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系列六】彭亦凡:精勤不倦 仁术济世(图)
【大医精诚系列六】彭亦凡:精勤不倦 仁术济世(图)
【编者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篇对“大医”的界定,成为后世行医者的医德典范,也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统所有员工所孜孜以求的从医境界。
近百年来,北医历史上涌现了无数“大医”典范。他们既有医者妙手仁心的行医风范,又有师者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为迎接北京大学与北医合校十周年和北医100周年庆典,充分展示医学部各学院及附属医院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良好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与医学部党委宣传部决定推出一批在教学、医疗、科研战线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先进人物的风采,弘扬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目的,进一步激发北医广大职工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工队伍。
每天早晨七点多,巡视病房,根据病人病情变化制定相应方案,常常给患者更换手术敷料,清洁伤口;接着便是接二连三的手术,无法及时吃午餐已是常事;在手术台忙碌了一天后,还要仔细阅读患者术前病历及影像资料,为第二天的手术做准备,下班时往往已经已是晚上七点之后;几乎从来没有完整的休息日,周末不值班也要在病房里巡视病人……
这就是彭亦凡大夫,北京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的副主任医师,持续一天又一天辛劳、忙碌的生活常态。
“妙手回春”的赞誉给医生这个职业添上了一抹传奇色彩,然而现实中,医者要真正肩负起生命的托举,却得落实于踏踏实实的积累与耐心细致的关怀。就是在这种长期坚持不懈的平凡工作中,彭亦凡大夫练就仁心仁术,诠释了什么是“大医精诚”。
“医生来不得半点马虎”:舍弃喧嚣 笃实行医
当记者好奇地问道为何走上漫漫杏林路以医生作为人生的事业时,彭亦凡大夫坦承:“职业的满足感其实是在一天又一天的工作中逐渐孕育的。老实说,大学读医的时候,有时真的觉得日子挺苦。”
彭大夫本科与研究生时期都就读于北医,然而在生命青翠欲滴的年华,生活的主旋律却与憧憬中的“浪漫”与“好玩”无关,“勤奋”与“严谨”才是医学校的风格:读书的时候,晚上十一点北医的教室已经闭门,彭亦凡大夫和其他的同学一样,在寝室以一包方便面充饥后,又偷偷地翻回教室继续学习;第二天要考试,到凌晨三点多还是觉得不太放心,再回教室去复习才发现80%的座位都占满了;北医的舞会总是鲜有北医学生,展现风采的大多是外校同学……“读书的时候偶尔会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别人不一样,甚至觉得抱怨这大学上亏了。” 然而尽管学习负担沉重,尽管对职业规划还没有明晰的蓝图,每一天都在一届届传承积淀中形成的吃苦耐劳、慎思笃行、一丝不苟的学风熏陶下,彭亦凡也一步一步地坚持下来了。
在后来临床的实践中,彭医师才逐渐受到学生时代的点滴的积累所具有的价值。彭大夫告诉记者,“医生确实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外科无论多小的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稍微有一点疏忽,就可能大出血;即使手术的最后一刻,都有可能出现并发症能酿成大祸。彭大夫庆幸当初医学生简单甚至有些枯躁的生活让他远离了浮躁和喧嚣,结果不仅在一如既往的坚持中“把该学的东西都学到手”,也让他逐渐地养成了一种一丝不苟的生活习惯与工作态度,才能真正把“医者仁心”的理念化为工作中实实在在的环节:为了给病人做手术,他常常不能及时吃午餐,以至于不到四十岁就患上了胃炎;接受采访的前一天,直到晚上8点才下手术台;周六周天也要看巡视病人,追踪病情变化,尽管没有加班费;而在不到一小时的采访过程中,就有四个电话打进,两次登门拜访……
“生命重于一切”,彭亦凡大夫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始终坚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前来求医的每一位病人。然而彭医师像铁人般工作的终极目的,并不在于金钱。相反,彭医师千方百计地为病人减轻经济上的负担,对病人送来的红包礼物等,他从来都是当场诚意劝说退回,对当面实在没法退回的,会委托护士长暂为保管,待病人术后再退给病人。近几年来,经自己和护长亲自退回的红包、名贵礼物等就不计其数。
“医生这份工作带给我的职业满足感,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在实习和后来的临床工作中,彭大夫深深地感受到病人对自己的寄托从而逐渐地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虽然巡视病房花费很多时间,也大大增加了工作强度,但是在长期坚持做好这些繁琐工作直到能叫出许多病人名字的过程中,病患才能相信医生非常关注他的病情,进而把医生视为自己生命的依靠。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着难以破解的隔阂,而医生和病人,原本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医生却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获得了病人的信赖,“这让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彭大夫对临床工作兢兢业业,同时也不放松对临床科研的研究。“医生不仅仅是匠人,要对疾病的机理有所理解,才能达到艺术师的水平。”从本科到博士,从实习到工作,彭医师在顾晋主任的长期的教育影响下,对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肿瘤医院里三四百个肿瘤病例也为科研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专业化系列化的科研提供了可能。但由于平时临床工作任务重,所剩时间不多,彭大夫只能自己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文献,进行试验。彭医师先后发表国内外论文九篇,参加三部学术专著的编写,并申请来了院内的一项科研基金。彭大夫很高兴自己被同事们戏称为“学院派”,临床手术与研究工作两不误。
“病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病人”:真诚沟通 融化隔阂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是一门需要沟通的人道艺术。
“过去医生总是高高在上,把病人当作物件,看病就像修汽车一样。但病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病人。”除了兢兢业业做好基本工作,对病人高度负责之外, 彭亦凡医师还经常与病人进行交流,充分照顾病人的情绪、尊重病人的权利,同时也让病人对病情有正确的认知,在言语的交流中展现一个医者的人文情怀。
病患由于身体的病痛及对病情的恐惧,难免产生一种沮丧悲观的情绪。彭大夫沟通的秘诀是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对于文化水平较高,视生老病死为人之常情的,彭大夫就开诚布公地把病情告诉患者;而对文化水平较高,但是又容易产生悲观情绪的病患则在告知病情的基础上加以宽慰;对于一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疾病机理不甚明白的,则提醒病人正视自己的病情;而对文化水平较低,经济状况欠佳的病人,彭大夫则主要采取安慰的方式驱散病人心头阴霾,以免情绪低落影响病情。有的放矢,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情绪调节策略,才能真正“药到病除。”与病人沟通已经完全融入到彭大夫的医务工作中,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彭大夫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和病人交流多了,有的时候和病人说上几句话就知道他是什么类型的病人。”
“病人与医生的地位是平等的。”除了关注病人的情感需要外,彭大夫在从事医疗工作的过程中也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彭大夫把医学中“知情同意”的原则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采取不同情绪调节对策的前提是对病人说明病情信息,告知预后情况,提供治疗方案及其原因和可知后果;在手术之前彭大夫要和病人谈话告知相关信息,每次交流至少半个小时……“多费三五分钟的时间,病人对你的信任感就会更强。”充分尊重病患对病情的知情权,是平等对待病人的表现,而对病人心理上的关怀也对病人身体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有调查显示,70%的医疗纠纷是由医患之间沟通不畅造成的。彭亦凡医师向记者解释道,从病患来看,看病不是普通消费,因为病人不知道自己将要消费的是什么,病人希望大夫可以指明道路,所以病人很容易把不出任何意外看作是理所当然的。而作为医生虽然掌握着治病救人的知识和手段,但是医疗风险依然存在,尤其是外科手术,病人随时可能出现并发症。“手术不是生产,产品不合格就当废品处理掉,但是人不可以,生命无法替代的。” 如果没有做好沟通工作,手术前期望值过高的病人在出现手术并发症时就会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引发医患关系紧张。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彭医师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工作中丝毫不敢懈怠,竭力做到“妙手回春”,另一方面也注意和病人沟通,将病人的心理预期调整到合理的水平。“在手术之前,我就会告诉病人这个手术存在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手术后也要如实说明有可能发生并发症,一旦并发症出现后也要和病人如实交代,不能试图隐瞒拖延,这样只能增加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和不信任。并发症处理好了,还要反复和患者交代病情存在着反复的可能。”彭大夫认为,病人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病情,而医生也有责任要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对身体的康复保持一种合适的心态。
2009年北京肿瘤医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医患和谐 沟通无限”医患沟通技能大赛,比赛的题目涉及到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沟通遇到的问题。彭医师与护士长配合,凭借广博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一举夺得了冠军。
彭大夫同时也是一名北大医学部的老师,在临床工作中非常注重将尊重病人的人文关怀与医患沟通技巧传授给学生。除了要求指导的研究生认真对待顾晋大夫开设的《如何与病人沟通》的课程之外,彭医师更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把医患沟通的理念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学生实习的时候,临床工作经验不足,与病人在交流上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有一个学生刚开始实习时,给病人换个纱布很少解释,因为没有意识到这成为一个问题,结果引起病人不满。而病人的情绪也让即将开启医生职业道路的学生遭遇到心理上的严重挫折。彭医师强调即要对病人负起责任,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总是悉心地给学生指导,防止学生出错;对学生表现不周到之处,彭大夫会首先批评学生改进工作,然后真诚地跟病人道歉。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给医学生临床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实践中经历的挫折会比死记硬背更让人刻骨铭心”,在实践中学生将尊重病人的人文关怀融入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理解中,为今后的职业生涯积累宝贵的经验。
“有了你们我们什么都不怕”:临危受命 大爱无疆
如果说彭亦凡医师一天又一天的高强度的工作与病人耐心的沟通的生活常态中,我们可以看见他的妙手仁心,那么在无情的灾难面前,彭医师的临危受命则以非常态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医者的大爱无疆。
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千疮百孔。5月14日晚,北京肿瘤医院决定派出了彭亦凡医师和一名护士两名司机参加紧急医疗队。肿瘤医院也参与救援,彭大夫当时有些突然。但是彭大夫没有犹豫,匆匆辞别了多病的老母,妻子还有不到四岁的女儿就踏上了征途。“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一个合格的医生,都不会有推辞。”
经过三十多小时的辗转跋涉,彭大夫一行终于到达了成都。但是一住进旅馆彭大夫就有些站立不稳,眼前的大楼也在左右摇晃。在地震的强大力量面前,彭大夫承认心里有一股恐惧感,家有妻小和老母,不能失去他这块主心骨。“但是该完成的任务还是得完成。既然派你来了,就得把这事干完,这是责无旁贷的。”
在救援中,北京医疗队的任务是奔赴绵阳地区将一千八百名伤员转运至重庆。彭亦凡医师作为带队小组长他不但要在转运途中保证被转运患者的安全,还要负责协调与各车组的协同合作。在一次千里转运中,医辽队奔赴绵阳接运伤员,全部是骨折的病人。经过三百六十公里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重庆大坪医院时,已是夜里十一点多。还没来得及休息,医疗队又接到了指挥部的命令:必须连夜赶回绵阳接运下一批伤员。凌晨时分,路途遥远,道路不熟,只能靠微弱的车灯辨别方向,司机师傅也极度疲劳。“我很怕司机睡着了。我们是来救人的,不能让人来救我们。”彭亦凡医师不顾疲劳,放弃休息,一边让两位司机师傅轮替开车休息,自己则始终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协助司机辨认道路,陪师傅一直聊到天亮。到下午两点多,紧跟车队终于安全准时地完成了这次艰难的转运任务,而这时车队已经连续作战了三十多小时。
这是“救灾任务中最辛苦的一次”,车队在一天里转运了十多个病人。一名八十一岁骨盆骨折的老太太,当听说车队是坐了三十多小时火车日夜兼程赶来的北京医疗队时,激动地拉住彭医师的手流下了热泪:“有了你们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了。”
紧张的工作之余,彭亦凡医师还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将抗震救灾的所见所闻用笔和相机记录下来发回医院后又发表在《北京晚报》的头版。一篇篇感人的报道真实生动地向社会展现了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灾难已成为过去,但汶川救援的经历留给彭亦凡医师的不仅仅是苦难与劳累的记忆。“在汶川的时候,人民需要你,你会很自然地就有了医生的一种责任感,感到这是该献出你力量的时候了。” 在灾难的洗礼中,彭医师在奋战一线的辛苦付出中进一步地强化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职业满足感。更让彭亦凡医师感到欣慰的是,医疗队在救援中的出色表现使社会对医生这一社会角色有更多的正面评价,就连四岁的女儿也出在幼儿园里也受到了其他孩子的礼遇。
一天工作12个小时,笃实严谨,不负生命嘱托;每次多花5分钟,真诚沟通,破除医患隔阂;汶川救灾,救死扶伤,演绎医者仁心。
彭亦凡大夫的日记里没有回天神术,妙手着春这样轰动世界的传奇,但是彭医师却将二十余年的学习工作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医学素养与人文情怀融入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妙手仁心”便成了彭大夫真真切切的生活。
从读医到实习到工作,从每天兢兢业业的巡房做手术到救灾期间的临危受命,心有大爱,落于微行。彭大夫本人从医生这份职业中获得了由衷的精神满足感,无意中也在薪火传承北医“勤奋严谨”的百年学风,更以医生这一社会角色展现了中国现代社会杏林春暖的宏大理想。
(北大新闻网记者:林起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