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授业?解惑”――基础医学与实验技术专场

“传道?授业?解惑”――基础医学与实验技术专场

      伴随着第九届北大生物医学论坛的全方位展开,11月29日上午九时,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题的基础医学与实验技术专场在北医逸夫楼报告厅精彩上演。来自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副院长万有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教授汪南平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发言。
   
      万有院长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展开论述。他提到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要因材施教。研究生要转变思维模式,从“老师讲授”到“自己探索”,不要做本科生的加长版。人才分为研究型和技术型,而重点培养的目标应放在前者。过硬的实验技术固然重要,但是,学校要培养的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学生而非高级技工。在研究生阶段,沟通和协作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不仅仅是注重学生跟导师的关系,而且要重视与同组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的关系,从他们身上你会学到很多你并不十分了解的问题。万院长还讲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三个主要成员:导师、学生和学校。导师,是引导学生,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把握课题的方向和高度。导师不是百科全书,他并不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他给你的只是一种经验、一种条件,具体落实到问题的解决还是需要靠你自己。学生,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体,要注意在此阶段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事事依赖教授,期望值越高你的失望就会越大,要在你自己研究的领域里成为“专家”,甚至要超过自己的导师。学校,则是培养过程中的客体,良好的学术氛围:图书馆、资料、探索与研究、学术报告等等为学生们接触世界领先技术与理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近几年来,全国都流行一个词“创新”。那么在科学实验中什么才是创新的源泉呢?万院长提出以下几点:最基本的科学问题;对学科前沿和领域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该领域目前最关切的问题;人类、国家、社会的需求,学科交叉与交流,相互的讨论与启发……在科学实验上的创新可分为两种: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对于理论创新,只有世界第一,没有国内领先;而技术创新具有地域性,它包括新技术的发明、已有技术的组合、简单技术的借用(打火机的例子)。只要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用的创新都是有价值的。
   
       那么研究生究竟要做些什么呢?万院长的建议颇具内涵。首先就是阅读大量的基础知识和前沿进展,踏实有效的工作,潜心研究。在研究中不要害怕遇到挫折,这都是正常的,我们需要坦然面对。其次,很强的实验操作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要勤于思考,要知道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通过一番思考,才能对所做的事牢记于心,以作为下次的经验。还有要勤于讨论和交流,这不仅包括与同领域人士的交流,还要注意交叉学科的交流(神经科教授与数学教授)。另外就是广泛涉猎,多听学术报告。因为一场学术报告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受到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的启发。最后研究生需要尽早进入实验室,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珍惜时间,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汪南平教授则以“RNA干扰与基因沉默”为主题,为大家讲授了较新的实验技术RNAi。从汪教授的演讲中,我看到了问题发现者与相关问题研究者沟通的重要性,技术领域合作确实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汪教授讲“如果两个月不看学术论文,那么自己的知识很可能就是错误的”让我感受到知识更新速度的如此之快。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大概就是专指医生们吧!
 
 (作者系北京大学医学部07级临床五班 臧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