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夔院士:可食植物成分应扮演抗癌新角色
王夔院士:可食植物成分应扮演抗癌新角色
发布日期:2008-12-17
在近日举行的北京大学医学生物论坛上,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夔在专题演讲时表示,21世纪,肿瘤预防观点已从隔离致癌因子转变为控制病理过程,从改变生活方式、改善工作环境、控制使用致癌物质阻止癌症发生,转化为控制肿瘤发生发展的阶段性全程防癌。在此过程中,可食植物成分应在肿瘤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夔院士指出,针对一个正常细胞发展为肿瘤细胞并出现癌变转移等各个环节,应用不同化学物质去逆转、抑制、阻止肿瘤的生长,成为新的研究领域。
王夔院士认为,由于可食植物成分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接受性、普遍存在性,又相对廉价,成为最符合条件的防癌物质。深入研究食物中存在的防癌成分,并明确这些成分作用的阶段和环节,是应用可食植物成分有效预防癌症的基础。以花椰菜中含有的化合物异硫氰化物为例,上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发现十字花科植物中含有促进II相代谢酶表达的活性物质存在,而II相代谢酶活性增强有助于抑制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的转化。随后科学家确定了该活性成分为异硫氰化物,并在花椰菜苗中发现大量异硫氰化物存在,为这类物质的防癌应用打下了基础。
王夔院士表示,对于可食植物成分的研究提升了饮食防癌的科学性,改变了传统的营养学观念,也为食品加工业与制药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发展空间。
王夔院士指出,针对一个正常细胞发展为肿瘤细胞并出现癌变转移等各个环节,应用不同化学物质去逆转、抑制、阻止肿瘤的生长,成为新的研究领域。
王夔院士认为,由于可食植物成分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接受性、普遍存在性,又相对廉价,成为最符合条件的防癌物质。深入研究食物中存在的防癌成分,并明确这些成分作用的阶段和环节,是应用可食植物成分有效预防癌症的基础。以花椰菜中含有的化合物异硫氰化物为例,上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发现十字花科植物中含有促进II相代谢酶表达的活性物质存在,而II相代谢酶活性增强有助于抑制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的转化。随后科学家确定了该活性成分为异硫氰化物,并在花椰菜苗中发现大量异硫氰化物存在,为这类物质的防癌应用打下了基础。
王夔院士表示,对于可食植物成分的研究提升了饮食防癌的科学性,改变了传统的营养学观念,也为食品加工业与制药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发展空间。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