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属在抚摸亲属的塑像。首都各届人士前往救死扶伤纪念坛,公祭抗击非典的革命烈士。 《新京报》记者 王申 摄 | |
 |
家属抚摸逝去亲属的青铜雕像。昨日上午,救死扶伤纪念坛,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曾参与抗非“战役”的医生、护士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200余人,悼念2003年北京抗击非典斗争中英勇殉职的9名烈士。《新京报》记者 王申 摄 | |
清晨的山风裹着阳光抚过9位白衣天使的青铜雕像,丁秀兰的丈夫伸手轻轻拂去妻子嘴角的微尘,眼角凝出泪花。5年前的春天,袭罩北京的非典疫情,将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丁秀兰的生命,定格在隔离区抗非一线的病床前,定格在49岁。
转瞬5年,今年的清明就要到了。4月2日一早,海淀区温泉乡黛山,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曾经参与抗非“战役”的医生、护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200余人,手捧黄白两色的雏菊,祭在青石砌成的救死扶伤纪念坛上;生者面前,是厚重的一面烈士墙,丁秀兰、王晶、李晓红等9位殉职于2003年抗非“战役”中的烈士,浓缩为九座微笑的、坚定的青铜雕像。
4月2日,是首都医疗卫生界第二次公祭抗非烈士。40位刚刚走上临床岗位的年轻护士,身着白色的隔离衣、隔离帽,肃立在纪念坛的两侧。面向烈士墙深深地三鞠躬后,金大鹏转身面向生者说,“今天,距奥运会仅仅还有128天,五年前,我们喊出‘军中无戏言’的口号,表达我们战胜非典的坚定决心;5年后,我们同样要以‘军中无戏言’的精神,全面履行奥运医疗卫生保障的承诺,以此告慰抗击非典烈士的英灵。”
人群中,烈士们昔日的同事潸然落下眼泪。默哀的一分钟里,几个女医生用手围护着花篮上白色的挽联,上面写着“王晶,你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丁秀兰的丈夫咬住嘴唇,默默退到人群和闪光灯之后,远远地凝望青石墙上,永远微笑着的妻子。“女儿已经工作了,我也很好,你放心吧。”
阳光与泪影交错,在生者眼前,折射出白衣烈士们的音容笑貌;追思凝化为纪念坛正中,一位身穿防护服的女医生石雕。她手捧鲜花,骄傲地挺起胸膛,打出胜利的V字形手势。
■ 抗击非典9烈士名录
武警北京总队医院 李晓红
怀柔区第一医院 李进惠
通州区潞河医院 王建华
通州区潞河医院 杨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丁秀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晶
武警北京总队医院 李彩尧
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段力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张林国
(来源:《新京报》 编辑:于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