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学光:印记

祝学光:印记

    正当炎夏散去,凉风送爽的秋天到来之际,又迎来了北医(现北大医学部)95周年庆典的大喜日子。记得每逢此时,历届的毕业生都会相约返校,欢聚一堂,彼此通报情况,一起也要到曾经洒下过自己汗水与泪水和留下过欢歌与笑语的教学楼、宿舍区、图书馆、运动场去看看是否还找得到当年自己留下的痕迹。校庆让人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我也如此。我是1954年入学的医疗系本科生,当时刚从北京大学分出来的北医设在城里;预科就在景山东街。我们住在西斋,上课在老北大的理学院,吃饭和上体育课在北大红楼,一学期后才搬到现在学院路的校区,二年级下和三年级又逐渐迁回城内教学医院上临床见习和实习课。那时,大多数住在西单背荫胡同,少数住菜园胡同,每天走到北大医院各科见习;四年级则分到北京的各医院生产实习,我虽然算分在人民医院实习,该院老师为了让我们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又安排我到同仁医院实习眼科,友谊医院实习儿科,邮电医院实习内、外科;再加上寒暑假的社会锻炼等活动,我们一直是流动着的。至今,当我乘车路过这些地方时,也会涌起一丝亲切感。


     如今,学生时代已远离我而去,我已毕业48年。回想起在校学习的日子时,学校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和我对母校永远心存感激的就是把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幼稚少年,培养、教育成一个具有救死扶伤精神、能为病人服务的医生。而每想到我能获得这些知识时,我的眼前便涌现出一张张亲切、熟悉的面庞,一堂堂深刻难忘的讲课,甚至演讲者抑扬顿挫的音调、富有感染力的手势和端正、优美的板书,都历历在目,成为我的宝贵财富。我非常庆幸自己曾经聆听过生化大师刘思职教授的讲课,他那略带点福建口音的普通话、声音嘹亮、顿挫有致,一串串如印刷体般的化学符号、漂亮、清晰的板书,恰到好处地组成了一堂堂精彩绝伦的讲课,尤其让人咋舌的是,当他用板刷轻轻擦去一些字迹,把留下的内容作课堂总结,而话音刚落,下课铃声便响起时,你会深深地沉浸在大师的风采和魅力中,并真正体会到听课的享受。同样难忘的还有王夔老师的有机化学辅导课、林克椿老师的物理课、时光老师的革命史课以及林传骧教授、吴阶平教授、黄萃庭教授、谢荣教授、张丽珠教授、秦振庭教授等讲授的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他(她)们用所传授的知识的魅力和他们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热爱表达出的人格魅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引导着我们的成长。今天看来,这就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教育的真谛和名校品牌的内涵。


    今天,在母校95周年庆典之际,我衷心祝愿回到北大医学部,在综合大学的教育资源互补下,越办越好,遵照胡锦涛同志讲话的精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影响,引领知识创新,担负起培养一代代创新人才的重任,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优秀大学。今年,我没有收到老同学聚会的通知,我也借此机会诚挚地祝福同学们幸福、健康、快乐,为祖国服务50年。

(作者:祝学光 作者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教授,1959年毕业于原北京医学院医疗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