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召开2010年学术交流会

基础医学院召开2010年学术交流会

 

      6月25-26日,基础医学院组织召开了2010年度学术交流例会。全院61位在研科研项目负责人及部分项目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等近百人参加会议。医学部副主任方伟岗、王宪、基础医学院院长尹玉新、医学部科研处处长沈如群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周春燕、万有和党委书记朱卫国分段主持。

      方伟岗副主任在致辞中强调,当前特别要弘扬和回归科学研究的本质精神,就是追求卓越、创新探索、高瞻远瞩、扎实严谨。学院科学研究不断发展提高,而学术影响越大,受关注程度越高,越要警惕和防止功利、浮躁、剽窃、造假、不规范、不严谨等学术诚信问题造成不良影响。鼓励学院兼顾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协调发展。王宪副主任补充提议,加快转化医学发展,探索研究生培养实行基础与临床导师双聘制。

      尹玉新院长为会议开幕致辞,倡导本次会议借鉴国际流行的比较宽松活跃的“Annual Retreat”交流形式,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使PI能够定期交流、开展合作、共同提高。

      会议采取阅兵式的高效紧凑的研究成果展示模式,8个小时共安排30位在研科研项目负责人交流本项目组最新研究亮点和突出进展。报告人精心准备、凝练表达,每个报告10-15分钟,其中包含2分钟提问讨论。会议实现了不同学科领域学术创新思维的激发碰撞、科技互补需求的现场对接,增进了学院科研人员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合作。全院凡是没有出差或其他特殊安排的主力PI悉数到会交流,群英荟萃,精彩纷呈,集中展示了基础医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近期突出成果。

      在细胞衰老分子机理研究领域:童坦君院士率先报告了他领导的衰老研究中心的近期成果,主要包括发现延缓细胞衰老的新基因、诱导细胞衰老的关键基因和人类细胞衰老与整体衰老的分子连接点,并研究揭示了相关因子的作用路径,为热量限制延缓衰老提供了分子机理支持。衰老研究中心今年已有6篇论文被IF6以上权威学术期刊发表或接受;王文恭教授重点介绍了RNA结合蛋白HuR对p16 mRNA稳定性的负性调节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在肿瘤研究领域:朱卫国教授精彩展示了近期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的前沿成果,深入揭示肿瘤抑制因子FoxO1通过诱导激发细胞自噬过程发挥其抗癌作用;贾弘禔教授的研究进展阐释了8-Chloro-Adenosine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张宏权教授介绍了乳腺癌干细胞株的成功建立并用于肿瘤干细胞重编程分子机制和抗肿瘤方法的深入研究;杜晓娟副教授的研究进展揭示肿瘤相关基因A6/DRIM及其相关蛋白在细胞核仁内的功能;张波教授的报告证明TEIF中心体功能调节及在癌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李载权副教授交流了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后肿瘤细胞对γ射线辐射敏感性的变化及机制。                         

       在代谢性疾病研究领域:王宪教授的研究报告深入揭示高同型半胱氨酸促进免疫炎症和早期动脉硬化的机制;汪南平教授近期发表于PNAS的2篇研究成果,揭示了血管层流剪应力调节miRNA表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朱毅教授报告了血流动力学改变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的重要进展;徐国恒教授的新进展把握了脂肪代谢紊乱关联的代谢性心肌肥厚研究热点;郑乐民副教授和王卫平博士交流了2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和胰岛素基因增强子蛋白的研究进展。

      在药学研究开发领域:马大龙教授综述了人类功能基因新药开发的宏观背景,概括介绍了疾病基因研究中心一系列基于人类基因组的新药开发平台建设进展和研究发现的人类新功能基因及新的潜在细胞因子候选药物,其中促程序化细胞死亡基因PDCD5重组蛋白药物已完成中试进入临床前开发研究;王凡教授研发的肿瘤特异广谱显像剂99mTc-3PRGD2显示了良好临床实验效果,已经进入国家一类新药申报;李学军教授对Sal B为代表的多靶点药物治疗机理研究支持了目前药学研究的导向性观点,即不需要过度抑制或过度激活某一条途径或生物网络,多个靶点的低亲和力相互作用可以稳定整个网络,更有效更安全;章国良教授的研究进展揭示了中国人群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代谢表型;杨宝学教授报告了新型尿素通道蛋白抑制剂的发现与药效学研究进展。

      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王克威教授报告的电压门控KV4钾通道研究成果,显示了结构与功能研究并重的优势特点;王韵教授的突出进展主要围绕痛及痛觉调制的信号通路研究;崔彩莲教授研究揭示了NR2B-NMDAR在成瘾记忆中的作用机制;周长满教授研究证实了MMP-9siRNA/shRNA对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文锦华副教授报告了神经干细胞增殖及自我复制能力的调控。                                              

     在免疫学研究领域:张毓教授概括介绍了淋巴细胞发育研究进展;邱晓彦教授的研究特色突出表现于Ig基因在髓系来源的白细胞表达及其在AML发病中的意义。                                                

      在生物物理和生物医学信息学研究领域:尹长城教授列举本室应用冷冻电子显微镜/X-射线晶体学技术对戊型肝炎病毒颗粒的三维结构解析和其它结构生物学经典案例,显示了结构生物学高端技术如何将结构与功能联系,阐述生物学过程进行的机制;常振战副教授汇报了蛋白质结晶和晶体结构解析方面的技术条件、研究进展及合作需求;崔庆华副教授介绍了自主研究的microRNA功能预测和富集分析软件及原理。

      沈如群处长全程参会并在结束时讲话,祝贺本次会议圆满成功,赞赏会议内容丰富而精炼,有利于启动更深入的后续交流合作。沈如群处长分析了学校目前偏重外部而忽视内部科技合作的问题和原因,强调重视处理好交流合作中的权益关系,改善制度性建设。注重深化和扩大学术交流活动的影响,发挥科研对教学特别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作用。希望基础医学院积极参与即将启动的“985工程”三期建设特别是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为创建一流的基础医学学科做出贡献。

       基础医学院尹玉新院长做总结点评,逐一评价每个学术报告的研究特点和突出进展。尹玉新院长倡导坚持定期举办学院的年度学术交流例会;并持续举办“院长论坛”,已经邀请了许多一流学者来校交流。希望逐步形成学术骨干带头引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广泛参加的机制化学术交流平台和积极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首先做好院内科技交流,优先内部就近协作及资源整合分享,形成规模化团队优势,应对机遇和挑战。尹玉新院长还针对学科前沿趋势和学院现状,提出发扬学科综合交叉特色提升科研整体水平,同时集中优势力量形成重点突破;提出取得高水平生物医学成果的3条前提要领,即创新的学术思路+先进的结构研究+优势的研究模型;提倡基础医学院在科研工作中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协调进步,共同发展。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