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召开2008年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汇报会(图)
北大召开2008年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汇报会(图)
2008年12月2日上午,北京大学2008年度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总结汇报会在英杰交流中心新闻发布厅召开。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教授,北京市东城区、宣武区、海淀区组织部门及挂职单位领导,挂职锻炼干部所在单位领导或指导教师出席会议,共同听取了2008年度在三个区县从事挂职锻炼的9位干部所做的总结汇报。
作为全过程培养的最终环节,国际合作部林百学、党委宣传部胡运起、药学院讲师鄢尤奇、医学部房地产管理中心郑人仁,经济学院博士生郑雅卓、艺术学院博士生李静,历史学系硕士生姜恒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硕士生李淑坤、法学院硕士生杨燕等9位挂职锻炼干部,分别总结了半年或一年挂职锻炼期间的工作内容,汇报了所完成的特色工作和主要工作及其成效,根据挂职锻炼期间所从事的课题研究对挂职单位提出了政策建议,根据挂职锻炼期间的体会和收获向学校提出了管理改进建议。他们共同表示,进行这样的挂职锻炼既是工作经历和人生经历的宝贵财富,也是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良好平台。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教授全程听取了总结汇报,并对挂职锻炼干部的辛苦工作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他指出,无论对于国家建设还是学校发展,让更多的管理干部、青年教师、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在读学生到实践工作岗位上接受挂职锻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到基层、到一线去挂职锻炼就是“修身”的重要一课;只有到基层去,才能真正读懂理论、了解现实,才能把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实践成果。近几年来,东城区、宣武区、海淀区委区政府以及组织部门和有关单位,对北京大学选派的挂职锻炼干部给予了精心的指导,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创造了有利的工作条件,共同尝试开创了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挂职锻炼干部在派出单位的支持下和指导教师的悉心培养下,用辛勤努力、实践智慧和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共同写就了《北京大学干部挂职锻炼总结文献汇编(2008卷)》,这值得永远保存,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也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对关心和支持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的各方表示衷心的感谢。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教授讲话
北京市宣武区委组织部调研员于国兴、北京市东城区人事局副调研员唐仲信、海淀区新闻中心副主任张春明分别代表区县组织部门和挂职接收单位做了总结发言。他们表示,挂职锻炼是区县人才工作的一部分和新形式,挂职锻炼干部为挂职单位带去了新观念、注入了新活力;希望挂职锻炼能够成为促进校区合作的长效机制,推动校区深入合作、互惠共赢的宽广平台,也希望北京大学进一步拓展挂职锻炼的领域和规模。宣武区委组织部干训人才组副组长陈晶辉、海淀区委组织部干训人才组副组长王双全、宣武区法制办公室调研员刘占华等领导也出席了总结汇报会。

宣武区委组织部于国兴调研员讲话
总结汇报会上,校党委组织部张庆东副部长介绍了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的基本定位和管理措施。他介绍说,开展挂职锻炼工作,是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与地方政府联合培养人才的新举措,是发挥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更好服务地方服务北京的好途径,也是对干部进行体验式培训的主渠道。在学校党委这一定位的指导下,党委组织部经过三年的探索和总结,初步形成了到岗前两次集中培训、到岗后多次座谈汇报,选派时“双向选择、供需见面”,挂职时“多方配合、共同管理”,干部每周邮件汇报、组织全程跟踪培养,挂职锻炼期间刊发简报、期限届满进行组织考察等环节构成的管理格局。在这些措施的保障下,党委组织部先后向北京市东城区、宣武区、海淀区、丰台区,江苏省无锡市、辽宁省沈阳市选派了14个批次共64位干部。党委组织部也将继续探索,努力创新工作模式、拓宽工作视野,确保挂职锻炼工作能够在培养人方面取得更多的实效。

汇报会现场
作为挂职锻炼干部的支持者和指导者,法学院姜明安教授、经济学院王大树教授、历史学系董经胜副教授,药学院党委书记解冬雪、医学部后勤党委副书记吕晓明、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宝剑、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于超美、历史学系党委副书记马春英、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崔建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朴文丹等作为参加挂职锻炼干部的指导教师或单位领导,共同出席了总结汇报会,并就进一步做好挂职锻炼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