我特别注意到,学生们一辈子记住自己老师的、印象最深的从来不是老师们告诉学生的书本知识,而是老师曾说过的、代表自己思想的、影响他们一生的富有哲理的话;是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的直接帮助;还有老师的性格、幽默和风采。我们北医学工部的一项毕业生调查显示,北医这么多优秀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在自己的职业中,虽然基础知识扎实、基本功好、敬业,但普遍创新能力、判断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不强。这些能力的欠缺的确与大学前的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而进入大学之后,如果我们再不努力挖掘这些优秀学生本来具备的潜力,我们将丧失这最后的良机!因此,我们自己应该先解放思想,改变教学方式,才能解放学生们的思想。让我们更多地信任学生们的能力吧!


  我还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播撒爱心的教育。教育中的以学生为本,尊重、爱护学生;管理中的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和善待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服务本身就是教育。给学生们提供接触基层百姓,感受百姓疾苦的机会是激发同情与怜悯的课程。此外,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一个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理解与耕耘。在学生面对学问的困惑,成长的烦恼,成功的渴望和压力时,他们很愿意与成年人进行真诚的思想交流。我们的经历和想法是可以启发他们的,而我们往往缺乏的是一种平等的态度和交流的愿望。学生们不但是小辈,他们同样可以是朋友、甚至是老师。我们主动和学生进行真诚的思想交流,学生们在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平等与尊重的时候,他们一定能将爱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百姓,爱我们的国家。


  总之,我相信,传授知识是教育,解惑是教育,传播思想是教育,以身作则更是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本身同样也是教育。
  亲爱的老师们,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快速变革的时代,一个创新竞争、积极进取的时代,一个动荡不安、充满诱惑的时代,一个进步与落后抗争、光明与黑暗交织的时代。时代对我们的挑战与考验是严峻的。教师从来都是一个社会的楷模。而同时教师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普通人。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们不但自己不能迷失,还要引领年青人。让我们高兴的是今天我们仍有大批优秀教师在烦扰中坚守,在喧嚣中求索。你们践行着最好的教育。你们用行动证明了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对高尚人格的培养和崇尚都不会变,教书育人是崇高的事业。让我们共同守住这份精神的家园吧!


  再次祝大家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