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举办“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讲座
基础医学院举办“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讲座
发布日期:2008-05-28
2008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承载着荣誉,同时也经受着磨难。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医学生应该如何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更好的引导同学们抒发爱国热情,基础医学院邀请到卫生部妇社司副司长张斌,于2008年5月22日晚,在逸夫楼631教室为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带来一场“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主题讲座。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琦,团委书记赵姗,学生办公室罗友晖老师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在感人的DV中开始。DV是由正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学习的2002级学长学姐们精心制作的,表达了海外学子真挚的爱国主义情结。张司长历经了从临床医生到卫生部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且正处于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前线,对“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看法。
张司长说,爱国主义情结在不同空间、时间体现出的程度不同,这种情结源于祖国、民族、家乡和家庭,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往往是紧密相连,并存于心里。他认为爱国主义情结基本表现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任何一位有爱国情结的人都必须自尊、自信、自豪。张司长还对“医学”、“医师”、“医院”、“医疗”、“医改”这几个永远伴随医学生的术语作了详细阐述,医学是学无止境的,我们要当好医师,选择适合的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发挥所学所得,考验自己的能力,要在医患矛盾中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医疗服务供求矛盾中提供患者满意的医疗服务。爱国主义情结与修养的好坏、素质的高低、责任的大小息息相关,张司长谈到,人要学会独处、独斟、独行,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真正装在心中,学会不论是非、不论成败、包容天下,学会挑起泰山之重任。最后,张司长就抗震救灾前线的医疗急救和疾病预防工作做了简要通告,很多医疗工作者都在为抗震救灾努力奋战。
张司长的讲座博得了全体同学的热烈掌声,并有学生代表献上鲜花,表达了对张司长在百忙的前线工作中关心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表达了基础医学院全体学生对奋战在抗震救灾前线的医疗工作者的崇敬。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爱国主义情结”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相信全体医学生会将爱国主义精神融于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之中,时刻以国家利益为先,为抗震救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基础医学院团委
基础医学院学生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