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智宏在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九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许智宏在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九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 抚今追昔,九十年与时俱进  展望未来,争创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2007年12月2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学长,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九十周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大全体师生,对前来参加庆典大会的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长期支持北大、支持北大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也向多年来从事研究生教育,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的指导教师,以及在校学习的广大研究生同学对学校的发展,对学校科研、教学工作的贡献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1917年,北大成立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1932年成立国立北京大学研究院,下设文史部、自然科学部和社会科学部,领导和管理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全面抗战期间,北大南迁昆明,与清华、南开组建“西南联合大学”,三校精诚团结,历尽艰辛困苦,坚持开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到1948年春,北大文理法三科注册研究生仍有61名。

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成为以文理科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明确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新中国建设之专门人才,高等院校师资及研究工作者”,教研室(组)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基层单位。1952年至1966年,北京大学累计录取研究生1100余人。

1977年10月,国家决定恢复招收研究生。1978年9月,北京大学录取了恢复招生后的首批444名研究生。1984年10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全面负责学校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

从1917年沙滩红楼的研究所,到1937年彩云之南的研究院,再到2007年未名湖畔的研究生院,北大与中国研究生教育同行,经历了中国研究生教育诞生、发展、调整、规范、壮大的九十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探索和发展的一个缩影。

九十年来,众多科学巨匠、文化大师汇聚北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人才,创造了一大批重要的思想文化科技成果。他们中既有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问大家,也有站在世界学术前沿的青年才俊,其中不乏中国现代多个学科领域的奠基人和开创者。蔡元培、蒋梦麟、胡适、马寅初、李大钊、钱玄同、吴大猷,这些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熠熠生辉的学者,曾经担任过北大校长、研究院院长、研究所主任、研究生导师。冯友兰、范文澜、傅斯年、郭永怀、阴法鲁、任继愈、董申保、黄昆、于敏、周光召、邹衡这些学术大家都曾是北大的研究生。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和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北京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建设、导师队伍、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截至2007年9月,北京大学共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59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涵盖除农学、军事学以外的10个学科门类。另有工商管理硕士等16种专业学位点。自2002年以来,全国先后三次完成了除军事学外的全部80个一级学科的评估工作,我校共有33个学科参与评估,其中11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排名为全国前5名的一级学科共29个,名列所有参评单位之首。目前,我校共有8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1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25个二级学科,居全国高校前列。

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北京大学坚持以基础和交叉学科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利用资源和政策导向进一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重点建设了理论与系统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化学基因组学、计算科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欧洲学等一批交叉学科平台,取得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双丰收。

与此同时,从1981年的98名博士生指导教师,到2007年的1348名在职博导,北京大学在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上,锐意改革,勇于实践。2005年,北大改革传统的博导遴选办法,从固定资格制,逐步向“导师申请”和“学生选择”相结合的不固定资格制转变,使更多站在学术前沿的中青年教师在指导研究生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研究生导师队伍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通过滋养学识、陶冶情操和身心磨砺,培育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体魄健康、意志坚定、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并以此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促进世界文明发展。1981年学位制度建立至今,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能力大幅度提高,累计授予博士学位9945位,硕士学位40324位,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目前我校有各类研究生在校生2261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874人,硕士研究生11290人,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5004人。

 “创新是灵魂,质量是关键”。北京大学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始终把提高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质量作为核心工作来抓,按照“稳定规模、理顺体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思路,建立和完善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了“秉承传统,创造卓越,质量是关键,创新是灵魂”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素质、满足国家目标的创新型人才。

为了招收到更多优秀的学生,北京大学在招生方式上不断革新。1983年,北大化学系系主任孙亦樑教授上书教育部何东昌部长,建议废除“一榜定案”的做法。1985年,北京大学改革博士生招生办法,从在读硕士生和应届硕士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北大开始采用“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方式选拔博士生生源。2000年,北大首次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从2004年起,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改革博士研究生选拔录取方式,逐步由以考试成绩为基础的应试机制向以素质能力为基础的申请与考核相结合的机制过渡。2007年,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优质生源,北京大学在招收外国留学研究生时采取了“申请-审核制”。

根据不同的学生类型,北京大学按学术型和应用型对研究生实行分类培养、分类指导,建立个性化的课程结构和导师队伍,培养不同能力特征的专门人才。对应用型研究生,以硕士生培养为主,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在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对学术型研究生,以博士研究生培养为主,增加硕博连读、直攻博等招生比例,增加有效在校培养时间。

2000年9月初,北京大学明确提出以“助教、助研、助管”的方式提高研究生待遇,同年11月,正式启动“研究生三助”制度。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激励机制,激发研究生从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007年,北京大学开始试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制度,北大统筹各方资源,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

19世纪初,柏林大学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迄今为止,欧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已有200年的历史了。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从1917年的萌芽至今不过90年,尽管我们在在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北大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目前,国内一流学生特别是理工科优秀学生,到欧美国家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很多,而欧美国家的一流学生到国内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却寥寥无几,造成严重的优秀人才外流,这恰恰说明中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的学科结构还不尽合理,学科类型还不够丰富,还缺少激励新兴学科产生的有效机制;学科领军人物还不够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层次不高、规模有限;高质量的研究产出还不够多;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待遇普遍偏低,激励研究生创新的体制还不够完善,等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高度重视科教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论断和深刻的指导思想。在讲到科技工作时,胡锦涛总书记总的要求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谈到教育工作时,总书记特别强调高等教育要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个提高”,紧紧抓住了高校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尤其对于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研究型大学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知识保障、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的历史重任,是国家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基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特色,是衡量大学水平和国际地位的重要的综合性指标,是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北京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补充”的发展理念,理清思路,分类培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努力打造成“研究型、创新型”大学。这既是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做贡献,也是北京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使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紧密结合。

当今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以及新知识的创造,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宇宙起源、物质结构、能源环境、人口健康、脑科学等这些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都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需要不同学科间的融合,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之间的协作和交流。我们在学科建设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学科进行重新布局,重点发展基础和交叉学科,逐步探索跨院系跨学科“双聘”导师的机制,真正从制度层面、研究课题层面、导师层面与研究生层面实现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要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扶植优势学科,进而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使我校的部分学科领域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除了学科发展水平外,导师队伍的知识积累和科研创新能力也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因素。导师队伍的知识更新要依靠科学研究,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首先是研究性大学的原因。但同时要注意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在探索新发现新发明的同时,更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手段,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为了给研究生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特别是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逐步将指导教师不定资格制由试点推广到全校,根据不同学科的发展要求建立符合自身学科特点的指导教师遴选机制,不拘一格选拔最优秀的教师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

我们要充分尊重博士研究生在研究中的兴趣、选择权与主动性。目前,在绝大部分院系,研究生在报名时仍需填报专业方向。今后,北大要尝试以院系一级学科为招生口径,学生进入北大后,并不确定专业方向以及指导教师,学校与学院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学生有机会、有条件了解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而确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学生确定方向的过程,实际上是慎重思考研究兴趣的过程,也是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变化,一方面使学生的研究不再被限制在某个导师特定的课题中,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同时也促使指导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

目前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术水平的高低,往往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我们认为,大学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研究工作,也可能在其它岗位工作,因此,高校要树立“博士研究生的全面培养观”,鼓励学生在深入研究本学科的同时开展跨学科学习,谋求全面发展,把自己培养成学者型公民。

各位来宾,同志们,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把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越办越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早日实现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崇高理想作出我们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新年就要到来,在此也预祝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在教学、科研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