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学(英文版)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中国药学(英文版)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发布日期:2007-02-25
中国药学(英文版)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2007年寒假前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参会的有北京大学药学院张礼和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刘耕陶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刘俊义教授、副院长张强教授以及新一届编委会委员 55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中国药学会副秘书长田颂九研究员、中国药学会编辑委员会主任韩凤也到会对本届编委会表示祝贺。
给予本届编委会会议大力支持的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郭树仁博士也到会致词,并向大会介绍了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药学(英文版)编辑部全体同志列席了此次会议。
中国药学(英文版)杂志新任主编为张礼和院士,执行主编张强教授,副主编刘俊义、曾苏、叶新山、屠鹏飞、朱依谆、史录文教授。
开幕式由张强教授主持。对参会的诸位领导、院士、专家能接受邀请成为新一届的编委,并光临此次会议表示真诚感谢及热烈的欢迎;他对前一段编辑部工作给以肯定,提出了现阶段办英文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希望得到与会同仁对办好本刊的建议和意见。
主编张礼和院士在讲话中谈到, 由于本刊是英文杂志,在中国既有语言障碍,也有语言优势,我们面临机遇和挑战。近年来能读写英文的人不仅集聚高校和科研院所,许多公司企业也有高水平的研发人才,杂志有生存的空间,某些外国公司看好中国科技市场,愿与中国合办杂志,说明英文期刊会有一个好的发展空间,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短期就有改观,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他希望我刊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并列举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办的英文杂志《中国药理学报》的办刊成功经验。它的摘要写的详细,图表、英文表达规范。该刊是最早进入SCI的药学杂志,影响因子接近1.0。我们的杂志是药学综合性刊物,需要下大功夫,办出特色。要有创新、信息量要足够,邀请药学领域的“大家”来写综述,要有吸引读者的东西。发行方面当然离不开市场规律,也要刊登广告(要专业、规范),要有专业人员来操作。张礼和院士最后指出:新一届的编委会成员专家多、水平高,相信大家一定能帮助办好本刊。
中国药学会副秘书长田颂九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他说:中国药学(英文版)是药学会所属19种刊物中惟一的英文版杂志,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学会中承担着对外交流的任务,中国科协和药学会均对此十分关注,杂志在北京大学药学院的支持下,之前做了很多工作,但也面临很多困难。希望新一届编委献计献策,共同努力办好杂志,同时拓宽发行渠道,增强杂志的市场竞争力,药学会将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杂志。
副主编刘俊义院长代表北京大学药学院感谢第三届编委会的各位编委,表示药学院当前与今后要给予本刊积极的政策扶持,全力配合主编,努力办出特色,力争改成双月刊,争取进入SCI,希望各位编委多提意见,帮助我们把杂志办好。
编辑部主任黄河清副教授作了工作报告。她回顾了上一届编委会后,1996年至今十年来本刊的工作;此次编委会的筹备情况;今后的工作计划并展示了最新设计的杂志封面及改版后的一些内容。
就如何提高本刊质量,她提出要“内练基本功,外树品牌形象,三至五年打好翻身仗!”的奋斗目标。具体落实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与上级领导、主管的沟通,争取支持。
二、进行编委会的换届工作,争取国内药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扩大杂志的影响力;与兄弟院校,企业联合多种渠道办刊;扩大期刊发行量。
三、明确刊物定位、充分发挥英文期刊的优势,扩展对外交流。
四、扩大稿源、提高稿件质量;尽快实现双月刊;实现SCI收录,使刊物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采用约稿和特稿,加快出刊频率;提高基金项目研究论文的刊出率。
五、广开财源,争取多方支持,实现刊物的可持续发展。
六、更换封面,提高印刷质量,进一步发掘和突出栏目特色。
七、编辑部人员结构的调整及素质的提高。
八、期刊编辑网络系统的安装及《中国药学》(英文版)网页的建立。
她坦诚地向新一届编委会汇报了刊物面临的稿源、经费、设备、人才、发行及办刊经验诸方面的种种困难,希望新一届编委广开思路,畅所欲言,出谋划策。
20日上午,根据会议议程,新任编委会成员分药化,天然药化和药理,药分、药剂、药事管理三组进行了热烈讨论,编委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总结归纳如下:
一、 转变观念, 开阔思路, 准确定位
杂志要有明确的定位,主要应面向国际,要把杂志推向海外市场,成为展示我国药学领域科研水平的交流平台,提高刊物的国际影响力。
本刊要进入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的行列,提高本刊的知名度; 刊登信息的速度是决定期刊生存的重要条件,要尽早办成双月刊、月刊,同时争取成为数字化期刊。
打破传统“纯学术”办刊观念。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包括经济奖励,促进办刊积极性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建立灵活机动的办刊政策和开放经营运作机制。用人多元化。专职、兼职并用。
二、 提高杂志办刊质量,扩大影响力
1. 充分发挥北大药学院、校友、院士等无形资产的优势。要将本刊的信息和动态及时发布到各有关媒体。
2. 加强编委的国际化和国际顾问委员会(如香港、台湾、欧洲和美洲著名科学家),要逐步过渡,海外编委至少要占1/2 以上。
3. 根据药学国际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安排专题专刊。主编和编辑部主任要有敏锐的感觉,捕捉当前的科研热点,在杂志上要及时有所体现。每期应有有亮点的文章,如:一篇高水平综述、一篇封面文章、1-2篇重点论文、1-2篇专题文章,以吸引读者。每期好论文送几位国内、国际一流专家。
4. 栏目设置上要增加“博士生、研究生论文摘要的刊出”;介绍中国药学领域研究成果和信息,中国药物研发的法规、政策;介绍药学机构、学校、学科、人物、会议信息;常用名词如“985”“863计划”“211工程”的解释等。
5. 期刊认证:先从国内核心期刊向 IM (Medline) 发展,最后进军SCI。
三、经济强化,促进良性循环
杂志的市场开发(招标), 包括发行机制,发行渠道,发布广告(印刷、电子),建立市场开拓效益奖励政策。
编委们还提出:
1. 杂志要尽快全文上网,以便读者检索下载;首先要链接在药学院的网页上。
2. 编辑部要加强专业力量,引进专业人才;编辑部主任一定要专职做好编辑部的管理工作(药学院应在职称上给以特殊政策,以稳定编辑队伍)。
3.纸张、版面设计要改观,封面要有特色,科学与艺术结合,给人以美感,最好每期封面上留有窗口更换,文章中可考虑必要的彩图。
4.目录要做成图解目录(摘要),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就能捕捉到相关信息。
5. 请好的英文编辑修改文章。
在总结大会上各组召集人分别报告了分组讨论的情况。最后张强院长作总结发言,他感谢各位编委为杂志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中肯的批评,增加了我们办好本刊的决心和信心。希望各位编委回到各自单位后继续支持本刊,积极投稿、组稿和审稿,帮助杂志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力。
筹备了几个月, 相聚仅两日,中国药学(英文版)杂志第三届编委会圆满结束了。本届编委大都是中国药学界年轻的领导、专家。感谢他们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和信心。
此次编委会距上一届编委会十年之久,“十年积攒,十年饮恨,十年磨一剑”这里镌刻着办刊人的梦想和足迹。我们任重而道远啊!
(中国药学(英文版)编辑部)
2007 1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