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癌症防治进展学术报告会即将召开

2007年癌症防治进展学术报告会即将召开

主办单位:中国癌症基金会
承办单位: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支持单位:天衡时代集团
 
会议时间:2007119日(周五)下午200
会议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北京肿瘤医院科学报告厅,可乘坐56路、121路、368路、414路、601路、603路、653路、701路、748路、850路、846路、967路、977路公交车定慧寺车站下车,交通灯马路东南角。
 

会议主持:董志伟教授 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理事长
 
报告人及报告题目:
 
1400 pm1435 pm
“HPV疫苗与子宫颈癌防治
乔友林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1435 pm1510 pm
癌症个体化诊断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徐宁志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1510 pm1545 pm
癌症个体化治疗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寿成超教授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1545 pm1620 pm
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影像学评价
张晓鹏教授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
1620 pm1655 pm
卵巢癌化疗进展
魏丽惠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会议事项:此次会议免费,记继续教育I类学分1分。13:30-14:00为报到时间,此时间段内参会者领取资料。请18日前报名,预约电话:88196370李鸷。
 
(北京肿瘤医院     科研处   )       
 
专家简介:乔友林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
 
乔友林,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秘书长与国际合作部主任。先后就读和工作于华西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美国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 (NIH/NCI) 癌预防控制部。现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癌症预防与控制专家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工作小组成员、国际抗癌联盟(UICC)全球癌症控制智囊团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副主编、中国肺癌杂志常务编委、中华流行病学、中国循证医学、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癌症等杂志的编委。
 
报告内容简介: HPV疫苗与子宫颈癌防治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据2002年数据统计, 全球估计有49万的子宫颈癌新发病例,27万多妇女死于该病。
近十年来子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防治研究取得了三大突破性进展。(1)确立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 其危险度比值比高达250。归因危险百分比超过95%;HPV阴性者几乎不会发生子宫颈癌(99%NPV)。(2)子宫颈癌Pap smear筛查方法的突破:目前新发展的薄层液基细胞学和检测HPV DNA的新技术,可显著提高识别高度病变的敏感度15-30%;大大降低了假阴性;可用于粗筛高风险人群;如果合理运用以上筛查方法,可查出98%以上的癌前病变和早期病人。使子宫颈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达到一个新的水平。(3) HPV预防性疫苗已获成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癌症疫苗。子宫颈癌也将由此可能成为人类通过注射疫苗、筛查和早诊早治来预防以致消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子宫颈癌疫苗的问世在人类征服癌症道路上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和比尔.盖茨基金会等正携手合作,让发展中国家尽快共享子宫颈癌疫苗这一人类科学进步的成果。
 
 
专家简介:徐宁志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徐宁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致力于细胞癌变的分子机理研究。主要工作是研究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以及探讨细胞增殖与转化的信号传导在细胞癌变中的作用。发表PNAS、Nature、Oncogene、Cell、JBC等英文论文和《中华医学杂志》、《科学通报》等中文论文, 共计50多篇(至2006年12月,SCI引用次数近2800多次)。培养博士研究生毕业7名,在读5名。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报告内容简介:癌症个体化诊断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癌症是多达上百种的一类基因分子疾病。更重要的是,即便是同一种癌症,由于不同基因的改变和肿瘤微环境的不均一性,往往引发肿瘤病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新技术,着眼于癌症患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富有特色的个性化诊治,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和患者生存质量,已经成为目前临床肿瘤学重点研究的前沿课题。
 
随着分子生物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荧光标记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的最新进展,芯片制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芯片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中最具影响、最富活力、潜力极大的一种新型生物检测技术和研究工具。基因芯片技术作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中一种新型生物检测技术和研究工具,其影响之大、活力之旺盛、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泛的应用空间都是毋庸质疑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新兴技术,从产生、发展、完善、成熟乃至应用于临床,需要时间。
根据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芯片的技术特点,芯片技术的肿瘤临床应用可重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  肿瘤不同亚型的分子分类;
  肿瘤化疗放疗敏感差异性的分析鉴定;
  肿瘤疗效评价以及个体化治疗的指导。
 
专家简介:寿成超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寿成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在中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88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 1990-1994年在美国Tufts大学研修。 现为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专家组成员,任多个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委、常委及多种学术期刊的编委。先后承担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Nature》、《JBC》、《Oncogen》、等刊物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参编专著六部。培养毕业研究生40余名。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材工程百千层次, 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
 
报告内容简介:癌症个体化治疗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近三十年来,随着对细胞、分子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肿瘤表型的分子机制认识也日趋深入,不同个体间的肿瘤高度异质性及同一肿瘤内的肿瘤细胞间的异质性,使得个体化治疗(同病异治)的理念在临床治疗中逐步得到体现。针对不同肿瘤细胞中的相关分子变化,相应的靶点小分子或抗体药物已陆续进入临床,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Glivec)、吉非替尼(Iressa)、埃罗替尼(Tarceva)、索拉芬尼(Nexevar)和Sunitinib(Sutent),抗体药物利妥昔(美罗华)、曲妥珠(赫赛汀)、贝伐单抗(Arastin)等已配合常规化疗药物,在针对相应靶点异常的某些临床难治性肿瘤中收到了相对较好的效果。由于靶点药物的相对特异性及非细胞毒性,其临床副作用较小。
 
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及临床多学科的结合促进了癌症个体化治疗的发展及临床疗效的改善。然而,临床上每个患者的肿瘤可能都是不尽相同的,癌症个体化治疗的本质是针对各个患者的肿瘤细胞表型及分子改变特点进行的特异性治疗,使患者在治疗中能最大限度地受益,这在短期内可能难以实现,但随着科技进步及对肿瘤系统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我们是可以逐步接近并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
 
专家简介:张晓鹏教授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
 
张晓鹏,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副院长、医学影像科主任,院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抗癌协会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7种国家级杂志编委。
 
在主要从事肿瘤相关的影像诊断研究。以胃癌、直肠癌、乳腺癌、肝癌、肺癌及食管癌等常见恶性肿瘤为中心,开展综合应用多种影像手段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预测的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磁共振、多排螺旋CT对恶性肿瘤的精确分期;磁共振功能成像及分子影像学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放化疗的早期评估和疗效预测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专著3部,主译专著1部,参编专著及影像专业教材10余部。
 
报告内容简介: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影像学评价
 
随着影像技术和设备的不断进步,多排CT、MRI、PET等应用于临床,影像医学已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图像分辨率的提高、扫描时间的缩短,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影像医学拥有全新的概念和解释。功能影像、分子影像技术的开发,使影像诊断已由对组织、器官形态学变化的观察向功能影像、微观形态改变甚至分子影像水平的方向发展,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准确、更早期的信息。
 
影像学方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肿瘤分期和疗效评价手段。肿瘤影像学如何应对肿瘤合理化治疗的需求,如何更准确、更早期地评价和预测治疗效果,将影像学的先进方法与肿瘤治疗学有机结合,推动肿瘤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是肿瘤影像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利用灌CT注成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PET等功能成像和分子影像学方法来早期评价和预测肿瘤疗效的临床和相关实验研究研究,在乳腺癌、直肠癌、肝癌、肺癌、脑肿瘤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和值得期盼的结果。
 
专家简介:魏丽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魏丽惠,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1975~至今在先后在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曾在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进修学习。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主编、《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杂志编委。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妇科主任多年,推进了人民医院妇科的学科建设。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部委、北京市等多项基金;发表论文二百余篇;主编、参编书籍9部。曾获北京医科大学科研成果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已指导毕业硕士毕业生4名,博士生32名,博士后2名。
 
报告内容简介:卵巢癌化疗进展
 
上皮性卵巢癌死亡率居女性死亡第四位,居女性生殖道肿瘤死亡首位。当前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关注的两个问题:卵巢癌化疗耐药;对腹腔化疗的再评价。
 
卵巢癌化疗耐药是其复发和治疗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目前国际上晚期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在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术后行6个疗程的紫杉醇+卡铂联合化疗。根据术后肿瘤残留分为:<2cm组占60%~70%; >2cm组占80%~85%,因两组均会复发或疾病持续存在,应给予进一步化疗。早期患者(FIGO I、 II期)分为复发低危组(肿瘤分化好,未侵及卵巢表面,病灶未超出卵巢,无腹水和腹膜细胞学检查阴性),术后约10%复发;复发高危组(肿瘤为中或低度分化,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表面,病灶超出卵巢,腹膜细胞学检查阳性或伴有腹水),术后+化疗后约20%复发。因此62%的卵巢癌患者最终将复发或疾病持续存在,需进一步治疗。在选用化疗方案中二联化疗较单药化疗效果好。
 
关于腹腔化疗的利弊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有:能否使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患者延长生存时间;腹腔化疗由其毒性反应评估其可行性,以及何种药物适用于腹腔化疗。对腹腔化疗的价值和副作用仍需进行权衡,目前难以确定其是否将其可作为卵巢癌的一线化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