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杨在政协教育联组会上的发言

柯杨在政协教育联组会上的发言

实事求是地确定教育目标,遵循规律地推动教育发展

  今年国家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发展进步和问题与挑战推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作为教育界别政协委员和教育工作者,对《规划纲要》的讨论使我们表达对教育的看法和意见建议有了针对性。

  首先,对教育这个复杂、宏大问题,《规划纲要》在系统性、涵盖面、完整性、条理性、平衡性、层次把握方面是个很好的文件。同时有如下几个特点:

  1.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吸纳方方面面的看法和经验,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教育问题大讨论,这本身就很有价值;

  2.对问题认识的较清楚,并敢于指出;

  3.第一次在国家的《规划纲要》中提出和强调了教育的公平性以及均衡发展等国家层面的重要问题;

  4.较充分地强调了政府职责,尤其对义务教育和教育公平的职责;

  5.还有其它一些重要问题是在国家大纲中首次提出。

  在对《规划纲要》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意见建议

  1.关于教育的目标、理念,应更加实际和清晰

  我们目前教育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有体制性的、有过渡性的、有惯性的,同时更有理念上的问题。中国有重视教育的好传统,但是在全民重视教育的同时,有对教育期望值超高和过高地估计教育作用的倾向;在政府重视教育的同时,又有体制不顺、执行落实不利的问题。因此在目前社会高度重视教育,高度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之机,应引导教育者和民众正确的教育观和受教育观,让教育回归它的根本目的,那就是:首先让受教育者受益,通过教育充分挖掘受教育者本身多样性的潜能,使之成为文明、成熟,可以自食其力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和合格的公民。更重要的是在改革中,合理地配套设置让多样性人才受教育的好去处。其次,教育的过程不是让教育者“受罪”,应该更加强调对教育内容、方式的改革,真正为青少年减负。这样才能逐渐改变越改革、越投入,民众抱怨和意见越大的局面。在大纲中对目标的一些虚高的表述,不但实施上较空洞,也丧失了一次向民众宣传,引导社会的机会。

  2. 在《规划纲要》各条各项中要更加强调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⑴ 遵循人的成长过程不同阶段教育的影响和效果的规律。《规划纲要》在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提到的情况下,要尤其强调改变目前“学前教育小学化”及各阶段教育都“提前化”、到了教育的终端再补那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的内容,以及教育仅仅是知识灌输,仅仅是“知识化”的过程等问题。

  ⑵ 遵循人的素质教育、价值观教育的规律。价值观的培养尤其要强调从娃娃抓起,抓娃娃的教师,对初级基础教师的巨大作用更清楚地认识,并从体制上,筛选、培训、激励、保证教师素质,让孩子们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实实在在的国人道德观。同时总结经验教训,在整个教育链条中,避免确立虚空的目标,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减少说教。

  ⑶ 遵循人的潜能多样性的规律,在高等教育范畴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改革。除了义务教育,让更多不同类型人才坯子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而不是千军万马奔研究性大学。允许因材施教,多样性的办学特色。大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真正的大众教育的主流。

  ⑷ 遵循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认识创新人才的特质:那就是好奇心、追求真理的执着、开放的思维、探究的实际能力。有些是天然的品格,有些是教育的引导和言传身教,有些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整个教育体制、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是否保护了这种天然品格,是否熏陶了科学精神,是否仅仅注重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是否在科研管理上过多地设立了功利性的目标,而没有为潜心研究提供有更好保障的宽松环境。因此应该有系统的教育改革,而不可能靠孤立的“工程”,更不能靠将有潜质的孩子灌以更多的知识去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

  ⑸ 遵循高等教育管理的规律,研究和建立中国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和机制。在我国,高等教育只有近百年历史,又经历了多次社会变革,大学制度、大学理念、目的、宗旨、使命并未牢固建立。大多数高校长期以来是国办(政府办),计划经济阶段体制没有特别地分化。改革开放后,政府部门走向了公务员体系,企业走向了市场化管理体系,以教育和卫生为主的事业单位在体制上尽管有一些改革,但在薪酬体系和各种管理规则上基本没有走出与政府体制趋同的机制,更未形成适合高等教育管理规律的治理结构。加上目前政府对高等教育以各种专项的投资方式,高校对政府的依赖性仍然很强。同时历史延续下来的“学校办社会”,使学校职能中的一部分实际是政府职能。因此尽快地认真研究探讨这一不同于政府部门,又不同于企业的高校治理结构,建立新的适应性的体制是解决“高校行政化”的核心。与此同时,应该更加强调依法办教育,政府放权,信任教育者,建立合理评估机制。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改变观念,自觉抵制官本位,并在学校内部靠管理与教育改变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师生为本,为师生服务,尊重教授,尊重学术机构的权利,关注教育本身,积极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也是在过渡阶段解决“行政化”的有效行动。

  3.教育的公平性最根本体现在投入和分配上,也最体现政府职能。在尽快实现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占GDP4%的情况下,应更科学地研究教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教育和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更明确地设计和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合理比例。

  4.大纲的作用是指导性的,特别应该是理念上的导向,也是框架性的,不必过细,也不可能过细,对个别没有充分依据的指标,如果不能保证实施,可以不说。同时要留有充分的开放性,像温总理报告指出的那样给教育者以创新探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