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强:科学管理 不断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效率和能力

陈仲强:科学管理 不断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效率和能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陈仲强院长申报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先进事迹

  2002年陈仲强担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院长以来,始终坚持“患者信任、同行尊重、社会认可、员工爱戴”办院理念,带领全院职工共同努力,实现了医院跨越式发展。目前医院多项医疗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北京市乃至全国各大医院前列。2009年,医院门急诊量突破240万人次,居北京市各大医院首位;出院5.18万人次,位居北京各大医院第二; 年床位周转次数42.99次,居北京各大医院第一;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7.90天,全国各大医院最短。医院总收入由2000年的4.7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7.49亿元,总资产由2000年的7.0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3.1亿元,固定资产从2000年的2.76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5.56亿元。在2007年《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主办的领导力评选活动中,陈仲强院长荣获“2006—2007年度领导力卓越贡献奖”。2008年被中国医院协会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医院优秀院长,并被卫生部评为2007-2008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9年,荣获北京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

  一、    重视医院发展战略规划,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面对新世纪北医三院可持续发展课题,陈仲强院长上任后就十分重视医院发展战略目标、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以保障医院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在与领导班子成员共同对医院历史和现状,以及内外部环境深入研究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确定了“到2010年创建世界一流医院”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以项目建设带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以学科建设促进医院发展”的发展战略。先后制定了《基本建设发展规划》、《信息发展规划》、《教学规划》、《学科发展规划》、《管理团队建设规划》等一系列发展规划。自筹资金5亿多元,相继建成了眼科中心楼、药剂楼、外科病房楼和教学科研楼,新的门急诊楼、运动医学楼即将竣工,为医院长久发展提供了空间保障。

  二、着力推进规划实施,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来抓

  为了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医院的发展目标,陈仲强院长十分重视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在科研资金支持上,医院每年拿出100万元资助青年骨干出国深造和优秀回国人员科研启动。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支持临床重点项目、扶持弱势学科。为那些发展势头好但还没拿到国家科研基金的科研项目启动提供匹配基金支持。与此同时,积极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鼓励青年骨干出国学习。在加强科研管理方面,设立了教授委员会,实行医师分级管理;围绕学科梯队建设,建立了教授、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住院医师等不同层面的培养和考评体系,遴选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及青年学术骨干,设立了医疗优秀奖。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促进了新技术发展和人才成长,推动了医院学术地位和研究水平的稳步提升。

  同时,陈仲强还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加大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力度,建立了管理干部头三年的培训体系。对管理干部进行360度考核,启动职能处室副职轮岗、管理岗青年干部的轮训机制。倡导管理者用研究的思路从事管理工作,每年拿出30万元用于管理研究课题。5年来,医院共发表管理研究论文322篇,多项研究成果被业内同行所借鉴。这些管理措施,大大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医院整体管理水平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三、加强制度和体系建设,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陈仲强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05年以来,先后完善600多项医疗规章制度;2008年还出版一套50多万字的医院规章制度汇编。同时从流程改造入手,加强急诊科、ICU、手术室、麻醉科等重点平台建设,特别是注重内部质控、危重病人等重点环节的管理。

  近几年,医院相继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院内感染控制系统、医疗病案管理系统、纠纷与投诉控制管理系统以及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与管理体系、药物与耗材管理体系、医师技术档案与新技术准入管理体系、医疗安全与质量监控体系、应急医疗体系、传染病防控体系、应对院内外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各级医师培训体系及手术室集约化管理体系。

  为加强医院的临床教学工作,他建成了包含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腔镜培训中心、多站式考试中心等高水平的教学平台,打造出了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制度和体系建设为医院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确保了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

  四、着力提高医院运转效率,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切入点的效率革命为国内公立医院改革摸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平均住院日是集中反映医院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自2002年,陈仲强率领全体职工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切入点,通过采取流程再造、重点平台建设、医疗服务模式调整、新技术应用等一系列措施,使平均住院日从2002年的13.6天下降至2009年的7.9天,多年来平均住院日均居全国综合医院最短。卫生部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北医三院用1200张床位的规模完成了1600~1800张床位的工作量,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出了最大的服务效能,同时也极大地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矛盾”。

  为了提高医院的运转效率,扩大医院服务能力,使国家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发挥,陈仲强院长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医院管理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一是通过建立医院内部网上监控平台,随时了解各临床、医技科室医教研指标完成情况,同时监控到大处方、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投诉等不良事件发生。二是建立大型设备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设备使用率。三是建立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保证医院资金使用合理性。四是建立物资采购零库存管理模式,降低费用、节省医疗空间。五是采取教育处对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和进修医“四轨合一”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六是采取肾内科慢病管理、外科系统腔镜推广应用和眼科白内障日间手术等一系列模式,方便患者就医。

  平均住院日的缩短,不但扩大了医院的服务能力,服务了更多患者,还由于患者住院天数的缩短和新技术的应用而降低了患者的费用,北医三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北京市大型医院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由于缩短平均住院日显著增加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职工的收入也明显增长。高效运转也为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9年医院总收入、总资产和固定资产比2000年增长了3~5倍。通过实施缩短平均住院日这一项目,不但使国家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患者“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突出矛盾得到了缓解,医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广大职工更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医院的发展建设中,真正实现了政府、患者、医院和职工四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北医三院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切入点的效率革命,为国内公立医院改革摸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008年,卫生部和中国医院协会立项、北医三院牵头的缩短平均住院日项目在国内16家大型医院中开展,随后推广到另外31家医院。国内许多大型医院院长亲自率队前来现场考察学习。2009年9月,卫生部又组织100多家大型医院,在北医三院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全国推广北医三院的先进管理经验。另外,陈仲强院长多次受卫生部、中国医院协会等上级部门委托在国际、国内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国内许多大型医院的院长亲自率队到北医三院现场考察和学习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经验。

  五、充分发挥大型公立医院的优势,履行社会责任,平常时候对口帮扶,关键时刻勇挑重担。

  陈仲强院长常说,作为公立医院,不仅要注重完成自身繁重的医疗任务,而且要注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北医三院承担了全国20多家医院和周边14家社区医院的帮扶任务,是北京市承担任务最重的医院。每年还派出60-80名医生到支援单位进行讲学和技术指导,为全国的基层单位培养了900多名进修医生。在应对SARS、抗震救灾、奥运保障等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中,陈仲强院长始终冲在救援第一线。他还以高度的责任感在全国极力推广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管理经验,为全国大型公立医院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六、积极参政议政,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陈仲强院长是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肩负的使命重大,在日常繁忙工作中积极参政议政。2006年至2010年政协会议上,先后提出建立覆盖全国执业医师信息网、通过细化管理控制医疗费用、社区医院发展模式、医科学生毕业后的培训、加强基层县级医院建设等提案,为推进医疗改革积极建言献策。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医改试点。目前,北医三院承担北京地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已在8个科室54个病种中全面开展,同时还是卫生部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医院。

  陈仲强院长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卫生医疗领域改革发展研究的舞台上。2009年7月应邀参加了第七届世界卫生经济大会并作专题报告。2010年4月再次应邀参加2010中国医院院长论坛全国大型医院院长高级研修班并作专题报告。2010年5月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领导干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研讨班,把北医三院作为教学实习基地,陈仲强院长亲自为研讨班 40多位常务副省长级学员作了北医三院在医改探索和实践的报告,受到学员强烈反响。

  近年来,北医三院在陈仲强院长的带领下,正在科学发展的快行道上高效运转。使北医三院已形成学科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管理水平先进、发展迅速、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医德建设先进集体、中国教科文卫体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中国奥运医疗服务特别贡献集体奖、北京地区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连续5年被评为首都公共卫生文明单位和首都文明单位。

(北医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