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隋准医生的战地日记

人民医院隋准医生的战地日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8.0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灾区人民的生命健康牵动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所有职工的心。5月13日凌晨,医院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医院领导立即组织临床科室、行政各部门负责人做了紧急部署和安排,并第一时间启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连夜组织精兵强将,组成医疗应急小分队,与北京其它8家医院组成北京市抗震救灾医疗队,共同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随着灾情的持续和救援工作的进行,医院不断根据灾区救援一线的最新需求,有针对性的派出救援医疗队,至截稿时,医院已经派出六批医疗队奔赴前线。
 
    随着灾区重症伤员的增多,患挤压综合征、创伤性休克、急性肾衰竭的病人越来越多,5月17日晚上10点,医院紧急召集肾内科隋准主治医师和王磊主治医师赴四川地震灾区负责重伤员的血液滤过。5月19日上午十点,医院加派两位肾内科护士王颖、郝莉莉作为第五批医疗队,协助进行重伤员的血液透析等救援工作。
 
    隋准医生既往曾患十二指肠溃疡并消化道出血,此次出征是带着奥美拉唑去的。而王磊医生是从女儿的周末课堂上被召唤到医院紧急出发的,他爱人在急救中心工作,需要频繁值夜班,因此出发前匆忙将女儿送到父母身边。他们共同的心声就是时刻听从医院召唤,能为灾区人民发挥自己的特长。
 正文

5月17日下午

自从接到主任的电话,心情一直很复杂,一方面感到有这样的机会为祖国尽力,也许是一生不可多得的机会,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急切地想了解前方的情况到底如何。下午院领导的送行会虽然简单,但却让人充满希望,更让我期待着赶快尽自己所能为灾区、为四川、为中国做一点事。

本该十点起飞的飞机一直推迟到凌晨。飞机在凌晨3点才降落,疲倦异常,但没有睡意,只希望自己能够马上投入战斗,既然来了嘛,就是希望尽一份力量的。盼着立刻能够为伤员插管、上透析,挽救他们的生命。

医院配给的物资真多,感谢院领导,特别感谢谈一意,他做“后勤部长”才是最苦的,累心啊!

5月18日

凌晨5点我们被分配到蓉城酒店暂住,要求休息5小时,10点进行分配。沉沉睡去…上午8点就醒来,再无睡意,只要立刻投入工作。起初被分配至市第七医院。见到医院负责人,得知该院有80余名地震伤员,但大部分已转走,该院没有要透析的病人。通过主任的联系,5月19日我们被借调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

 5月19日

初见四川省人民医院肾内科王莉主任,她只说了一句:既然来了,我就把你们当自己人用了,不要怕辛苦。让我倍感振奋。刚踏入EICU,就听见一名女患者撕心裂肺的惨叫,一下子心就提了起来,每一声都像针在刺你的心。这里共有8名因挤压综合症行CRRT治疗的患者,大多数已截肢,其中一名叫刘东的患者,只有21岁,生得高大威猛,原是都江堰的消防武警,在地震中失去右腿,在我们查房的时候他始终一言不发,一双失神的眼睛盯着天花板,令人痛心。   

 另一名叫李璐的患者只有15岁,查房的时候,她告诉我:我一个班的同学都死了,只有我一个人活着,我要替我一个班的人考大学,你们一定要治好我,不要让我失去右臂。掀开被单,右腿已截肢,右臂广泛挤压伤,大量渗液,不知保不保得住?行医近10年,第一次在病人面前落泪。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每天查房3次,每次都持续3个小时以上,要对每一个病人的出入量、电解质、肾功能、尿量做仔细评价。我们这个治疗组共六人组成,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北大医院、北大人民医院、中山医院。对于每一个透析方案的调整,我们都慎之又慎,生怕对病人不利。前方的人费尽千辛万苦将病人救出,我们的职责就是让他们活下去。

    下午同他们一起参加了悼念活动。当警报响起,许多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均泪眼婆娑,是啊!虽然同是中国人,但我们心中的痛又怎么能和他们相比呢?

    晚间成都电视台发布地震预警,市区陷入一片恐慌,市民纷纷驾车外逃,一时间,所有的空地均被架上帐篷。

    夜十一点,护士长对我说有一个病人因心衰需要进行急诊透析,但已无护士可派,他们的护士每天工作15小时,已持续一周,实在是无法坚持。我突然想起今天赶来支援,刚下飞机的郝莉莉,立即给她打了一个电话,郝莉莉不顾长途飞行的疲劳,表示可以马上进行工作,夜班也可以坚持。我不禁为我们的护士感到骄傲,而在场的四川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与护士长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5月20日  夜
 
    今天的工作真多,早上七点半,北大一院肾内科的赵明辉教授就要求我们到岗查房,我们巡视一圈病人大约需要三个小时,病人分布在许多病区,一圈走下来,感到腿都抬不起来了,不过还是要坚持啊!
 
    今天看了一名骨科病人,叫李天成,仅有6岁,在地震中右臂与右腿受挤压伤,由于年龄太小,不适合做血液透析,只能应用腹膜透析,由于病情紧急,一时间没有儿童应用的腹透管,只有用成人腹透管暂时代替。第一次见到年龄如此小的患者,我不仅暗自叹气,这个孩子怎么如此多灾多难呢?与我同行的王磊医生是一名高年主治医师,平时话不多,一般只对于一些重要治疗方案的调整发表意见,不知为何,今天王磊的话特别多,对这个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显出异常的关心,出病房的时候,王磊只说了一句话,这个孩子和我女儿一样大,不禁感慨天下的父母对孩子们的爱心都是相同的!!!
 
    雷瑶,16岁,都江堰聚源中学学生,在这次地震中,她的同学多数死亡,她被送到成都的时候,右腿已完全坏死,只能截肢,由于严重感染诱发心衰,合并挤压综合症所至急性肾衰竭,不得已只能上呼吸机联合CRRT治疗。不知为何,这个孩子对于镇静药的反应很不好,总出现人机对抗,她似乎总想保持一份清醒,有时会睁开眼睛,一双大眼睛中表达着对生的渴望,让人心痛。
 
5月21日  夜
 
    通过四川省人民医院肾内科王莉主任的疏通,把两个护士借调过来,早上去接王颖与郝莉莉,一切还算顺利,中午四个人在饭店里吃了一顿饭,这大概是我们来成都后第一次在饭店里吃饭,一直靠面包与盒饭过日子,不过想想在绵阳战斗的同仁们,据说他们每顿饭只有稀饭充饥,我们比他们还是幸福多了,只能自己宽慰一下自己,全当是战斗前的晚餐吧。两位护士到岗第一天就排夜班,她们爽快地接受安排,而且下午主动要求放弃休息,对CRRT机器进行熟悉,我真的感到,我们肾内科的人都是最棒的!
 
    今天查房的时候ICU的大夫正在准备给雷瑶脱机,愿一切顺利!
 
    悲伤!今天下午一个行CRRT的病人永远离我们而去了,地震后多发骨折、挤压综合症、多脏器衰竭,在院内坚持了7天以后,出现心率、血压无法维持,多巴胺用到40ug/min/kg也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走了。当医生这些年,总以为自己已经见惯生死,但这一次,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如此无能为力,我们对不起那些把她从废墟里挖出来的人。
 
    郑洁是我所有病人中最坚强最乐观的一个,尽管她只有18岁。这名来自于都江堰一中的学生在地震发生时正在家中准备高考,在她逃生的过程中被压在废墟下,她的左臂被当场压断,在暗无天日的废墟中,郑洁独自坚持50多个小时,用仅存的右臂摘下胸罩接雨水解渴,并奋力掏出一个小洞将右手伸出求援,直至获救。在病房中,她不断鼓励同一病房来自都江堰聚源中学的伤者周仁贵,每次查房时都热情地用英文和医生打招呼。今天她已经排尿了,尽管只有几百毫升,但却是肾功能恢复的迹象,祝她好运!
 
5月22日 夜
 
    今天是高兴的一天。
 
    首先,雷瑶脱机成功,下午四点,当我在外科ICU病房再次见到这位姑娘的时候,她已经能够清醒地与我们交谈,表述她的想法,我从心里感到,我们的工作初见成效。
 
    而郑洁的表现令我们更加激动,今天郑洁的尿量已经增加到1000毫升以上,基本摆脱了肾脏替代治疗,这个顽强的姑娘用坚强的意志挽救了自己,感动了所有的人。
 
5月23日 夜
 
    也许做医生就是这样的吧,总在不停的兴奋与抑郁中徘徊前行,在昨天的兴奋之后,今天我们所有的人又因为李露而陷入忧伤。
 
   下午外科医生给李露清创时,发现大部分肌肉已坏死,只能切除,李露的右臂已无功能,绝对是保不住了,更糟糕的是,清创后前臂渗血不止,李露的血压出现明显下降,经加压包扎及输血后方维持循环稳定,这个患者在清创时强忍着剧痛,没掉一滴眼泪,但当她隐隐感到自己的右臂即将不保的时候,情绪出现明显波动。我们试图安慰她,但所有的安慰都如此的苍白与无力,是啊,一个十五岁的姑娘即将面临失去右臂及右腿的生活,而她又是如此的热爱生活,如何能坦然直面这残酷而惨痛的现实!我从心底里感到一种深深的自责与无助。
 
    晚上北京日报的记者采访了郑洁,周仁贵与雷瑶,他们的可爱、坚强与乐观感动了两位记者,尤其是郑洁,她说:“虽然我们遭受了不幸,但我们又是幸运的,我们代表灾区人民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我们的人,祝福四川,祝福北京奥运,祝福中国。”
 
    感谢这些善良的孩子们,你们才是最需要被祝福的人。愿天佑你们!愿天佑我中华!
 
5月24日 夜
 
    今天再次在复杂的心情中度过。
 
    下午我们见到了温家宝总理,我十分有幸,与总理握了一次手,那一瞬间,只觉得一股暖流传遍全身,总理的手是那样柔软,却又那样有力,总理说了一句:“感谢你们。”本来有千言万语要向总理说,一时间又不知如何说起,只能用力地点了点头。
 
    引用网上的一首小诗来表达我的心情。
 
家宝,你没有个总理样,     
从未看见象你这么大的官还要亲临险地指挥救死扶伤;     
家宝,你没有个总理样,   
从未看见象你这么大的官还要为普通伤员把路让;     
家宝,你没有个总理样,     
从未看见象你这么大的官还会跌倒把手臂擦伤;     
家宝,你没有个总理样,     
从未看见象你这么大的官还会和百姓相拥而泣如此贴心肠;     
家宝,你没有个总理样,     
从未看见象你这么大的官一件衣服穿了十几年还神采飞扬;     
家宝,你没有个总理样,     
从未看见象你这么大的官雨伞要自己撑派头还不如某县...乡长;     
家宝,你没有个总理样,     
在百姓眼里你就像一位亲切的兄长。 
 
    下午五点李露从手术室返回病房,行右上肢截肢术与右下肢清创术。返回病房后右下肢血流不止,第一小时渗出多达800毫升,渗出液与鲜血无异,更让我们头疼的是,她引流出的血始终不凝。一时间,骨科、ICU、肾内科、血液科的医师全部聚集在一起,我们几乎想尽了所有的办法:输血、输新鲜血浆、输血小板、凝血酶原复合物、甚至是VIII因子、加压包扎,终于在七个小时之后,勉强维持住了循环。
 
    凌晨,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驻地时,下午与总理握手的那种激动已被对李露病情的深深的担忧所取代。
 
    愿明天是一个新的开始……                                                              
                                                                 (供稿:人民医院  赵慧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