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莲:一辈子做了一件事

李玉莲:一辈子做了一件事

——记“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十大年度人物”北京大学药学院李玉莲

  采访手记

  20年前,笔者初入新闻行当,多以采编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处、团委、研究生会的活动为主。那时,在学生活动的场所亦或教学会议上,在校园小路上亦或在校医院,一位老师很快引起我的注意,她面部、颈部有较大面积的烧伤,特别是炎热的夏天,长衣长裤,脖子上总要系一条纱巾。尽管步履缓慢却坚实,后来知道,这是北医药学院学生辅导员李玉莲老师,曾为抢救学校财产而烧伤。20年后的今天,在学生活动的场所亦或教学会议上,在校园小路上亦或在校医院,我依然能够见到步履缓慢且坚定的李玉莲老师的身影,特别是炎热的夏季,她依然是一身长衣裤,脖子上系着纱巾,不同的是,头发花白了……

  在对李玉莲老师的采访中,她对伤残带来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说得很吝啬,很淡然。她对学生的点滴成长说得很投入,很兴奋。在对她先生王全宇老师的采访中,尽管他的言语也不多,我却理解了伤残带给李玉莲的痛苦为什么叫“常人难以想象”。炎热、潮湿或寒冷,都会给她“烧伤总面积64%,三度烧伤34%”的身体带来影响。特别是80年代到90年代的10多年里,烧伤连带出现的心脏问题、高血压等“后遗症”使她多次住院,皮肤反反复复溃烂、红肿、出水……

  她涂上药膏,缠上纱布,忍着剧痛,用笑容把一批批学生迎进校门又送到社会……

  1978年至今,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岗位上,李玉莲恐怕算是个老兵了。33年,全球变“村”了,中国天翻地覆了,她的同行或升迁,或改行。33年,学生辅导员李玉莲除了年龄由“师姐”成为“师奶”,其他没有变。33年,她视学生如亲人,任劳任怨,默默坚守。她戏称自己一辈子只做了这么一件事——学生辅导员。她又说自己还没能“做得更好”。

一场火灾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也开辟了新的人生之路

  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李玉莲和同时代人一样,党的号召就是个人的志愿,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实现保卫边疆的理想,1970年18岁的李玉莲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当上了一名兵团战士。1974年,因个人觉悟高,工作表现突出,李玉莲获得全连(数百人)全票通过,推荐去上大学。尽管出生在天津的李玉莲住家离北京不远,她也不曾到过北京,而北京是全国的心脏,是全国人民景仰的地方。手握北京医学院(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录取通知书,李玉莲激动之余也有对兵团的恋恋不舍,那广袤的草原,那些朝夕相处把青春献祖国的兵团战友。

  李玉莲能够成为工农兵大学生中的一员,令所有的兵团战友羡慕。李玉莲决心以兵团战士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努力学习医学知识,争做一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白衣天使。

  天有不测风云。李玉莲的人生轨迹在1975年6月6日上午9时多,被实验室突发的大火烧断了,而她年轻的生命也险些被断送。

  那一天,在北医药学院药厂中药组实习的李玉莲,完成了生产实习任务,到回收组实验室帮其他同学。工作中,一位同学违反实验操作规程给正在加热的烧杯中添加了酒精,结果突然爆炸起火。保护国家财产要紧!李玉莲的心里只有这个念头,她和同学们一起救火,有的把实验室仪器往外搬,有的灭火,当时同学缺少灭火常识:酒精起火不能用水灭,否则等于“火上浇油”,使火势更加迅猛。室内烟熏火燎,高度近视的李玉莲看不到地上蓝色的火苗,抱着大约一万毫升酒精一下子滑倒在地,火在她身上及周围燃烧,她当即昏了过去,后被赶来的老师从火里拖出来。

  苏醒后的李玉莲躺在北医三院的病房里,确诊烧伤总面积是64%,三度烧伤34%。身上百分之六十多的皮肤都成了伤口,绿脓杆菌严重感染。当时国内没有控制绿脓杆菌的有效药物,同学们告诉她,抢救她的药是从外地药厂买进的原料,在北医药学院实验室做成针剂。虽然用药后感染很快得到控制,但又引起腰痛,几经努力,找到了导致腰痛的原因,通过稀释药物疼痛才慢慢缓解。

  因为怕感染,即使父母也不能进病房探望。一个人躺在病房里,李玉莲的身上、头上涂满了药,透过两只眼睛她看着大夫、护士们忙进忙出。孑然一身,她一度为自己人生遭遇如此大的变故灰心、流泪。她还年轻,她的学习生涯才刚刚开始……

  3个多月,李玉莲与病床为伴,与药物和医疗器械为伴。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多次进行恢复功能的手术(植皮),她尝尽了痛苦的滋味,而无休止的痛苦没有将她击倒。十七、八岁身体单薄的女孩,经过建设兵团5年的艰苦磨练,180斤的大麻包扛起来就走。这5年的磨练给了她挑战伤痛的坚强毅力。然而,人不是铁打的。尽管李玉莲有着钢铁般的毅力(记者个人认为)。33年过去了,那段日子,那些手术,那种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李玉莲告诉我,今天想起这些她依然还会头皮发麻。这就是她告诉我与烧伤有关的全部。

  1978年秋天,李玉莲毕业了。如果不是因工负伤,按照当时政策,她毕业后要回到原籍天津就业。为更好地照顾她,学校打算留下她并征求她的意见,她愿意留下做学生辅导员工作。从此,李玉莲成为北医药学院的专职学生辅导员。

  李玉莲虽然不能再从事实验室的工作,而生命留给了她,有什么能跟鲜活的生命相比?!她的第二次生命是组织上给的,是医护人员给的,是师生们给的。这一切她铭记于心。

李玉莲把学生当亲人,真心相助

  拖着伤残的身体,带着一颗对学校领导、医护人员、老师、同学感恩的心,26岁的李玉莲开始了辅导员的职业生涯。一干就是33年。

  做辅导员必须有爱心,这是首要的。李玉莲如是强调,没有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即使你学问再高,也很难做好这一项工作,学生们也很难跟你心贴心。李玉莲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把他们视如自己的孩子。关爱,帮助。

  真心、耐心、知心、谈心,是她与学生的主要交流方式。与家长沟通、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也是她的工作内容之一。教育是多方面的,只有调动社会、家庭、学生等各个要素,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起到“帮助一个,教育一片”的教育效果。李玉莲兢兢业业、为人师表的形象时时影响和教育着学生。

  李玉莲的真心、耐心,使学生们把她视为知心朋友和可以信赖的师长。当个人情感上迷茫无措时,没有想到去和父母说,学生首先想到了李老师;当父母感情破裂,家庭发生变故时,学生愿意找李老师诉说心中的苦闷;考前心理压力大,学生半夜发短信给李老师寻求帮助……每当这些时候,李玉莲首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细细分析,以她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告诉学生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无论是什么情况,李玉莲都把学生的事当成头等重要的事,竭尽全力去帮助,引导。

  有一件事令李玉莲难忘。大约是2000年4月的一个周末,当时李玉莲夫妻两人正在天津看望生病的母亲,傍晚五、六点钟的时候,她接到一位学生(有心理障碍)母亲的电话,哭着说女儿想不开,在阳台上,谁都不许靠近。李玉莲告诉家长尽量平复孩子的情绪,自己马上从天津赶回去。放下病中的母亲,李玉莲和丈夫连夜赶到学生的家,做了几个小时工作,学生情绪渐渐稳定下来,第二天学生的情绪又变得异常,李玉莲立刻帮助家长联系学生住院。事后学生的父亲来到李玉莲的办公室“扑通“跪下,说当时要不是有李老师的劝导,她的女儿可能就留不住了。

  家长的举动让李玉莲感动良久:“哪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啊!辅导员的工作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学生,还有学生身后的每一个家庭。能够对学生有帮助,对一个家庭有帮助,这就是我该做的事。”

  一个学生长久地留在李玉莲的记忆中。这是个学生班长,热心于社会活动,一度放松了学习,成绩下滑。有一次和他迎面碰到,李玉莲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并不是很刻意地说了一句:“学习上要加油啊!”。办理毕业离校手续的时候,这个学生特意跑到李玉莲跟前捧着两个证书说:“李老师,我一定得跟您说声谢谢!不是您的那句提醒我肯定就拿不到学位证书了。”

  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李玉莲说,我们的学生都是很优秀的,对他们的教育用不着说教。而这件事也让她总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对学生些许的指点就能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平日里我们做老师的就更要对学生多关注,多发现问题,多引导。

  2003年,留在了国人的集体记忆里,留在了世界灾难史上,中国的“抗击非典斗争”艰苦卓绝。

  为保证全院700多名同学的身体健康,李玉莲不顾自己的安全,设身处地替学生着想,把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当时学院有位同学不幸染病,高烧不退,被诊断为高度疑似病例,在学生中引起恐慌,且谣言四起,还出现了偷偷离校返家的现象。对此,李玉莲和同事们一道,深入学生的课堂,宿舍,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医学部发布的每日《非典信息通报》,稳定学生的情绪;每天和染病同学进行电话交流,了解身体状况,对她表现出来的一些焦躁情绪进行疏导,鼓励她以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李玉莲主持召开了学生党员支部会议,使学生党员意识到身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及学生党员在这种关键时期应具有的责任感。在党员的带动下,很多同学纷纷要求参与到抗击“非典”的活动中去,学生中形成了一种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担当责任的风气。非典这个非常时期,50多岁的李玉莲拖着带病的身体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像指挥官一样掌控全局,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即刻联系校医院、有关领导及学生班主任,制定出周密的解决办法,还亲自把学生护送到医院。尽管当时一声咳嗽都会让周围人头皮发紧,对医院更是避之不及。李玉莲说,不能让学生自己去医院,这个时候,他们心里的压力更大,更需要关怀。

  33年,李玉莲就是带着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的精神辛勤耕耘在辅导员园地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北医药厂需要一个党支部书记,组织上有意向让李玉莲主抓,她拒绝了。因为她觉得自己与学生之间特别有缘分,更适合做学生工作。学生们是单纯的,而她的思想和为人处世的原则也很简单,助人为乐。看着学生们成长:“真有一种喜出望外的愉悦感!”。

  有一年学校运动会,人数不多的药学院拔得头筹,站在运动场边呐喊助威的李玉莲脸上笑开了花。“我们得第一名啦!”那股开心劲儿让她发自内心笑个不停。药学院的一位领导看见“得意忘形”的李玉莲开玩笑地提醒她:“李玉莲你不许这么乐啊,一定要注意影响!”。

  影响不影响的李玉莲根本没有考虑,她为学生们的进步高兴,为学生们的拼搏精神感动,为学生们把每年全院的迎新晚会搞得有声有色而兴奋不已。

  去外地出差的不少同事、学生或熟人回来后总会对李玉莲说,凡是见到北医药学院毕业生他们都会问起:“你们认识李玉莲老师不?”我们回答说“认识啊!”。然后听到的都是毕业生对李玉莲老师的交口称赞。同在北医工作的李玉莲的丈夫王全宇老师出差时,如果遇到北医药学院的毕业生,每一次都会得到热情的款待:“这是我们李玉莲老师的先生!”言语中透着作为李玉莲老师学生的自豪;言语中流露出对李玉莲老师的亲人般的爱。

  “我自己真的觉得,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吗?这么多学生,在我眼底下成长起来,真正有需要的时候,我能帮他,他也觉得你可信,就很好了。也许别人比我做的好、成绩大、待遇好,但是他们得不到我这种精神和心理上的慰藉。即使现在我的身体不太好,年龄也大了,但我的心还是很年轻的,永远长不大,很快乐,跟学生在一起真的觉得很幸福。”

  这就是李玉莲。

  作为学生辅导员,要与时代同步,要与学生并肩前行,甚至要超越。年近60岁的李玉莲为了时刻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较早时候就熟悉QQ、飞信等现代化的通讯方式,这让年龄比她小许多的同事也深感惊讶:“李老师还真现代!”

学生把李玉莲老师当亲人,真诚对话

  李玉莲是个不善表达更不善夸夸其谈的人,她说自己做事脑子慢,不会“脑筋急转弯”,对问题怎么看就怎么说,不会“揣着明白装糊涂”,或者本身就不清楚却偏要装作多知多懂。这样的李玉莲却成为学生们的知己,她待人真诚善良,助人为乐,她为人坦诚谦逊,努力学习,紧跟时代,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私下里,学生管她叫“李奶奶”。

  人生啊,价值观啊、爱情观啊,大学教育啊,就业选择啊……同学们乐于跟“德高望重”的李老师探讨他们关注的各类问题,因为李玉莲的解答不冠冕堂皇。

  “你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或话,再当成真的似的要求同学,那就是虚伪了,至少是不实事求是”。李玉莲以这样的态度与学生沟通。

  学生:李老师,咱们院的同学都知道,您特别疼爱学生。您最初带的那几届学生是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您觉得现在的学生和他们比,什么变化最大?

  李玉莲:“我带的第一届学生是1978年入学的(第二批高考大学生)。你们是80后,90后,不是一代人。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特点,每一代人都打着那个时代的烙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个时代的颜色几乎是单色系的,学生没有过多的自我设计,在学校里的表现是潜心读书,踏实,刻苦,肯于付出(后来的出国潮是另外一回事)。现在的世界花花绿绿,各种信息都能获取,学生综合素质较高,都有很多追求,很多思考,肯于表现自我,勇于创新。这是那个时代学生所欠缺的。当今时代,教育本身的问题,各种利益的诱惑,学生的身上也难免表现出浮躁,希望速成,而对未来缺少准确的认识与把握。将扎扎实实的做人态度、学习态度与勇于创新的追求精神很好地融合,这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石,也是我们育人的一种希望。

  学生:您做了多年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怎么看待大学生入党这一问题?

  李玉莲:每年我们的学生都有申请加入党组织的,可以说,动机不会是一致的。我以为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有正确的入党动机,把加入党组织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追寻;第二,入党动机比较纯,把加入组织作为年轻人进步的必由之路;第三,入党动机不太清楚,比较从众,大家都写我也写,入党还可以实现自己设计的目标;第四,少部分同学入党动机不纯洁,想通过这个台阶,把入党当成敲门砖来得到工作上、生活上的更多好处,而内心并不真正认同党的理念和思想。从学生入党问题,我们看到年轻人的理想、信念、追求,也看出一个基本的做人的问题。特别是第四种动机。我能理解有这种动机的学生,但是,从我个人来讲,我不看好这类学生。我觉得,这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完善荐人、用人机制,是以考察“德能技”为用人标准,还是将哪一些标签当成先决条件。我希望同学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和追求靠拢党组织而不是精于心计。我们应该坚信一点,一个真诚、坦荡、有爱心的人,在这个社会是有立足之地的,是受人尊敬的。不要把自己人生的目标定位于追名逐利,并为之不择手段。那样最终的结果不一定让你的人生更快乐、幸福。

  学生:您怎么看待大学生的情感问题?

  李玉莲:现在年轻人的恋爱观和我们大不相同。用“单纯”形容我们那个时候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一点不为过。我们对爱情的态度、相貌、身高、家境、挣多少钱都不大挑剔,更主要的还是彼此要有共同语言,谈得来,有好感。以我为例,我严重烧伤,能找什么样的老公呢?我跟我爱人是我同学介绍认识的,到结婚之前三、四个月,就见过一次面,两个人完全靠的是心心相通,人生的价值取向相同。我们的婚姻,用年轻人时髦的话说就是“闪婚”。而我们的这个“闪婚”携手了几十年,这是现代人的“闪婚”后又“闪离”所无法相比的。那个时代,精神层面的追求远远大于对物质的、对虚荣的贪图,现代的年轻人真正追求什么恐怕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我带过的学生中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上个世纪80年代毕业的一个男生,喜欢上海一所医科大学的女孩儿,可是人家不喜欢他。那男同学痴到:你不是不喜欢我吗,我得不到的也不让别人得到。他告诉那个女孩他手里有一瓶硫酸,要直接到上海去找她。当时通讯不便,我们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就乘车连夜赶往上海,幸亏控制住了事态的发展,否则恐怕会酿成一个悲剧。

  恋爱结婚是双方共同的事情,不能一根筋。爱一个人应该给她(他)带来幸福而不是不幸。大学生谈恋爱不是不可以,但是还是要把完成学业作为主业,要把谈恋爱变成促进学习、共同进步的动力,不能沉浸其中,耽误学业,影响未来。我所能给你们的也只能是提醒:要多体察生活,要真诚地待人接物,对你选择的标准要实际一些,选择的人还应该看人品和修养。

  学生:以前的学生社会责任感很强,现在社会大环境无时不影响着我们,您觉得,我们走出这个校门进入社会,应该抱着怎么样的态度?在大学里我们应该重点学会哪些东西呢?

  李玉莲:无论在校园里还是步入社会,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做人、做事上。我们也曾为同学们举办过各类活动,接触社会,探讨人生,比如百家药厂文化调查,价值观讲座等,但是大家体会还不够深。我们的学生都是人才,但是不客气地讲,我们这些“人才”眼高手低是通病,有些自我感觉良好,欠缺踏实做事的态度,易浮躁。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自然是客观的,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社会上再浮躁,跟我们学生有什么关系呢?把你的学问做扎实了,受益的是你自己。搞学术的人如果都去浮躁,不仅难成大器,甚至误人子弟。

  我们要有一个诚实做人、扎实做事的态度。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定位,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去做。成功的人一定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什么叫成功?抓奖券得了500万绝不叫成功,那是运气,成功的人必须有一个社会价值的体现,也就是说,在社会上体现自身的价值。一个人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就是担当了一种社会责任。而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永远不会是一个成功的人。

  ……

倡导创建完善新生导师制  20年育人获师生肯定

  2011年4月16日上午,北大医学部逸夫楼报告厅气氛热烈。北京大学药学院党政领导、导师代表、老中青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及主管领导、其他院系代表,与药学院四十余位历届新生导师代表共聚一堂,为学院创立新生导师二十周年展开研讨。在座的新生导师中有年逾古稀的老教授,也有学术科研的中流砥柱、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结合自身的体会谈新生导师20年的历史与成就以及未来的改革与发展。

  作为药学院新生导师制的倡导者及创立者、推进者之一,李玉莲回顾了这一制度的发展演变、经验成效,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索改进的问题。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长期关心和支持下,药学院的新生导师工作二十年坚持不懈、不断探索、砥砺前行,新生导师制持续发展、日益完善,已成为药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和突出特色,得到多方的肯定和鼓励,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报告中,李玉莲几度哽咽,座谈中,她也眼里噙着泪水。有人说,李玉莲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委屈?这让李玉莲哭笑不得:我哪里是什么委屈啊,我这是激动的,感动的。在这个平台上,药学院几代人不断传承,老师们在繁忙的科研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育人的作用,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也体现了大学育人的核心。这些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借力”与“助力”这属于物理学范畴的概念,李玉莲把它引入辅导员工作中,引入到育人的工作中。借老师的力,助学生成长;借新生辅导员制,搭建老师育人的平台,助学生成才。同时,也借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之力,帮助老师提高育人水平。

  为什么要倡导并积极推进学生导师制?李玉莲是如何思考的?

  二十年前,也就是1991年,北医药学院化学专业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专业思想,在药学院学化学,不伦不类,学生也不安心学习。教与学要有效地融合才能真正达到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李玉莲思考,能否发挥老师们的作用,为学生做专业方面的引导?她的建议得到院领导支持。于是,这个工作从1991年即开始试行,一年下来效果很好。1992年导师制在药学院全面展开。

  随着学生学制的变化及社会需求的变化,李玉莲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及导师的工作,使这一工作不断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与学生需要相结合。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使其更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她提出了把学生学业和思想的成长贯穿在新生导师和就业指导课的做法,抓住新生入学和毕业分配两个重要环节做文章。在她的积极倡议和推进下,北京大学药学院新生导师工作不断创新与完善。2002年,对原有的新生导师工作方案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规范了导师的遴选和考核标准,加强了导师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制度化,同时,将新生导师工作与定岗定编相联系,在岗位职责中明确了导师的职责和地位,也进一步调动了导师工作的积极性。这项工作获得2004年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针对大一学生在北大本部进行一年的医学预科学习的改革,李玉莲又领导大家对新生导师制进行了修订,实现了导师分组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灵活模式,并申请成为北京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基地。

  “新生初入大学时,在学习生活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不适。尽管我们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但是我们必须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从而为新生发挥‘培土、扶正、施肥’的作用。”

  “辅导员要‘一心三新’去做好工作,即用心去做,尽最大努力采用新思维、创造新方法、教出新内容,并指出应注意不同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做好新生导师工作’。”

  “新生导师首要的任务是了解学生的性格、学习和生活习惯,然后就学习方法、专业认知、人际交往、就业等问题对新生进行引导、辅导、指导和疏导。” 

  “ 新生导师的第一要务是‘导其心志、理其生活、辅以学业’,要成为‘药学新人之灯塔’。传播知识就是传播幸福与希望,教书育人铸就的是祖国未来的栋梁。”

  “在急剧变化当今时代,针对药家鑫的恶劣事件的一些大学生中出现的极端的反面典型,结合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基本特征,要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引导。”

  “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是‘点对面’的教育,而新生导师则可以做到‘点对点’的辅导,有助于实现新生教育的精致化。”

  ……

  结合自身的经验与体会,以及社会问题,研讨会上,老师们畅谈他们对新生导师的认识和体会。气氛积极而热烈。

  听着这些发言,李玉莲为药学院几代老师强烈的爱心与责任心而感动,而流泪。

  每年的新生大会上,学生都能够知道自己对应的导师是谁。

  “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新生导师了,大家以后在学习生活中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我很愿意帮助你们。”一个学生回忆当时的情景。随后整整一年的时间里,老师们经常主动找他们聊学习、聊家乡、聊人生、聊理想。

  “我们来自外地,第一次离开家门,来到北京这个喧嚣的城市,上千公里的距离幻化成的不仅仅是背井离乡的乡愁,更是内心深处巨大的孤独感。老师们了解我们的思乡之情,告诉我们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快乐地融入到北医大家庭中来。因为‘你们是成年人了’。”

  学科上的迷茫也是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药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药化、药剂、药理、天药、药分、药管、化学生物学系等专业细分,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很有盲人摸象,找不着头脑的感觉。尤其是长学制同学,尽早地了解实验室研究方向对于后期选择适合自己的硕士课题组至关重要。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不仅给同学们提供建议和帮助,还让同学留在导师的实验室加强对专业的直观认识,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新生导师制度对于同学们选择今后的研究方向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作为一名在药学院学习生活已经五年的高年级同学,我非常深刻地感受到新生导师制对于一届又一届药学新生巨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针对一个班主任负责每个年级近一百余人的单薄而有限的力量,新生导师无异于雪中送炭,为药学新生带来更加细致全面的指导”。研讨会上,学生代表谈了自己的体会。

  “春秋易逝匆过往,恩师千辛鬓微霜。幼苗万林满桃李,百年育人铸辉煌。二十年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值此北京大学药学院新生导师制建立二十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全体药学院的同学向所有新生导师们道一声,谢谢老师,您辛苦了!衷心地祝愿各位新生导师为未来的师弟师妹带来更大的指引和帮助!”

  学生代表深深鞠躬,言语中充满感激。

  李玉莲心里充满对同学们的感激,教学相长,他们和导师们的共同努力,为北京大学药学院乃至国家药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李玉莲总结学生导师制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其核心内容经历了专业思想教育(1991-2002年)、综合素质教育(2002-2008年)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2008-2011)的三个发展阶段。这项制度对于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综合素质乃至创新能力,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药学院为了表彰在新生导师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老教授和中青年老师,特设了“鹤发丹心奖”、“师恩德楷奖”、“春风化雨奖”、“良师益友奖”、“乐育英才奖”、“桃李芬芳奖”等一系列奖项,这是北京大学药学院新生导师的荣誉。

  李玉莲感谢院领导对新生导师制的支持和帮助。

  新生导师制是对教书育人、人才培养所做出的有益探索,已成为北京大学药学院育人的一个精品。在当今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媒体对于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语言表达、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显著影响。李玉莲认为新生导师工作还应当重视研究大学新生的这些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涯指导”。李玉莲说:“这也是留给我们的新课题”。

李玉莲说,我的坚守来源于我的爱

  是什么精神支撑着李玉莲拖着伤残的身躯33年如一日坚守在辅导员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这是我采访中最想了解的。下面是李玉莲的原话:

  “要说我为什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的做这件工作,这跟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我的父母心地善良,有责任心,并且常能不计较得失地去帮助别人,从小到大就受他们耳濡目染的影响。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最让我感恩的也是影响我终身的就是烧伤这件事。当我遇到大灾难身心遭摧残的时候,是靠学校领导、靠医生、靠着老师和同学们的救助和精神鼓励才活下来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很感激。在我心里一直都是这样想的:北医给了我这条生命,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全身心地投入,一定能坚持下来,这也是力量所在。我特别热爱学生工作,所以把学生工作当作事业来做。其次,生长在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受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心里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有就是学生给我很大的支持力量。我们的同学都是全国的尖子学生,我能为他们做点事情,在他们成才过程中能帮助他们解决一点问题,我觉得很值。他们遇到的问题,我能为他们解决,能帮他们一把,将来使得他们能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才能,我觉得很高兴,同时这也是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再要说的就是各界领导对我工作的理解,他们也都觉得我很不容易,而且给了我这么一个担子也能完成得很好,他们对我的工作是认可的,也是很理解很支持的。我们这些人,说实话,还需要很多荣誉吗?真的不需要。有时候一句话、一个认可就够了,心里就很温暖很满足。三十三年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啊!有时候别人问我在北京大学干什么工作,我就说我是在哄孩子,呵呵!这么优秀的学生,看着他们成长,真有一种喜出望外的愉悦感。

  工作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但有的时候还是觉得力不从心,自己内心的那股劲与外部环境结合得还不是很好。好多事自己有想法,因为各种原因还是没做太好。再过一年多时间要退休了,我心里还是很踏实的,因为我没有愧对我的工作和我的学生们,成效怎样那是能力与水平问题。”

  这就是在辅导员岗位上坚守33年的李玉莲。

“名人”李玉莲,33年送走24届学生,2400余毕业生

  李玉莲成名人了。2011年5月,退休进入倒计时的李玉莲不仅被通知进入了“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十大年度人物”,还成了北京大学以及医学部的“第一人”。连日来,报纸,电视,网络、电话……各种媒体的采访。

  送走2012年毕业生后就退休的李玉莲不曾料到,在自己钟爱的辅导员事业的尾声还能扬起一小段华彩乐章,让年近60岁的自己成为个“星”,李玉莲做梦也没想。李玉莲不是没有梦的人,而她梦里闪回的仍是“孩子们”的事情。

  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经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环节,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辅导员李玉莲获选“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这是自该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北京大学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辅导员。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近600名辅导员报名材料。200名入围候选人及其事迹自2011年4月14日起在新华网上进行展示,最终共评选出“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0名,“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39名,“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150名。

  李玉莲成名人了。怎么看待这个荣誉,怎么评价自己这一生?李玉莲告诉我:我不过就是全国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中的一员,给我这个荣誉我挺高兴的,你说我有多兴奋,没有。对于我所从事的这项事业,可以说,我问心无愧。这个荣誉是对我30多年工作的一个认可。而我还理解,这个荣誉更是对高校、对我们高等医药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辛勤工作的一个认可,激励年轻人在辅导员岗位上更好地育人。

  “我的缺点是能力有限,进取心不强,我的优点是善良,有爱心”。李玉莲自我剖析。

  从她做辅导员那天起,李玉莲就没有把它看当成糊口的手段,而是看成职业生涯中最为珍爱的事业。她的吃苦耐劳不计报酬打着那个“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充满爱国激情的时代烙印;她的善良、爱心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她把这些优秀的品质贯穿于她的事业,始终带着对学校、同事及对学生的感恩。这样的李玉莲是这个社会需要的人。李玉莲的这种精神是这个时代呼唤的。

  善良,爱心,感恩,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伴随李玉莲33年的学生辅导员生涯。人生中没有不愉快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但是,李玉莲心里从不装着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留在心底的都是让她高兴的事。她说,我这一辈子做不了什么大事,看到我们的领导、老师、同学,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医药卫生事业奋斗、拼搏,取得很多的成绩,我打心底为他们高兴。他们给我激励、给我动力,我也必须得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总结这33年辅导员生涯,李玉莲回答我做辅导员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是:第一,要把这项工作当成事业来做;第二,对学生要有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第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第四,对学生要有满腔热忱服务的思想和精神。

  24届学生,2400余毕业生。他们从辅导员李玉莲老师身边走向社会,走向各自光明的未来。李玉莲说她感谢这些心爱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我感到快乐。是他们让我感受到辅导员事业带给我的成就感,幸福感。我必须真诚地向他们——我们的学生道一声“谢谢”!

  拖着伤残的身躯,33年如一日李玉莲坚守在北京大学药学院学生辅导员岗位上。33年来,她始终坚持每周到专业课上点一次名、见一次学生的习惯,风雨无阻。33年来,她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保持着对事业的极高热情。这就是59岁的李玉莲。

  “从教30多年来,李玉莲同志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善于动脑、敢于创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她不仅是学生思想上的领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成长道路上的铺路人,也是学生工作的开拓者、辅导员队伍中的定心丸和楷模”。这是北京大学药学院给予33年辅导员生涯的李玉莲的高度概括性评价。

  “第一,几十年来她带着伤残病痛的身体和常人一样坚守工作岗位,实属不易。第二,她的职业道德操守好,在她身上体现出来精业、敬业、勤业、乐业的职业道德精神与为人师表,令人称道。第三,她人格心态好,心地善良、实实在在、有人情味、有爱心,她总是能不计得失、尽心尽力为学生解决各种生活难题,几十年下来,赢得口碑”。克服诸多困难,与李玉莲几十年携手前行的丈夫王全宇对好强的妻子做出这样的总结。采访中他几度哽咽,眼含热泪。几十年来,李玉莲与伤残带来的各种病痛进行着顽强的搏斗,常人无法想象,王全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支持着妻子的工作,不仅多承担家务,还成为北大药学院的“编外”人员,协助李玉莲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以“寻找心灵的家园”价值观为主题的大讨论;自己主讲或者邀请外校专家为药学院师生讲授哲学、社会学等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对于妻子获得“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十大年度人物”,王全宇说了一句“实至名归”。

  拖着伤残的身躯,33年如一日坚守在学生辅导员岗位上,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几个用于战场上的词语: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钢铁般的意志……仅凭几十年不断与袭击身体的伤残“后遗症”搏斗,勇敢地面对生活这一点,就足以让我肃然起敬,况且,李玉莲还兢兢业业干了她自己认为“一辈子干了一件事”的干了一辈子都不舍的辅导员事业。

  “挥蹄勇做千里马,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李玉莲30余年辅导员生涯的写照。

  一个时代,需要各路精英,他们的引领作用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个时代,更需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埋首耕耘的大众,他们是这个社会的脊梁。

  李玉莲简历

  1970年6月—1974年10月内蒙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四十一团三连;1974年10月—1977年12月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学习;1978年2月至今北京大学药学院学生办公室辅导员工作;1987年任药学院学生办公室主任、辅导员;1992年任药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2010年7月任药学院辅导员。

  1998年获卫生部德育工作先进个人;1999年获北京市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获北京大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十佳党支部书记;2007年获北京市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2009年获全国医学教育系统优秀学生辅导员;多次获医学部优秀党员称号和教学优秀个人奖;入选“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十大年度人物”。

(作者:宣传部 傅冬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