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教授专访

灯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教授专访

        名师简介

       王杉教授,男,医学博士,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大学党委委员,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杉教授主要从事外科学临床实践、医学临床教育、医学临床科研与基础研究、健康管理学、现代医院建设与管理及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促进与发展研究。

    1983年获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北京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95年—1998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外科访问学者,1999年—2002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现代医院管理。

    王杉教授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3项,发表论文140余篇,主持、参与编撰专著或译著7册;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及其他各级教学成果共6项,是“2007年教育部特色专业示范点”和“2008年教育部创新团队”的第一负责人。2009年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同年获得中国医师最高奖“第6届中国医师奖”。

    兼任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医药院校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健康管理学分会侯主任委员。

       ——追寻王杉院长求学从医成长之路

       在明亮宁静却并不宽敞的院长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荣获“国家名师奖”的王杉院长。如此近距离的交谈让开场白不免有些紧张,然而他从容平和,在采访中,一直儒雅而耐心,并以您称呼我们; 诚恳地向我们提出关于采访和视频剪辑的建议,交谈中不时低头看脚本,以便吻合我们的主题。

       我只是个普通的医学生

       做为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太原市第一届应届毕业生,王杉院长报考了北京医学院医学系。“我喜欢数理化,但并没有从小立志学医,可能是从小在医院大院里成长,受父母影响比较深。”当问及当下时髦的人生规划时,他浅浅地笑。

       怀着对首都的憧憬,1978年10月中秋节前后,17岁的他踏进文革后的北医校园,食堂里的饭菜是5分钱的熬小萝卜、熬小白菜,内心也曾经失落过。他曾经因为说不好普通话,每天在宿舍勤读报纸。

       随着深入学习,他沉浸在北医的学术氛围,逐渐为身为北医人而骄傲。

      “ 我 是 在 轮 转 外 科 时 , 逐 渐 加 深 了 对 医 学 的 热爱。”

       毕业时,他由于在卫生部组织的部属院校基础与临床知识统考中成绩优异而留校。

       病人对医生的尊重,让年轻的我倍受鼓舞。

       在骨科轮转时,33张病床,自己管理一半。他也曾在急诊病人到来时临阵磨枪,急急忙忙翻阅骨折和脱位图谱。

       工作后的第一个72天,参与了53台手术,曾经三天三夜连轴工作,白天手术、晚上急诊,他仍然精神亢奋,充满干劲。

       因为热爱医学,从医的信念从未动摇。让他欣慰的是,当病人缓解、痊愈时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以及医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满足感,这都是无可比拟的。

      “医生的职业是崇高的,我们是仁医。人类是脆弱的,疾病面前没有高低尊卑,都需要我们的帮助。”

       1995-1998年,在外科老主任、国家名师奖获得者祝学光教授的推荐下,王杉院长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加尔韦斯顿医学中心(TEXAS A&M UNIVERSITY, Galveston)做访问学者。在三年之中,他充分利用那里的学习资源,潜心科研,三年之内共发表了6篇SCI文章。他在学有所成的同时,从不忘记: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带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回来,促进国内的同领域技术的发展。那里的外科分子生物研究室让他感触颇深,也坚定了回国建设人民医院科研平台的决心。现在,当我们医院的医生们在美国MAYO CLINIC等医院访问时,会发现人民医院的建设已经与国外接轨、甚至超越。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和香港外科学院对我们医院的外科教学水平做出认证,包含医疗技术、设备、环境,这是对人民医院教学、毕业后教育的认证。

       我现在的工作是专职管理医院

       当我们提及从网络中搜索到的王杉院长年工作量的资料时,他笑着摆手,“那是副院长时期的年工作量,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了,我现在的工作是专职管理医院。”

       做为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筹资、建设、管理的西医综合医院掌门人,王杉院长推行公立医院改革,使人民医院成为全国首家全面实现HRP(大型公立医院资源规划系统)的综合医院,实现了物流、固定资产、财务的信息化,做到了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媒体对他的形容是“乐此不疲地用心浇灌着人民医院这块改革的试验田”, “智慧的开拓者”。

       给学生们的话

       当问及目前医学生的就业压力时,他激动地说“医生是有前途的职业。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类 对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我坚信今后医生的社会待遇和发展会蒸蒸日上,医疗建设的发展趋势是乐观 的,前景光明。一时的困难还不能动摇同学们坚定从医的信念”。他多次谈到,自己为人民医院培养出的医学生而骄傲,“我们培养的医学生都是精英”,我们的医学教育培养方向是面向学术研究和三甲医院的。

       对于热火朝天的科研,他呼吁不能唯SCI,“SCI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唯SCI会造成短期科研现象”。“SCI是学术研究的发表平台之一,我们科研的本质是解决科学问题。年轻人固然需要这个平台来展示自己,但不能作为终极目标。”

       他还善意地劝告医学生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善于合作是明智之选,团队工作加速成长。

       最后,王杉院长用人民医院院训勉励全体医学生们,“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他像是求学从医路上的一座灯塔,散发着坚定的光芒,引导着我们全体医学生,承载着人民医院的精神工作与成长。

                                  采访手记

       办公室窗外蝉声阵阵,我们与王杉院长面对面交谈。他爽朗地笑谈自己的大学、住院医师以及留学时光;坦诚地讲述他也曾经是一名平凡的医学生,一样有过憧憬、迷茫和挥汗奋斗;善意地劝慰我们顶住就业压力、坚守自己的从医信念,让人鼓舞又感动。

       感谢我们拥有这样一位民主、亲和、疼爱学生的教授和院长。许多年后,当我们成为老师,会努力像他一样,不断传承,让自己成为学生们的人生灯塔,散发温暖又坚定的光,照进年轻的心……

                                                                               (人民医院 采访者:王心蕾)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