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里的“农场梦”(图)

植树节里的“农场梦”(图)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网络农场在人们生活中悄然兴起,从白领到学生,乃至刚刚学会上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都加入到网络农场的辛勤劳作者大军中。人们开始在网络中作起了属于自己的农家梦:起早贪黑,即使只偷到好友的几个大萝卜也兴奋不已;农场中恶狗横行,功夫再高也怕狗咬。植树节将近,QQ农场推出了种植秘密作物兑换银杏种子的活动,顿时又掀起了一轮疯狂种植的浪潮。与此同时,校园里的环保社团绿风社也在秘密策划一个现实中的“农场”,我们想让日渐被大众遗忘的植树节重归本位……

辛苦的准备

  校园里不能随意种树,许多市区的公园也已没有植树的规划,如今在北京拥有一棵自己亲手植下的小树已经成为一种奢侈。我们放弃最初“在植树节带领同学去植树”的想法,改良成“植物兑换”的创意。

  一下午跑了三个花卉市场,花卉的成本比我们想象中高得多,砍价很久,1000元的社团经费还是太少太少。

  接下来的一周,社员们几乎每天都见面商量活动的安排,借教室、出海报、找场地、了解植物品性、设计logo和标签,直到最后接车、兑换。

  “我们无法估计同学们的接受程度”,社长隐约有些担心。为了吸引同学们关注环境,我们决定将绿植都以亏本价卖出,用以兑换的废旧塑料瓶也是以高出市场价一倍的价格回收的。我们只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热爱绿植、爱护环境。

意外的结果

  活动从设计到实施只经历了五天的时间,大家都显得手忙脚乱。我这周每晚也都睡不好觉,闭上眼睛就想起还没落实的事情,盼着活动的那天快点到来。

  3月12日,周五,植树节。

  活动准时从十一点开始,不到十二点,绿风社购进的近300盆绿植已全部兑换完毕,回收废旧塑料瓶1500余个,同时收回现金500余元。

  那天正好是社团招新的日子,我听到路过的同学说:“绿风社兑换围的人比所有社团招新的人加起来都多。”

  由于植物过于抢手,最后大家开始抓起植物揽在怀里抢着交钱,绿风社员打趣说“有点像前几年买房的势头”。

乐观还是反思

  植物如此受欢迎让绿风社员着实没有想到。但是,兑换花卉的热闹背后,就真代表着多么乐观的信号吗?

  在绿风社同时举办的环保影片放映中,哪怕有奖品的吸引,上座率仍寥寥无几,偌大的教室里最终只来了十位同学。当初活动开始前,曾想与本部的环保社团合作,但被没有时间、精力,没有兴趣等诸多理由推却。

  活动结束后,社里的同学虽仍被不断询问什么时候还能再办一次“绿风农场”,然而绿风社里人员的缺乏,创意的缺乏,沉重的课业压力等都让大家很难再继续这未完成的环保事业。这也是现今全国环保社团都面临的问题:人才的缺乏,活动趣味性的缺失,留不住人才,吸引不了眼球,活动总停留在回收瓶子和废纸……

  热闹与欢迎的背后留给我们的到底是鼓舞还是反思,300盆绿色植物的注入又能给伤痕累累的环境造成怎样的改变,我们正思考这个问题。

  就像绿风社为绿植制作的标签上写的那样:“绿色的风,吹出年轻人的形状。”我们当今的年轻人,在环境的博弈中究竟该担当怎样一种角色?回归农场、田园究竟是因为寂寞还是一种趋势?植树节这场“农场梦”究竟会不会醒,一切未完待续。

(学生记者 钟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