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济生院士北大主讲“生物医学跨学科学术交流讲座”第200讲
韩济生院士北大主讲“生物医学跨学科学术交流讲座”第200讲
10月21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主办的“生物医学跨学科学术交流讲座”迎来了自2000年创办以来的第200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韩济生教授做了一场题为“从针刺原理研究到破译脑功能”的精彩学术报告,吸引了来自校本部各院系、医学部及部分校外科研机构的100多名听众。
韩济生院士主讲“生物医学跨学科学术交流讲座”第200期
已经81岁高龄的韩济生院士精神饱满,思路清晰,谈吐幽默,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过程中,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自己在针刺原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实践方面的大量工作。经过多年研究,韩济生院士带领下的课题组初步了解了用不同频率的电针,可以促进脑内生成某些神经肽等化学因子,对其他的脑内神经递质也有一定影响。这些研究发现已经逐步应用于一般镇痛、手术辅助麻醉、治疗手术后痛、戒除毒瘾等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实际价值和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韩济生院士希望进一步发挥电针刺激的调节作用,破解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电针来触发神经系统的自身修复能力,从而有效地治疗许多疑难病症。这些工作不仅需要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的密切合作,还需要西医与中医思想的融会贯通,将是交叉学科研究工作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韩济生院士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倡议下,从1965年开始从事针灸原理研究,研制出“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用于镇痛、海洛因成瘾的戒毒等等,已向国内外推广,应用方便,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他在1987-2000年连续13年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科研基金的支持,研究针刺镇痛原理。1993年任卫生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院士。2007年担任国家科技部“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多年来已培养博士68名,博士后17名。创建了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等。先后曾获部委以上奖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6年获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现为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教授。
“生物医学跨学科学术交流讲座”背景简介:
2000年4月,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在韩启德院士的倡导下,北京大学成立了“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并开始举办“生物医学跨学科学术交流讲座”。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经在校本部和医学部之间举办了200讲,内容涵盖了物理、化学、数学、工程、信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地质、医学、哲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这些讲座不仅增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了解,开拓了广大师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而且促成了不同学科专家之间科学思维的碰撞,形成了一批跨学科研究项目。
2006年4月,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与其他校内跨学科研究机构一起组建成为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跨学科学术交流讲座受到了更大程度的重视。目前,该系列讲座已成为北京大学工学院和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班的必修课,同时也得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单位的关注与支持,在校内外都具有一定影响。讲座时间均安排在每周三的下午2:30,报告时间一个小时到二个小时不限,一般情况下,请校本部的老师到医学部做报告,请医学部的老师到校本部做报告。在校内各院系、各学科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下,“生物医学跨学科学术交流讲座”在两校合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为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了解,建立跨学科研究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