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系列二】郭卫:每天都在挑战自己的“王牌大夫”(图)
【大医精诚系列二】郭卫:每天都在挑战自己的“王牌大夫”(图)
【编者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篇对“大医”的界定,成为后世行医者的医德典范,也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统所有员工所孜孜以求的从医境界。
近百年来,北医历史上涌现了无数“大医”典范。他们既有医者妙手仁心的行医风范,又有师者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为迎接北京大学与北医合校十周年和北医100周年庆典,充分展示医学部各学院及附属医院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良好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与医学部党委宣传部决定推出一批在教学、医疗、科研战线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先进人物的风采,弘扬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目的,进一步激发北医广大职工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工队伍。
郭卫:每天都在挑战自己的“王牌大夫”
郭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主任,骨病骨肿瘤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职:国际保肢学会(ISOLS)候任主席,亚太地区骨与软组织肿瘤学会(APMSTS)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肉瘤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CSCO)执行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抗癌协会理事,亚太地区骨科学会荣誉会员,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日本骨科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编委,临床骨科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等。
“一名优秀的医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以及作为领导应有的气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主任郭卫教授如是定义“优秀医生”。20余年的从医生涯,由一名普通的医学生,到现在的骨肿瘤国际保肢学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主任,郭卫用一步步的脚印实践着优秀医生的准则。
骨肿瘤较为罕见,一种发生在骨骼的恶性肿瘤,常造成病人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骨肿瘤手术难度大,精准度要求高,术中稍有不慎即可造成致命性的大出血或其他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手术中技术是一个难题,但更多的是情感的难题。”患者的希望是保命并保肢,而对于医生来说,保命难,保肢更难。郭卫教授全身心致力于骨肿瘤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的研究中,在他的领导下,目前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已建立了骨肿瘤专业特色科室,现有病床八十张,每年手术近七百余例,其中三分之二为大型手术,克服重重困难,使得中国骨肿瘤手术保肢率达到90%,高于国际通行水平近10个百分点。
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目前,尽管骨肿瘤手术要达到保命和保肢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新的医疗技术和手段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也给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五十而知天命,52岁的郭教授却以敢为人先的信念努力走在学术的最前沿。
“我们的科室成立于1997年,在全国不算早。但是,我们一开始就瞄准了‘精、尖、难’,坚定地向顶级骨科迈进。”正是这种决心,使北大人民医院的骨肿瘤科很快跻身成为全国同类科室中的“二炮”式的尖兵。
“医学是发展的学科,永无止境。”这是郭教授十分看重的理念。几十年如一日对骨肿瘤科尖端技术的不懈追求,使得他拥有享誉国际的绝对过硬的高超医术。郭卫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国际地位、开阔的国际眼界推动中国骨肿瘤科走向世界,以国际领先的骶骨、骨盆、脊柱肿瘤技术让国外同行赞叹不已。
郭教授现任国际保肢学会主席,中华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组长,亚太地区骨肿瘤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等,身兼多份国内外重要职位。同时,他首次代表中国申办国际保肢大会,并成功获得下届(2011年)国际保肢大会的申办权,当选为第15届骨肿瘤国际保肢协会主席。国际保肢大会自创建28年以来首次在我国举办,是国际保肢学会对我国近年来在骨肿瘤诊治方面做出努力的一种认可。
“新技术并非取代旧技术。”郭教授以辩证的态度对待新旧技术的关系。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的确使得骨肿瘤医治水平取得飞跃,然而也带来新一代医生缺乏临床基本功训练等一系列问题。
采访中,郭教授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严格背诵病历、把手术的每一步熟记于心的经历。“现在的不少年轻医生‘脑袋越来越大,手脚越来越小’,动手能力不够,这是很不好的现象。”因此,郭教授认为,在研发并使用新技术的同时,医生应正确处理繁杂的职务与医生的本职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强基本功训练,才能使新技术恰如其分地发挥其作用。
骨肿瘤手术难度大,往往一台手术需要花上几个小时,动辄关系到患者保肢或截肢的关键问题,这些都形成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一起堆在医生面前。在郭卫的心中,“每天都是一个挑战,每天都在‘过关’。”每天早晨除了亲自巡视病房外,郭教授还固定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召集科室人员,交流昨天手术的心得,介绍当天即将要做的手术的情况。晚上回到家,郭卫还在牵挂他的病人,躺在床上回想一整天的过程,包括每个细节,有不放心的地方,拿起枕边的电话就打了过去。“这都成习惯了,下意识的,就像笑话里讲的那个失眠人,晚上睡不着觉专等楼上的另一只鞋掉在地上。”边说着,郭卫边大笑起来。
搞好医患关系有“法宝”
“医术精湛,医德优秀,服务态度好,热心耐心,平易近人……”这些形容词高频率地出现在网站论坛病友对郭卫教授的评价中。“是您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品德才有我女儿和我们今天的幸福 感谢感激 您是我的恩人……鞠躬!”一位内蒙古的患者家长在一封对郭教授的感谢信中这样说道。患者投票疗效满意度100%,态度满意度94%,就像一幅硕大的锦旗,映照出郭教授与患者之间和谐的医患关系。
“充分的交流与沟通”是郭教授创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法宝。医生不是上帝,无法完成病人的所有要求;而医生与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也存在差异。“病人到医院求医,当然希望我们能包治百病。但是,医学是发展的科学,谁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此,及时、充分的交流对于医患双方相互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郭教授强调,医生应该明白病人要求的是什么,而自己能完成什么,并且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告诉病人自己能做到什么。“手术前谈一句抵手术后一万句。”一句精炼的话折射的是郭教授多年来尽心尽力解决患者困难经历的宝贵心得。
郭大夫的另一个法宝是“用心、理解”。“我们很多医生也是有孩子的人,遇到孩子发烧都会紧张着急,更何况来我们这里的患者。” 郭大夫经常这样对年轻医生这样讲。有了这种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心境,就会主动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情,在接下来的诊治过程中也就容易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有一个来自新疆的八岁男孩,骨肿瘤比较大,保肢比较困难。然而他和他的家长却死活不肯截肢,央求郭大夫想想办法。郭大夫充分理解他们,保证自己会尽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保肢,但是也提醒他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抚慰病人亲友的同时也使他们更加了解郭大夫自己的工作。
如今,过度医疗成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大阻碍之一,医生乱开药、商业贿赂红包等现象使得医患之间矛盾加深。对于这种现象,郭卫坚决反对。他坚持合情合理用药,充分尊重患者的切身利益,满足患者的真实需求。
对病人多一份发自内心的怜悯之心,医患关系就会朝和谐迈进一步。郭卫早年曾在青岛基层工作,来京后每年也接触不少来自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看着家长领着几岁大的孩子站到你面前,最怕的就是他说‘为了治好孩子的病,砸锅卖铁也认了’。”为了缓解穷困患者的经济压力,帮助其顺利完成手术过程,郭教授多次想办法为他们减免医疗费用。曾经有一位来自山东的女大学生被郭教授收治,在了解其家庭困难的情况后,郭教授发动科室的同事们为大学生捐款,一共筹集了8000多元,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医生帮忙牵线,病人互帮互助”的念头在郭教授的心中逐渐酝酿。也许是被这份真诚打动,郭教授为一个香港商人的儿子治疗后,与这位富商谈及建立一个基金会的想法,并很快得到了他的支持。该基金已于2006年在香港启动,目前已有数位患者受惠。
青出于蓝,何畏其胜于蓝?
每一天都在进步,不仅是自己,而且是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超越,靠的不仅是自己,而且是和谐的团队。一个人的成功和进步是值得称赞的,而他能带领一个团队取得成功和进步则更为了不起。在这个尖兵团队中,郭卫更像一位带领大家起头共进、共同完成任务的“老大哥”:朴实、平易却不乏威严,沉静、稳重却不乏激情。
“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是古人留下的一句说辞,而它却完全不适用于郭教授和他的骨肿瘤科。在郭教授的骨肿瘤科团队中,他自己培养的弟子有13名之多。对于培养骨肿瘤科人才,郭教授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方法——倾囊相授,放手实践,鼓励创新。尽自己所知、所能去培养弟子,而同时郭教授坚持创新,是这一份执着让他不惧怕被超越。
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王牌科室”,郭卫所领导的骨肿瘤科室在医院中以和谐的团队氛围著称,而他谈起团队建设却没有多少高深理论。“我是个粗人,很少将科室管理上升至理论”,郭卫坦言道,“利益困难都要分摊,只有每个人的利益被照顾到了,才是和谐的团队。”
分享,是郭卫团队的一大特色。郭教授每年都会派一个学生出国,并尽量让其携带家属,充分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严厉,也是和谐团队的另一大特色。在人民医院的骨肿瘤科,每一个人每天早上7点上班(早于全医院规定时间1个小时),对各病房进行巡查,以便在工作展开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严冬酷暑从不例外。对此,全科室的人都欣然接受。
对待医术,精益求精,勇挑重担;对待病人,热心耐心,真诚理解;对待属下,无私体贴,恩威并重。郭卫以一份朴实、一份执着诠释着医德的真谛,展现着“王牌大夫”的风范。
(北大新闻网记者 文尚 陈佳佳)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