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立农:糖尿病遗传学研究初现曙光
纪立农:糖尿病遗传学研究初现曙光
糖尿病属于复杂遗传病,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过去的20多年中,遗传学研究虽然在经典遗传病的基因鉴定方面成绩斐然,但却在糖尿病、精神病和肿瘤等复杂遗传病上举步维艰。因此,糖尿病的遗传学研究被人们称为“遗传学家的噩梦”。
易感基因个体化治疗的前提 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2型糖尿病除个别亚型(如MODY)的遗传因素较明确外,在过去的20年中,基于家系和基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都令人失望。
但是,今年连续发表的研究发现了多个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可以解释50%~60%的归因危险性,为糖尿病的病因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这些突破主要得益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所产出的海量信息和先进的基因分型技术。现在的基因分型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大量样本中的基因组变异。
了解糖尿病遗传基础可以对糖尿病在病因上进行进一步分类,使糖尿病的治疗更个体化,如Kir6.2基因突变引起的新生儿糖尿病,之前一直用胰岛素治疗但血糖仍控制不良,在了解其遗传学基础后,现在用磺脲类药物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得很好。在我国上海复旦大学儿童医院组织了全国性新生儿糖尿病的合作研究,证实磺脲类药物对这类患儿非常有效。由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牵头的国家“863”项目重大课题“2型糖尿病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也将会推动糖尿病个体化治疗的进步。
目前新发现的糖尿病易感基因,除了能够帮助人们对糖尿病预测和分类外,还会带来对糖尿病致病机制的新认识。代谢通路上的关键分子可能成为未来开发新药物的靶点。目前很多人试图从基因角度纠正糖尿病的代谢紊乱,但尚未应用于临床。
国内学者联手开展遗传学研究
我国糖尿病遗传学的研究水平与世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为缺乏研究策略的原创性和合作性。目前复杂遗传病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都是国外学者首先提出的。
国外的研究通常为跨国多研究中心合作,样本量大,往往涉及几千甚至是上万的病例和对照。而我国研究机构往往是“单打独斗”,样本量普遍较小。其次为缺乏积累,国外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系统地收集大量病例,而且进行了多项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另外我国研究经费严重不足也是限制因素之一。
近年来,1型糖尿病遗传学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1型糖尿病在我国因发病率低,样本量少,过去一直停留在小规模重复国外研究。近期我们正在组织我国研究者参加国际1型糖尿病研究联盟,通过收集上千个1型糖尿病家系,借助国际先进研究平台,以期发现中国人1型糖尿病的遗传基础,并通过对不同种族不同人群的比较,进一步从遗传基因角度解释为何有些种族发病率高(如白种人),而有的种族发病率低(如亚洲人)。没有全国范围的合作,中国的1型糖尿病的遗传学研究在国际上是不会有地位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中南大学的周智广教授在3年前就开始组织全国性大规模的成人缓慢进展性1型糖尿病(LADA)的分子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摘自《健康报》作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纪立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