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风沐两岸——台湾学生聆听医学部名师教诲

先生之风沐两岸——台湾学生聆听医学部名师教诲

        4月3日上午,台湾医学生大陆交流团在京的第四天,逸夫楼报告厅里不时传来阵阵轻松快乐的笑声,这里在举行联欢吗?——不,这里举行的是一场轻松的互动式名师讲座,两岸师生正沐浴在和暖的春光里,一起品味医学部名师之风。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神经科学家韩济生,全国优秀院长、教育部高校教学名师、外科专家、人民医院王杉教授,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教授(肿瘤学专家、医学教育专家),三位名师大家与两岸医学生分享了研、医、教三不同的领域的思考。他们或幽默或犀利或温和,或儒雅或干练或大气,气度皎皎而不凡,深邃而引人钦敬。王维民介绍了一同聆听讲座的两岸领导——他们是医学部副主任李文胜,主任助理、研分院常务副院长段丽萍,国合处处长孙秋丹和教育处三位副处长李红、史金龙、续岩;中山医学大学领队周明智董事、曹昌尧院长,阳明大学领队姜安娜学务长,台湾大学领队钱宗良教授和中国医药大学领队宋鸿樟院长。

  热情高涨的两岸医学生二百余人参加了讲座,以至准备好的座位远远不够。许多医学部同学把座位让出来留给了台湾同学,没有座位的站在会场后部等候,相关部处紧急撤掉了屏风,将后部全部摆满座椅,使大家都能落座倾听。医学部学生会副主席华怡晨同学担任了今天介绍名师的任务,深深地表达了医学部师生对他们的敬佩和景仰。

  作为大陆学者访台第一人的韩济生院士作了题为“转化医学——医科大学科研的必由之路”的报告。他为大家介绍了他眼中的转化医学,进而介绍了“由国家任务,到个人兴趣”,使他倾一生力量进行的针刺镇痛、戒毒等的研究。他讲起自己求学的经历,讲起与台湾的结缘,讲起第一次访台时,与失散多年的好友——荣总医院姜必宁教授重逢的故事。谈到关于疼痛学的研究,他说:“我们现在条件好了,已经不是疼痛就忍一忍的日子了,慢性痛患者都应该得到治疗。我已经快82岁了,我感谢我的父亲给我起名为‘济生’,我在这做个广告,就想把针刺推向世界,为众生造福。”韩济生院士还向台湾代表团五所医学院校各赠送了一套书籍,包括Neurochemical Research、《韩济生院士》等。他幽默地说,送一本我的小书,你们就不用对我进行人肉搜索了。他乐观幽默的性格,时常引得台下的学生鼓掌欢笑;他开创性的学术思想,又使台下寂静倾听,不时提问。他把讲座剩余的时间都留给学生,希望尽可能多的回答同学的问题,台湾同学也纷纷举手向院士提问。合影时,中国医学大学的学生代表告诉韩院士,他爸爸就是用针灸方法戒烟获得成功的,韩济生院士表现得很欣慰。

  王杉院长,前一天带领台湾同学参观人民医院后,再次以“新医改形势下医院之挑战与对策”为主题,为台湾同学献上了一堂昂扬、思辨的医学教育课程。对比台湾健保体系、欧美的保障体系,用大量具体数据和深入论述,向台湾同胞介绍了大陆医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发展,以及建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共同体、DRGs等试点的经验,分析了这一系列发展与挑战背后的深层原因,同时提出了对台湾当前医学发展的瓶颈所进行的思考。他犀利而乐观的话语不时引得台下一片爆笑,同时解释了疑惑,引起了两岸学生的深思。王杉在演讲中留下了诸如:“我们医院切一条阑尾234元,多少医护人员呢!人均一年外出吃饭691元。一生就一条阑尾,不到一年吃饭就吃掉了!”——呼吁改进成本结构,“看病贵?真的与我们医疗机构没关系,这与体制有关,病人自己支付的比例高,看这大于60度的弧线增长!现在总成本又提高,所以才会觉得看病贵。”——论医疗体制等经典麻辣语录。同时也留下:“不管怎么说,七八十年代看国外什么都羡慕,现在不同了,我认为医疗改革是成功的,只是个人支付的水平太高了!”,“他不仅能坐了,一年后还能享受幸福的生活了,这真是——做大夫最大的满足!”,“‘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这是92年前人民医院建院时立下的院训,我觉得它非常贴切,我为它而自豪!”如此恳切而深情的话语令在座师生感动。王杉还配用幼子各种憨态的照片,鼓励广大医学生,作为医生,在面临困难的时候要保持冷静、思考、乐观,keep moving。师生们将热烈而长久的的掌声送给了王杉院长。

  学生们将热情的欢呼献给了温和而美丽的柯杨常务副校长。她亲切地询问台湾同学的感受,他们兴奋地一齐告诉她——开心!柯杨作《我所理解的医学教育》演讲与大家分享了她的思考,从医学教育的内容、结构、属性与基本思想方法、挑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作为一名同样从医学生时代走过的同道,她分析了医学生的特点、艰辛以及努力。她说,医学思想仿佛介于工科、理科、社会科学之间,需要医学基础知识、临床知识与技能、相关重要医学知识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我们的学生聪明、自律、自控力强、乐助好施、追求个人价值实现,同时也往往存在着内向、不善交流、自信心不够等不足之处。她寄语医学生:“医生这条路上要走得长远,就要提高综合素质,包括学会交流,那样便会从病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而且诊疗本来就是一个倾诉的过程。”“作为一名成年人,医学生应关注更多方面,学会综合考虑,而学校也更加关注人文知识;作为大师云集的北京大学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学生受到良好的人文熏陶,我们理应对生命的认识更为深刻。”在谈到两岸医学生共同面临的巨大压力时,柯杨笑着对大家说:“把最美好的青春和时光放在了焦虑中,那是一件多么不值得的事啊!”台下,两岸的同学都呵呵地笑起来,空气中弥漫着贴心、温暖的气氛。

  在20分钟的交流时间里,双方同学举手踊跃,只有少数同学得到了提问的机会。台湾大学的同学首先向王杉院长提出了“如何避免医疗资源浪费”的问题,王杉院长的回答让同学满意;中山医学大学曹昌尧院长举手发言,对三位专家的讲座表示感谢,同时介绍了台湾各大学在改进医疗中长期或短期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措施,希望以此给大陆同道参考;阳明大学、高雄医学大学、中国医药大学、中山医学大学也各有数名同学结合在台湾看到的情况和疑惑向三位专家发问,提出了团队意识教育、医患纠纷、基础与临床教育的设置和针刺领域的大量问题。尤其针对基础与临床教育的结合,三位专家共同回答了学生们的提问,相继就各自角度分享了思考和探索,曹昌尧院长也就台湾基础与临床教育设置参与了交流。双方的交流急切而热烈,会场气氛一时间达到了高潮。面对高高举起的双手,虽然主持人一再提醒是最后一个,但是专家们仍不忍拒绝热情的同学和同道们,一个又一个“最后”,一直到时间已经远远超出午饭时间,交流仍然那么踊跃而快乐,大厅里不时回荡着笑声和掌声。

  数天未变的红色幕布,连缀的六校徽章;这间熟悉的报告厅,这些熟悉的老师、同道,大家已经开始熟悉而融洽。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悬壶济世,医者仁爱。

(宣传部  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