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志愿者 我快乐我骄傲
我是志愿者 我快乐我骄傲
发布日期:2008-07-23
——北京大学人民以医院志愿者的日记摘登
6月 23日 奥运村综合诊所 赛会志愿者—泌尿外科—李晓丹
今天是我第一天正式去奥运村综合诊所上班的日子,我兴高采烈地走在花团锦簇的北京街头,我看到过往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看上去更快乐也更健康。大概是2008年的美好气息使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希望和能量。路边印满福娃的灯杆旗,帷幔、条幅迎风招展,呼啦啦的声响正在宣告2008北京奥运的到来,在争奇斗艳的鲜花和默默无闻的绿草的簇拥下,我不觉地来到了奥运村,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后来到综合诊所。它是一个三层的小楼,小楼略发褐色,带有古老的神圣感。
我们几个负责诊所的接待与分诊部分。起初,我们每个人都认为工作很简单,想着我们会用最佳的状态去迎接四面八方的来客,热情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将他们带入各个诊区,为他们送上一份祝福、一份关心,让他们感受到自愿者的热情。但往往通向成功彼岸的船只都要经历一番海浪,我们也一样,随后无数个问题滚滚而来,“患者中70%是外国人,我们的英语能否达到完全沟通的水平?”,“如果患者母语不是英语国家的,又怎么办?”,每天我们都在说的语言现在成为我们面对的大问题了,剩下的问题我们更是不知道如何解决了,“如果就诊人数较多怎么解决等候问题?”,“外国人时间观念比较强,如果超过所约定的时间,怎么解释?”,“运动员对服务期望值较高,达不到满意要求怎么解决?”等等。
诊所是为运动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是祖国的窗口,是连接我们国家与国际的桥梁,此时我深刻的意识到:“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的名片”的含义,并深深地领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志愿者,不仅要有灿烂的微笑,还要有坚实基本知识,良好的应变能力与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而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必须努力学好各科知识,锻炼好自己的口语翻译能力。我们还要大量阅读关于各国风俗礼仪的书籍,在工作中加以应用,这样才能驱散萦绕在各国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心中的那种身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另外,我们还要阅读大量的文化书籍,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因为这些知识会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主题歌《我是明星》的歌词中有这样一段:“每一个人,一样有用。自告奋勇,不约而同。 忘了自己,宽了心胸。我是明星,点缀天空。萍水相逢,都不平庸,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所有光荣,刻在心中,来自内心,我的笑容。”而这就是我们。
7月15日 师大附中排球训练馆 赛会志愿者—耳鼻喉科—朱锦玲
今天上午九时,我们一行四人来到场馆,进行进驻前的物资筹备工作。一进学校大门,就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奥运气息,安保人员已经各就各位,场馆王经理带领大家来到医疗站,一间不到四十平米的屋子,初步摆放了一些桌椅和柜子,这就是我们为运动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工作环境了。大家既新奇又充满期待,根据平时的工作经验,这些桌椅摆放都是不太合理的,组长王波副主任医师负责整体协调,大家迅速进入状态,赵勇医生和两名护士朱锦玲、郭玉红认真规划,根据房屋的采光和医疗环境特点进行测量、布局,将医疗区域和信息处理区域分开,抬桌子搬柜子,一个小型办公区域初具规模。可是当医疗物资陆续运到房间后,大家都倒抽了一口凉气,两张硕大的诊床,十余箱物资、轮椅、腋拐、呼吸机、吸痰器、氧气、心电图机……小小的屋子一下就塞满了,看来大家乐观得太早了,随后的工作量的繁重是未曾经历更是难以想象的,一箱箱拆封,一箱箱清点,近百支静脉药品要一支一支核对,口服药的数量更是数以千计了,外用的棉签纱布换药包,种类齐全,各种骨科用具包括脊柱板、头部固定器、颈托、臂托更是琳琅满目。麻醉喉镜、气管插管一应俱全,大家分工明确,两名护士收拾药品是强项,汪波医生负责安装大型仪器,赵勇医生负责整理外用器材,经过一上午的奋战,一个设备齐全、布局合理的医疗站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真有天地焕然一新的感觉。同时大家经过探讨,对物资配备不足的地方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样做的目标只有一个,为奥运做好一切准备。
7月17日 健宫医院 赛会志愿者—心脏中心—李勍
这两天我们参加由北京市急救中心组织急救技能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止血、包扎、固定、脊柱板搬运、成人心肺复苏、婴儿心肺复苏和成人气管插管等。每一项操作后均有专项考核。“盗用”林剑浩经理的一句话“这真是团队建设的好时机”。因为这一项操作同时至少需要3名成员参与,还需配合默契。而且这是一项极其敏感的操作,一旦运动员在赛场上出现脊柱损伤,适用脊柱板是最为专业的救援方式,整个过程将在场边完成,将毫无保留的暴露给各国的媒体、参赛人员和观众。对于长期在医院内工作的我们,它是一项陌生的操作。大家都加倍重视,不厌其烦的练习着。
通过这2天的培训,我们不仅学到了必要的院前急救技能,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了默契程度。
7月20日 北京海洋馆南广场 城市志愿者—普外二科—孟婉
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经过多次培训我终于作为我院第一个加入北京动物园海洋馆站点开始志愿服务工作。
清晨我和来自社会上不同职业、不同院校的志愿者相识在海洋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站点的志愿者最大的有70岁,最小的居然是90后,年龄差距如此之大这样的组合使我对今天的工作充满期待。
我们在自我介绍后由站点负责人分配工作,有管家,有管家助理,还有负责翻译的,我呢自然是救护员。作为志愿者中唯一一名医务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照顾好每一位志愿者和游客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先熟悉了站点内医疗箱内的用物,妥善摆放好后我就投入到其他志愿者的工作中,我们大家一起发挥所长瞬间将我们的站点布置的温馨与美丽,吸引了游客们的目光。我们还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我带领一群孩子画沙画,小朋友们画好后由我们年长的志愿者段奶奶为他们颁发奖品。为游客们指路也是我们的工作之一。
今天我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是我们站长说的一句话“要向你期望别人对你一样的去对待别人,不光是在志愿服务时受用这句话,在我今后的人生中我也会用这句话鞭策自己,无论对待患者还是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也要真诚的对待,因为只有心与心才能交汇。
7月21日 月坛体育馆 赛会志愿者—神经外科—席晓会
今天,是我们月坛体育馆全体医疗队员上班的第一天!好开心、好兴奋~~
早上,曲头儿(队长—曲军—普外二科)召集大家开会,首先是自我介绍,一个两个三个------第十八个,ok,马上进入主题,他为大家安排了这周的工作重点及个人详细的分工,有负责物资配送的,有负责药品管理的,有负责医疗技术保障的……,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合理分配到每个人的脑袋瓜上,然后大家就有条不紊地完成着自己的新任务,一个个的都忙得不亦乐乎!
下午,大家又进行了上脊柱板和CPR的训练。膝盖跪红了、肘关节磨破了、嗓子喊哑了,甚至有的年龄稍大一些的同事站起时感觉一阵强烈的眩晕感,但为了做好医疗保障工作,谁都没有气馁、没有退缩、没有怨言,一遍遍地练习着,直到大家都经过审核通过了为止!
哈哈哈哈 全体队员都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为我们的有缘相遇而乐,为我们初具规模的小家而乐,为我们的辛苦得到的满意结果而乐,更为我们的团队精神而乐!!!
下班时,大家都看着曲头儿,哈哈,他也乐了,看得出是为我们这个精炼能干的团队而高兴!
7月22日 师大附中体育馆 赛会志愿者—耳鼻喉科—朱锦玲
本周全体医疗小组成员开始为期一周的实战演练,医疗组共九人,分别来自骨科、外科、内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其中包括三名医生、三名护士、一名物理治疗师、一名急救车司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主要承担翻译及联络等工作)。
经过上周的筹备,医疗站已经规划完毕,既有精密的医疗仪器、齐全的药品,也配备了一流的办公设备,奔驰救护车随时待命,虽然这里是训练场馆,但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安全,更好的处理突发情况,我们把医疗站分为两部分,首先在训练场边设立了FOP,(在通用定义中,FOP是指竞赛及直接相邻和周边的保障场地,与观众区域有边界分离。每个竞赛场地的设计与规格按照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规定,因比赛项目而异)安排一对医护值守,简易呼吸器和脊柱板不离左右,保证如果场上出现突发情况,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其他医疗队员位于急救队的工作室,随时提供增援。
今天演练的重点是伤者搬运、包扎、CPR等急救技术,确保每一名医疗队成员都牢记各种程序手法,同时注重互相配合,即要分工明确,还要设计合理,从发现运动员有伤情,医生护士如何到现场,如何与队医沟通、联系场馆经理、组织抢救,一直细化到抬担架时人员怎样分配保证平稳、哪名护士负责拿急救包等,一遍遍反复演练。在练习救助颈椎损伤病人时,一连串的头锁、头胸锁、头背锁、胸背锁、头肩锁、双肩锁手法,从开始的生涩到最后不假思索的动作,无论是扮演伤者的人还是扮演急救的人个个汗流浃背。大家没有怨言,更没有松懈,有的只是坚定的信念,无论遇到大伤情还是小事件,我们都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绝不能掉以轻心,要交一份让大家满意的答卷。
7月22日 首都体育馆 赛会志愿者—心脏中心—李勍
今日首都体育馆闭馆,进行搜爆。我有幸成为了医疗服务口的搜爆引导员参与此项工作,主要职责是引导安保人员和搜爆犬对医疗站进行检查。这些搜爆犬不仅性情温顺而且训练有素,按照指令用它们灵敏的鼻子探测场馆的每一个角落。看着安保人员和他们的“伙伴”兢兢业业的工作,大家心里踏实了许多。我相信“平安奥运”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因为有这么多的“志愿者”守护着我们。
7月23日 月坛体育馆 赛会志愿者—神经外科—席晓会
啊,都21:40了,终于下班了,我的腰肌背肌腹肌大腿小腿屁股都酸疼酸疼的,真希望亲爱的妈妈能在身边帮我捏捏揉揉!
今天,我们又多次进行了恶魔般的训练——脊柱板固定和包扎技术。看吧!“摔倒的”、趴着的、躺着的、跪着的、抓人的、瞪大眼的、张大嘴的、指挥的、学习的,哈哈!忙得不亦乐乎!
通过今天的训练,让我认识了真正的大熊和高艳斌姐姐!大熊年纪不大,组织起培训来可真够负责的,有他在谁都甭想蒙混过关,因为他那双不大的眼睛随时都在盯着每个人,想休息=day-dream!高姐是我们的理疗师,她的确切工作是为患者做理疗。可是,这时候又没有患者,她便主动请缨,当起了受伤的运动员,任由我们大家“摆布”,从而让我们大家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练习。要知道,一套程序下来,最痛苦的最难受的不是我们而是她!但是从始至终没听她抱怨过一句,哪怕是一个字!
(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