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主要卫生保健问题的跨文化比较”暑期课程圆满结束

“中美主要卫生保健问题的跨文化比较”暑期课程圆满结束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公共教学部与印第安那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联合举办的“中美主要卫生保健问题的跨文化比较”暑期研究生课程于6月24日圆满结束。为期三周的暑期课程以丰富多样的开展形式、广泛深入的课程内容和富有挑战的文化交流吸引了众多同学的参加,同时也得到了中美师生的一致好评。

      6月7日上午,暑期课程在逸夫楼716教室举行了开课仪式。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医学部主任助理段丽萍教授首先发表演讲,对印第安那大学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他们在北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段院长阐述了中国当前的主要卫生保健问题,指出在跨文化的比较框架中研究这些问题十分重要。她希望本次暑期课程能够紧紧围绕“中美主要卫生保健问题的跨文化比较”的主题,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并预祝本次暑期课程取得圆满成功。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张大庆教授也发表了欢迎辞,他引用屈原投江的故事向印第安那大学师生介绍了中国的端午节(今年公历6月16日),并推荐他们品尝粽子,希望他们在紧张的课程之余充分享受北京的生活。美方负责人Susan Larimer 教授发表演讲,她代表印第安那大学感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公共教学部的热情接待,并期望在三周的暑期课程中尽可能了解北京的卫生保健制度和问题,希望对此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开课仪式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公共教学部主管国际交流的副院长郭莉萍教授主持。

      本次暑期课程为期三周(6月7日—6月24日),主要目的是调查北京的卫生保健服务现状并对中美卫生保健系统进行跨文化比较。参加课程的人员主要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本部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生。美国学生由印大社会工作学院选出;中国学生通过报名、审核、遴选的方式严格选出,主要来自本部社会学、社会工作、中文专业,医学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史、医学英语等专业;另外还有两名来自人民医院、北大国际医院的旁听者。暑期课程每周就特定的主题展开讨论,分别是肿瘤、心理健康和艾滋病。每天上午主要是中美教师的讲座和中美学生的讨论,下午安排参观和访问相关机构。在第一周的肿瘤主题中,主要参观和访问了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肿瘤医院)、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北京大学医学部抗癌协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社工部等机构;在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第二周活动中,参观和访问了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和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兴化社区;第三周的艾滋病主题中,主要参观和访问了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

      本次暑期课程中贯穿在肿瘤、心理健康和艾滋病这些主题内容中的另一大主题是社会工作,特别是医务社会工作(medical social work)。中国最早的医务社工部是成立于1921年的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Social Service Department)。1952年,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被撤销;这一年,所有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被迫中断。1987年,北京大学设立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目前全国已有240多所大学开设了社工专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

      社会工作与志愿者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职业性助人过程,由政府或专业组织透过各种助人活动的提供,以科学的知识为理论基础,以专业的运作为实施过程所进行的人群服务。社会工作的宗旨在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增强人们的社会生活功能,以达到个人、团体、社区和整体社会之最佳福利状态的制度化。

      医务社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医务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协助病人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 配合医生进行疾病防治和伤残康复等服务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促进病人关怀、改进医患关系、增强社会福祉都有很大的助益,是医学人文关怀的具体落脚点。在美国,医务社会工作开展较早,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各个医疗领域都可以看到社会工作者的身影。他们的工作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并且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中国卫生系统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尚处于萌芽和初始状态,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至关重要,未来制度创新任重道远。

      本次暑期课程重点考察了在肿瘤、心理健康和艾滋病等领域的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现状。通过对政府层面和NGO层面相关机构的参访和激烈的课堂讨论,中美双方师生对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了解更加深入。他们一致认为,虽然很多人对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医务社工的工作内容都不太了解,中国的医务社会工作正在慢慢地展开,并且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参访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中美师生还建议未来中国的医务社会工作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医务社会工作的队伍建设、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中国医务社会工作中的文化困难等。

      参加本次暑期课程的学员都表示在这次学习中收获颇丰。首先是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其次,课程展开形式的多样化也使得课程更为有趣、生动和活泼。学生们认为这样的多样化形式极大地调动了自身参与课程的主动性,学到了更多的东西。特别是每天下午安排的机构参访,使学生们走进平时难以接触到的医疗工作现实和真实的患者,聆听了他们心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认为这是对他们触动最大的部分。

      最后,除了一起上课讨论外,每天与美国学生一起生活,也是本次暑期课程的一大亮点,课程安排背景迥异的四名中美学生为课程的“活动单位”;许多同学表示,这样“无缝接触”使得交流更为直接和有效,理解也更加深入和广泛。他们认为,“这次暑期学校的学习让我们从多种不同的角度看待医学问题,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相互讨论让我们受益匪浅。另外,下午的参观访问活动也很有特色”;“这三周里感触最深的就是和大家的相处,不仅是和美国同学的交流,包括和之前所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中国同学的交流,都格外有趣和令人欣喜。尤其是临别前一晚宴会上大家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友谊,都让我深深的感动。”中美双方学员深深为同学的友谊感动,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三周时间虽短,但是大家建立起来的友谊却是深刻和长久的,纷纷相约以后在美国或中国再相见!

      中美学生一致期望这个暑期课程能够继续办下去,更好地为中国卫生保健事业和中美青年交流服务。

                                          公共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