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教改,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学生(组图)

坚定教改,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学生(组图)

——记北京大学医学部基层卫生实践总结会暨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基层卫生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

  
       4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学医学部基层卫生实践总结会暨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基层卫生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在逸夫教学楼二层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宪,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医学部两办、教育处负责人和来自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积水潭医院、仁和医院、平谷区医院、延庆县医院、密云县医院等医院的相关院领导以及教育处、科教科、医务科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2002级全体同学和2003级部分同学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主持。
 
      教育处王维民处长介绍了本次学生基层卫生实践的实施理念与实施背景。他谈到,医学生的基层社会实践是医学教育的需要,是在贯彻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基础上提出的,旨在让医学生在掌握医学科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更多的人文素养、理性观察和思维能力、团队精神等基本素质,也是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加强社区医疗建设、加强全科医生培养的需要。王维民还提到,基层医疗所面对的人群、疾病与大城市的三级医院有着很大的区别,如何与农村病人交流、如何帮助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是在象牙塔中学习的医学生必不可少的一课,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有助于帮助他们尽快成才。
 
      第一医院的李凡同学、人民医院的田珂同学、北医三院的高超同学、积水潭医院的孙丽颖同学分别代表参与实践活动的临床2002级医学生汇报了他们分赴北京仁和医院、平谷区医院、延庆县医院、密云县医院等各实践基地医院及所在区县基层卫生机构的体会与收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活动让学生对基层、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有了切身的理解,对基层缺医少药的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他们都表示,这是书本中学不到也感受不到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对医患沟通、团队合作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实践基地医院的领导、基层医生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帮助让他们深受感动,此次实践活动使他们受益匪浅。
 
       学生汇报之后,北京大兴仁和医院牛本周院长、平谷区医院金大庆院长、延庆县医院张莉院长、密云县医院王森林院长分别对这次学生基层卫生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他们高度赞扬了北医学子的高水平、高素质,对所在医院能够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基层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表示积极的支持与配合,他们相信与北医的密切合作将对基地医院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医学部副主任王宪宣读了医学部“关于建立基层卫生实践教学基地的决定”,表示了医学部领导对基层实践基地医院的感谢,对学生收获的欣慰。
 
      柯杨常务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首先感谢各实践基地医院对医学部工作的支持、对学生实践活动提供的帮助与配合,并对学生在短短3周时间中的收获表示欣慰。柯杨指出,医学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价值观、利他性的培养;二是对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交流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对社会的理解。基层卫生实践是教改计划中的重要内容,意义深远。城市中、学校内的教育不能涵盖所有医学教育的内容,基层、全科、预防、群体等观念只有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才能学到,而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现状和现行医疗体制,了解民生、了解病人,是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是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要求。此次实践活动表现了医学部学生的三个特点:一是学生具有多项潜能,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二是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在学校的教育中没有机会发挥;三是学生本身的单纯和缺乏对社会的了解,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因此,我们要更加坚定医学教育改革的信念,将更多具有精英素质的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影响大、贡献大、能真正服务社会、从基层做起的“精英”。最后,她再次感谢各实践基地医院、医学部教育处对此次活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也勉励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教改,自觉成长。
 
      最后,柯杨代表医学部分别与平谷区医院、延庆县医院、密云县医院签署了“共建学生基层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教育处 学生思想工作部/文  宣传部  杜伟钊/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