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临床心理中心完成《灾后媒体宣传指导手册》草案

北大临床心理中心完成《灾后媒体宣传指导手册》草案

      近日,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组织新闻传播学以及精神卫生学的专家学者撰写完成了《灾后媒体宣传指导手册:致力于促进大众心理健康》草案。前不久,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承办的地震灾后心理社会响应高层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专家以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健康报、北京晚报等一线媒体从业者代表对该手册进行讨论,并于对23位媒体从业人员开展试培训并征求反馈意见。
 
       在讨论中,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徐泓副院长与临床心理中心唐登华副主任主持,来自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Henia Dakkak女士首先发言,指出媒体人员在灾难报道中,也能够为需要帮助的对象提供心理支持,而心理支持的核心技巧包括倾听的技巧,耐心关切的态度,信任、亲和力、同理心、非评判的接触态度等。另一方面,媒体人员在此过程中也会出现相应的心理反应,甚至有可能也会陷入危机状态,因此,媒体人员也应关注本身的心理需求,尽量创造支持性的环境,如管理者和同事的指导和支持、开放和分享的团队文化、工作人员之间定期和经常的会面、建立同事支持系统等,都会有益于媒体人员本身的心理调适。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徐金灿老师及临床心理中心的唐登华、丛中、林红医生分别就大众传媒的灾难报道与灾后心理救助、心理救援在紧急救助及灾后重建中的作用以及灾难后的社会心理反应等主题发言。
 
      媒体工作者认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灾难·媒体与精神卫生”的理念非常好,跨专业的交流很有必要,能总结出好的经验,促进今后工作的开展。建议做好专门针对灾难报道的记者人员、物资、知识的储备,做到有备无患。对手册的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大家也提出了意见,应尽可能精炼、生动、通俗。最后唐登华主任表示媒体人员和心理专业人员是一家人,很多理念是相通的,比如如何更好向公众提供心理救援的知识。目前只是工作的一个开始,希望能建立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保持长期的合作。
 
      来自电视、广播、报纸、出版社和网络的23位传媒界人士参加了培训。大家对培训反响良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也愿意推荐给更多的同事参加。建议培训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和生动,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  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