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点话题篇:百年大计 教育为先

代表、委员热点话题篇:百年大计 教育为先

    连日来,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来自教育界的全国政协委员非常振奋。在3月7日举行的政协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委员们对5年来高教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欢欣鼓舞,同时就如何进一步将高教质量推上一个新台阶,加快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畅谈了感受。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认为,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靠政府和高校一起努力来保障。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积累,软硬条件不一样,要实事求是地建立分类评估指标体系,确保各自的质量。此外,保证教育质量很重要的一条是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师资水平的提高,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待遇偏低,改善他们的待遇迫在眉睫。
  “要认真改进质量评价制度,这是政府职能部门引导改革的指挥棒。”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认为,“评价制度要在确定质量标准上下功夫。要对各级各类学校确定不同标准,要从政策上把握,改变大学趋同的倾向,突出质量,以学科质量与发展水平强化特点、特色、特长。”
  “要花大力气做好高等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确定好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和培养规范。”在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看来,要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和学科设置及其内涵,要尽快使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并基于国情考虑国内专业认证的过渡性方案。要科学地制定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的生均培养成本标准,为教育投入提供合理依据。钟志华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做不好,就会影响高教的效益和效率,也会严重制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007年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大学毛入学率已达到60%以上,而重庆这一数字仅为26%,还有一些地区达不到这一水平。”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教授余争平说,这些数据说明,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在规模和资源方面与国内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差距。余争平委员建议,对西部地区各类高等院校招生指标给予倾斜,同时加大对西部高教投入,促进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认为,大众化教育的主体在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强国的实力和水平在部委高校,但基础在地方高校。建议教育部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办法,明确地方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相关部门和学校的责任和要求,同时教育部也应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支持地方高校建设的措施和办法,促进地方高校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李和平说。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惠玲等委员在这次会上也畅谈了对高教改革发展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赵沁平主持了联席会。教育部部长周济、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等列席了这次会议。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