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试点医务社工 或将全卫生系统推广
人民医院试点医务社工 或将全卫生系统推广
“当时从未想过毕业后能继续在医院发挥我专业的特长,但是我学的就是社工专业,能继续做实务对我来说是比较幸运的。”关婷说。
2009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务社工部正式成立,为了发挥部门的作用,医院正式聘用了这名来自北大的研究生,关婷成为医院的正式员工。
对于很多医院来说,成立专门的医务社工部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医务社工部到底对医院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也是未知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医院,医务社工部成立了并且做起来了,而且发展的挺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育处处长周庆环对记者说,“其实早在两年前,医院就开始为这件事做准备了。”
社工部是医患之间的桥梁
对于北京的各大医院来说,医患矛盾、医疗纠纷一直是个顽疾,负面事件频生,医务社会工作者对于社会的贡献却越来越鲜有人知。
“医院院长王杉早就想做医务社会工作这件事,他对于医务社工的构想,首先是一个医院与患者之间的桥梁,通过社工的服务让患者体会到医院对改善医患关系的努力,也让患者了解到医生工作的艰辛。而医务人员在做志愿社工的时候,他们会更深刻地感受到患者的痛苦与艰难,无论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经济上的,这是平日里短时间的诊疗很难了解到的。”周庆环说,“另外,成立社工部也是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体现。”
当时,北大社会学系副教授马凤芝从事了多年的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一直希望可以改变医院单纯地治疗“身体疾病”的模式,希望让患者在医院能够得到身心各方面的照顾。“我们的想法与马老师的想法一拍即合。”周庆环说。
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合作做前期调研,到4月2日的启动志愿者工作,中间只有很短的时间,人民医院医务社工部就已经正式运转起来了。
“我们想做一个本土需要的模式,因此也是一个探索,院方特别支持这项工作,我认为医院的贡献是起到了政策倡导的作用,而且卫生部打算在全卫生系统推行医务社工服务。”马凤芝说,“有些医院的领导层对社会工作能做什么有怀疑,那么就可能会做不下去。”
“医务社工部承担两部分职能,一个是社会工作的职能,一个是管理志愿者的职能。”周庆环说,“我们不仅仅是设立这个部门而已,而是一起步就走非常专业化的道路。”
当时,卫生部质量万里行项目主推的内容就是医改和社会责任,缓解医患矛盾,“卫生部质量万里行的文件3月份下的,把缓解医患矛盾和医改联系起来。而医院多少年来想做的事情与卫生部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卫生部认为我们的经验是可以推广的、可以借鉴。”
社工是资源的调动者
关婷作为医务社工部唯一一名专职社工,她的工作很繁重,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培训志愿者。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医务社工亲力亲为,那我作为一名专职社工可以去调动资源,调动志愿者去做,比如服务透析病人,可能医学院的志愿者比社工更了解这个病,那么志愿者可以与社工合作,社工教给志愿者技术与方法,让志愿者发挥他自己的优势。”关婷说。
现在,北大人民医院有很多医学院的研究生、本科生来做志愿者,也有具有社工专业背景的学生来做志愿者,“这些学生来自长沙民政学院、中青院,也为医院的社工部储备的人才。”周庆环说。
虽然医务社工在国内并没有成熟的模式,但是北大人民医院还是将这件事做成了。“医务社工部为医患环境改善搭建了平台,缓解了矛盾。”周庆环表示,“而且,医院的公信力也得到很好的提升,我们的志愿者也提了很多建议,为医院的整体管理迈了一大步。”
志愿者每天服务结束后都会把患者们的抱怨和意见记录下来,统一整理汇总到医院教育处,再由教育处转达给医院相关的各个部门。“现在医院增设了化验单自助打印的终端机,并有志愿者专门守在旁边帮忙操作;各个楼层都增设了挂号处,早晨挂号最繁忙的时间段,所有闲置的窗口包括收费处都在挂号,当8点左右收费窗口开始忙碌起来时,便只保留几个挂号窗口,其余全部协助收费,如今挂号排长队、缴费排长队、取化验单排长队的现象大有改观。”周庆环说。
除了培训志愿者,医务社工部还开展了透析室陪伴服务。“由于透析群体特殊,服务一般由医学院的学生志愿者来做,也有社工专业背景的学生进来,学生与服务对象建立才长期服务关系。”关婷说。
“其实病人搞不清为他服务的到底是社工还是志愿者,在病人来看是志愿者在工作,但这些志愿者用社工的方法来做服务,我们都对志愿者也有培训,传授基本的技巧,而有社工背景的学生就从专业的角度去做服务。”关婷说。
医务社工必须要具有医疗背景知识,因此为了工作需要,关婷在工作之余还在补充医疗基本常识,“平常我也会跟着医学院的学生去上课,了解每种疾病的知识,这样才能发现新的服务项目和需求点,因为每个科室有不同的问题,如何把社工服务和病人的需求结合,是社工部很重要的工作,我们主动和科室去谈,他们也愿意支持我们。”关婷说。
为患者服务遵循自愿的原则,社工一般提供陪伴聊天的服务,每次一个小时。“我们与医护人员沟通,医护人员告诉给我们病人的性别兴趣爱好,然后建立服务关系,看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关婷说,例如透析病人不能工作,医疗费用昂贵,因此有很大的经济压力,那么我们进入服务后,就鼓励他们,结合病人身上的优势,给他们生活上的信心。
在卫生系统开展社会工作,不能脱离医护人员的参与,“要以医护人员为导向,因为他们是在医院里工作,亲身接触病患,跟医疗团队结合起来做这个工作。”马凤芝说。之前对于社工模式的探索,很多时候从书本到书本,与实际脱节。“社会工作从实际需要出发,摸索出本土需要的工作模式,医务社工的很多服务都是医护人员提出来的。”
三因素促进医务社工发展
“有专业的一些社工,还有一些实习生,这是初期的对医务社工部构架做法。”医务社工部部长郝徐杰说。“以后根据病人的数量有一定数量的专业社工,加上对医院临床比较熟悉的医院的志愿者、老的员工,这样运作的话能做的更流畅一些,现在初期的做法都在慢慢完善的过程中。”
“实际上理想的配置应该是一个病房有一个专业的社工,他应该和护士一样,做一些巡诊,他会知道哪个病床可能会更需要一些帮助。”周庆环说。
事实上,现在的医疗卫生就是病人到医院求医的过程和医生诊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有很多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存在,所以社工有着其他的医疗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目前非常迫切需要这样一支队伍。”周庆环表示。
北大人民医院的社工人才队伍还将扩大,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都非常重视这一块,“我们做好了,能够给医疗卫生行业有一个示范性的作用。”
目前医疗卫生行业不太愿意建立这样一个部门的一个原因,除了对于社会工作不了解之外,还认为社工工作部门是个“支出性”的部门,不像医生可以会给医院创收。周庆环认为,“有了这样的一个部门,就要设置相关的工作人员,正式员工需要相应的开支,很多家医院不愿意背上这么一个包袱,他们在做成本预算的时候,可能考虑到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没有考虑到社会效益,可就社会效益这一块,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因素。”
医务社工部成立到现在还不到半年的时间,但是发展却是迅猛的。“因为它有了专业的人才结构,医院领导层非常重视,在做专业的方面,一定要把社工队伍融入到医院的整体管理上来,将社工部门变成医院的一份子,这样才能提升医院的核心管理力。”周庆环说。
今后,医院将根据各个科室的工作性质和项目配备社会工作人员,例如开展手术等待区服务、一个病区一个社工人员等,“这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逐步根据发展需求配备人员。”
周庆环认为,医院现行的这个模式完全可以复制,“只要是想做,就能做成。”周庆环说,“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不可或缺,那就是医院决策层的支持,要有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要有医院的投入。”
(来源:公益时报 作者:杜志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