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医学分论坛坛主张大庆:还生命一份“人文关怀”

北京论坛医学分论坛坛主张大庆:还生命一份“人文关怀”

         11月5日至7日,北京论坛医学分论坛将以“全民健康:医学的良知与承诺”为主题,先后在钓鱼台国宾馆以及北大医学部,带来一场场技术与观念、利益与良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学术讨论。

        “对于医学,更多的关注聚焦在技术问题,而本次论坛的主旨,正是要在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下,回归到医学的本源和价值,突出良知与承诺。” 医学分论坛负责人张大庆教授谈到,“希望通过此次分论坛,搭建国内外医学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提升我国医学人文教师的水平,促进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国际化、前沿化。同时,开阔学生视野,在医学部创造医学人文氛围。”

        医学分论坛共分为四个议题,分别关注全球疾病与健康、医疗体制改革的公正性、医学职业精神的重建以及医学的跨学科研究。每个议题都联系现实生活,进行一系列有助于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探讨。

        “全球性疾病控制作为一个重大议题,例如对AIDS、H1N1流感等的防治,已经上升到非传统定义的国家安全层面。”张教授介绍到。此外,当代医学研究也涉及到全球性问题,例如一些跨国制药公司,往往将发达国家难以开展的新药人体实验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卫生服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医疗体制改革的公平公正直接关系到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医疗卫生服务的难题,即便如美国2008年的卫生费用已占GDP的16.2%,也有4600多万人没有医疗保险。“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其他国家。卫生保健制度的改革是一个全球性普遍问题,虽然各国的问题不同。

        医学职业精神的重建,体现了现代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科学人文素养。医学的系统研究和本质探寻,需要哲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科学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运用。张教授提到:“技术不断革新,试管婴儿、精子移植、基因重组对于‘生’的定义提出了新的命题。而这种生死观、健康观的变化,也带来了医患关系、就医行为的新变化。医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人学’。”

        北京论坛医学分论坛共有来自美、英、日、中等9个国家地区的40名专家学者参加,他们包括了哈佛、剑桥、耶鲁等名校教授、临床医生、政府官员、政府智囊团、科研机构从业者以及医师协会人员。分论坛还涉及到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医学心理、医学慈善、叙事医学、医学伦理、医学史等多个医学相关专业领域。论坛将采取圆桌会议和主题发言相结合的形式,形成学术思想的自由讨论。

        分论坛由北大医学人文研究院和公共卫生学院共同主办,论坛涉及的卫生保健制度、卫生经济学、全球卫生治理等研究领域与北大医学部的科研课题均有契合。分论坛的专家论文将出版于《中国医学人文评论》第四卷。

        目前,医学分论坛的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11月1日至2日,中美职业精神研讨会将在北大医学部召开,为医学分论坛预热。

(来源:北大新闻网 作者:黄文涛)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