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夔寄语毕业生:接受考验,做一个对人民和社会负责的人

王夔寄语毕业生:接受考验,做一个对人民和社会负责的人

2008年毕业的同学们:

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汶川地震已经19天了,现在余震不断,伤亡增加、悬湖压顶、瘟疫威胁。在这一时刻,你们开始进入人生最关键的阶段。可以说是天降大任。不论你原来怀有什么理想,什么憧憬,什么愿望,都要在这一次大灾以至你一生中接受考验。

考验什么?那就是能否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人。

而负责任的关键在于有服务的精神。63年前我走进燕园,就开始接受以服务为目标的教育。解放以后,更是常常处处提到想到为人民服务。我觉得离开了服务的目标,所谓追求真理和讲求自由,便少意义,甚至适得其反。从此次地震,便见每个人的真实自我,显现各人的责任心。上世纪30年代有一首天伦歌,记得大概几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服务牺牲,服务牺牲,舍己为人无薄厚。…..”。舍生忘死转战在灾区的领导人、灾民、军人以及志愿者的精神不就是这种服务精神的最高体现吗?那么,我们北大的毕业同学有没有这种服务精神的准备呢?

服务精神不是呼之即来的。服务会有牺牲,为人需要舍己。牺牲个人的利益,舍弃自己的欲望,才能够无非分之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才能够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才能够泰山崩于前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有勇有谋。从全国全世界奔向灾区救援的人们就是达到了这样的无我的境界,把自我和他人融合在一起了。对比他们,我们能不能丢掉一些欲望和企求,把更多精力放在服务他人和社会上呢?

这次震灾中的无数难以想象的事实使我经常想一个问题:可能、不可能与可为、不为的问题。从自然规律来讲,有些是不可能的,比如不能达到比绝对温度还低的温度;但是在实际问题中是有很多看似不可能,但是克服困难,超越极限,便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对于这样的事情,去做就可能;不做就不可能。在这次救灾过程中,我们创造的挑战极限的事例太多太多。论精神,这些是英雄事迹,但是还是工作态度和勇气的问题。一事当前,如果先想的是不可能,而不是分析把不可能和变成可能的可能性,有没有勇气去克服困难,那就把本来可为的变成不可为的了。那么世间一切新鲜事物都难以出现。想想我们常常把创新挂在嘴上,但是为什么又乐于做填平补齐、拾遗补缺的,四平八稳的研究呢?不是应该有所觉悟吗?

仅仅有目标、精神和态度还不够,必须认真负责任地做事情。要做个好教师、好医生、好科学家、好公务员、好记者,好作家,好就好在他们负责任地踏踏实实地去做事,追求完美,止于至善。你研究的是需要解决的真问题吗?你展示的材料准确全面吗?你提出的结论和办法切合实际吗?提这些问题是为了说一个简单道理:纸上得来功夫浅。埋头做(写)一两篇论文比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容易的多。当灾害和传染病威胁我们的时候,有很多研究(不专指实验室里的研究)解决了实际问题,但是还有些就不了了之了。我们常常以思维活跃、善于创新自夸,但是仔细想来,是不是还必须具有更多的求真务实精神呢?

从进北京大学起,你们就以此自豪。今天即将走出校门,建议你们丢掉这个思想上的负担,以一种真诚服务的赤子之心走进社会吧。要知道并非出自北大的同学都能够做出出色的工作。总有些人志大才疏,终日言不及义;有些人言过其实,眼高手低,终无大用。在社会中升降浮沉都是可能的,不可不随时警惕。

天降大任于你们,需要认真考虑如何服务,如何为人,如何做事了。

——王夔,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届“蔡元培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