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导师――宋以信
我心中的导师――宋以信
发布日期:2007-02-27
韩愈的《师说》有云:“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为人师者,倾囊相授所学者,多;而能够以育人为先者,难得,对于学生而言,便是其有幸。而我,就是这样一个有幸的学生,因为,我的导师——宋以信,就是这样一个先“传道”然后“授业、解惑”的导师,我对医学工作从真正认识到真心热爱,都是在老师的影响下形成的。
在读研之前,就听其他的师姐说过,老师对学生非常好。初见导师,自然有些拘谨,但老师的和蔼、幽默很快就打消了我的紧张情绪。他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旦选择了这一行,就要踏踏实实的做好;只有从心里热爱这份工作,才能认真的对待它,将来才会有进步、有发展。”那时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深在涵义,以为只要认真对待病房的工作就足够了。其实并非这么简单。
在转科的过程中,我很快就体会到老师这剂“预防针”的意义。有时遇到蛮不讲理的病人,心里总觉得很委屈,再加上媒体对医患矛盾的大肆渲染,对医生这个行业,有时候不免信心有些动摇。和老师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又重复了上面的话,老师说“其实病人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他们又怀疑但又依赖我们,所以,在遇到难缠的病人时,如果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就不难理解他们的心情,对他们的言行也就能够包容了。”这些话对我很有启发,往往在同老师谈完之后,我都是高高兴兴的回到病房继续工作的。在临床工作中,心态也改变了很多。
有时,老师还会把我们几个师姐妹叫到一起,大家交流一下最近的情况。由于病房工作非常累,免不了会有些抱怨。但是老师总说“在做住院医时,能多锻炼是好事,尤其是转科期间,就算苦点累点,比别人多干些活,多收病人,收重病人,也不要觉得委屈,因为只有在这个期间锻炼了,将来才能够真正独当一面。”这一点,在遇到基础病多、病情重的病人时,体会就很明显,综合优势就充分显示出来。尤其是监护室的老年病人,往往都是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方案的利弊权衡、整体的用药调整,几乎和每一个专科都密切相关。
但是,老师指导我们思想和工作的话,远远不及我亲眼所见老师工作的认真程度对我的震撼。每天早晨,老师都会提前到监护室,了解病人夜里的病情变化,即使有全天的门诊,中午和下午他也一定会亲自再到病房看看病人的情况。如果有非常危重的病人,周末他也会亲自过来看病人或者打电话问病情。每次主任查房时,每一张化验单,体温单、医嘱单,包括住院医的病程记录、重病护理记录,他都看得很仔细。在分析病情和指导治疗之余,还不忘给我们这些小大夫讲课,包括他自己的一些临床经验,这些经验在治疗那些慢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病人往往特别有效。所以,我更加体会到老师对工作的“亲力亲为”。这种态度也影响了我,因为医学从来就不是偷懒的职业。在老师的影响下,我开始发现,分析和治疗病人原来是这样的丰富和精彩。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病人的情况稳定好转,自己又学会了新的知识,这种“海绵吸水”的过程真的很令人振奋。作为一门必需的工作去投入和作为一门热爱的工作去投入,其收获是远远不同的。这就是我转科这一年多的体会。而这种思想的根本转变,和老师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
此外,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们几个师姐妹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在我进科之前,其他师姐就教过我在转科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还有作为住院医,怎样有效的学习;在转科的过程中,有时候病人难缠或者干活特累,去和师姐交流,她们都会耐心的开导我,告诉我一些“小窍门”和她们当住院医时的经验。有师姐答辩的时候,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去帮忙,一起讨论文章的修改、答辩的思路等等,一起布置会场,一起“捧场”。这些和老师的教育都是分不开的。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我的“惑”,在从师后,其不再为惑也,终解矣。
何其有幸,成为老师的学生。他教会我用真心对待自己的工作,用信心对待自己的未来,用耐心对待自己的挫折,用爱心对待身边的所有人。因为老师,我更加坚定成为一名好医生的决心。
(北大医院 黄樱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