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送别“国之大医”吴阶平(图)

万人送别“国之大医”吴阶平(图)

       

 

        3月9日上午,著名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的杰出领导人吴阶平遗体告别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近万人前来送别。2011年3月2日晚,吴阶平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3月9日10时许,革命公墓大礼堂外,排起数百米长队。前来吊唁既有在别人搀扶下行走的年过八旬的老人,也有20多岁的学生。截至昨日中午,约有近万人参加告别仪式。

  10时30分,前来吊唁的群众开始有序进入礼堂。礼堂内摆满花圈,吴阶平的遗体覆盖着党旗,安卧在花丛中。在低沉回荡的哀乐声中,悼念的长队与吴阶平老人道别。

  遗体告别会之前,来自全国泌尿外科学界的专家、医生代表等200余人,在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举行追思会。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北大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主任那彦群说,“吴阶平先生是新中国医学界一位重要人物,以极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艺术的服务,赢得了海内外患者和各界人士的尊敬,如一座丰碑永载中华医学史册。”

  作为三十多年的好友,已年近八旬的臧英年评价,虽然吴老生前被许多光环环绕,但吴老为人没有架子,永远像兄长一样平易近人。

  72岁的许永照是首都医科大学的华侨毕业生,他说由于100多名华侨学生很多在国外,无法赶来参加吴院长的遗体告别会,让他代表向吴阶平先生告别致意。

  人物

  众多头衔中 最惜医生名

  走过人生94个春秋,吴阶平故去。

  在昔日同事、学生和患者眼里,这位“国之大医”的一生,就像一部传奇。

  中国泌尿外科奠基人、临床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红色御医”……众多耀眼的头衔,吴阶平最为珍惜的,还是“医生”的身份。

  今年1月20日,协和医院。

  病榻上的吴阶平,听妻子念着一本书:好医生有3个条件,仅仅有精湛的医术不够,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和服务的艺术……这本《好医生之路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研究》,是昔日同事、学生编写的,送给吴阶平的94岁生日礼物。

  手术好被戏称“三只手”

  吴阶平出生在江苏常州城的一个殷实之家。

  父亲为他取名泰然,号阶平,希望走一条逢山有路的平坦人生。

  16岁那年,吴阶平进入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科,1936年进入北平协和医学院学习。从此他的一生,就再没与医学和病人分开过。

  他曾很坦率地说过,自己做医生“应该说是父亲的决定”。

  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父亲吴敬仪要求子女不从政,不从商,必须学医,“医生决不会失业”。同时,“要学医一定要做个好医生,一定要进协和”。

  1947年,经著名泌尿科专家谢元甫教授推荐,吴阶平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师从现代肿瘤内分泌奠基人、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哈金斯教授。

  哈金斯非常喜欢这个年轻、勤奋的中国学生,有时看见吴阶平干脆利落地做实验、做手术,会感慨地说:“你有几只手啊!”

  由于手术技术不一般,吴阶平在美国同行中,被戏称为“三只手”。

  周总理最信任的医生

  1948年年底,谢绝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挽留,吴阶平回到祖国。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1976年,吴阶平与周恩来有20多年的接触与交流。他是周恩来最信任的医生。70年代,作为周恩来医疗小组组长,主持、参与过多位领导人的医疗会诊。

  他担负周恩来晚年疾病的治疗工作,为拯救总理生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1976年1月7日,周恩来总理对吴阶平留下了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吴大夫,我这里没事了,需要你的人很多,你去吧,他们需要你……”

  由于医术高超,吴阶平还曾多次率领中国医疗组赴印尼为当时的总统苏加诺治病。

  上世纪70年代末,苏加诺的私人医生将自己写的回忆录《历史的见证》送给吴阶平。

  当时吴阶平的助手许永照负责将书译成中文,他回忆,书中用大量篇幅介绍来自五个国家的医疗组为总统治病的情况,其中对中国医疗组评价最高,“WUJIEPING”在书中出现7次,为各国之首。

  患者来信每封亲自回

  医德,吴阶平最看重。

  他的学生回忆,老师经常强调,医生必须把病人当做亲人,诊疗时一定要考虑到患者的痛苦和心情。

  上自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群众,无论是哪种身份的患者,吴阶平一视同仁对待。

  学生管德林称,做肾脏手术,吴阶平一直倡导经十一肋间入路,从不切除第十二根肋骨。

  “病人切除了一个肾脏已经很痛苦了,决不能再切除一根肋骨。”管德林回忆,这句话,自己铭记、沿用了40多年,并传授给年轻同道。

  身为赫赫有名的医学专家,吴阶平十分重视来自国内外素不相识病人的求医信。每一封来信,他都亲笔做答,从来不用学生或者年轻医生代劳,且当日事当日毕,决不过夜。

  对于一些患者,吴阶平还亲自登门拜访治病。

  平易近人,是很多学生对吴阶平的评价。

  友谊医院泌尿外科教授、曾在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就读的杜林栋回忆,“北二医”建校初期,公交车站距离校区较远,很多新生需要背着行李,步行很长的路才能到学校。一次,时任校长的吴阶平坐车偶遇去学校报到的学生,便下车亲自将学生的行李搬到车上,并让学生与他坐车同行。

  提出医生“艺术的服务”

  除了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吴阶平认为,一个好医生,还需有艺术的服务。

  1989年,吴阶平在文章中这样阐述:艺术的服务,就是应要求医生懂得病人的心理和需求,从实际出发,为病人服务。医生必须耐心听病人的诉说,深入了解病人,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且在接触病人的过程中,用病人听得懂的语言去解答疑问,解除忧虑,介绍必要的知识,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学生管德林回忆,有一年,泌尿外科病房里,住进两个因外伤导致尿路狭窄的朝鲜族小男孩。扩尿道很痛苦,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心理恐惧,一看到医生就吓得哭闹不止。

  吴阶平听学生们说起此事,跑到病房去,跟两个小朋友谈心,“不扩尿道,手术就白做了。不能从尿道排尿,总带着一根管子(膀胱造瘘管)多痛苦啊!不能回家,不能上学。下一步,你想怎么治啊?”

  尽管是八九岁的孩子,他们也为管子苦恼,慢慢地就开始自觉配合治疗,这让在场的年轻医生十分佩服。

  94年的一生中,吴阶平担任过的头衔有多少,他自己也未曾统计过。

  头衔虽然很多,他最喜欢认认真真地做一个医生,一个好医生。

  回顾

  战场受启发建透析治疗

  1951年,吴阶平任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手术第二医疗队队长,赴朝鲜战场为志愿兵疗伤。

  学生管德林回忆,1963年前后的一天,吴阶平说起“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人重伤士兵,接上管子,用水来洗血,治疗无尿。”

  此后,在吴阶平的指导下,管德林每天晚上去医院急诊室,调查收治尿毒症病人的情况。他发现,平均每周医院里就有两个尿毒症患者在病情发作时,因缺乏有效的救治方法而死亡。后来,友谊医院花巨资从法国进口一台滚筒式“人工肾”,“在吴院长领导下,我们开始了中国第一次正规的血液透析治疗。”

  编译《性医学》开创“性教育”

  1982年,一本名为《性医学》的医学专著畅销。该书是由吴阶平主持编译,是中国有关“性”问题的第一本专著。

  1965年7月,北京市大学生毕业分配动员会上,周恩来谈起,他在南开中学念书时,偶然听到一个外国人讲青春期知识,收获很大。“性”在当时还是禁区,在场的吴阶平领会在心。

  10多年后,吴阶平带着研究生翻译美国的《性医学》。吴阶平严肃地说,性教育是人人都需要的,从婴儿、幼年、儿童到青春期、婚育期甚至老年都不可或缺。但他也提出,删去书中“同居”、“性伙伴”等不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词句。

(来源:《新京报》)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