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浅议新生导师的高等教育功能
胡新:浅议新生导师的高等教育功能
——给无处安放的青春一个支点
针对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差别而建立的新生导师制是药学院学生教育的重要特色,在帮助新同学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方面作用显著。设立新生导师制,究其根源涉及我国教育的一个严重弊端,即长期以来学校家庭包办太多,缺少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就在家庭受父母管束,在学校是以教师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和教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生活的自主性几乎为零。实际上按照我们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国家法律,大一新生的年龄已经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审美价值和是非标准也已经建立,是一个具有自主能力的成年人了。而实际情况是高校大一新生普遍缺少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学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过程,因而新生导师制度应运而生。
新生导师制出现的合理性还在于我国教育的另一个弊端,高等教育、高中教育和义务制教育之间严重脱节,几乎看不到这几个层次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我国高校绝大多数是有围墙的大学,学校自觉地将自己和学生与社会分割开。可能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高校的教育资源都是在封闭状态运行,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实验室等等一般不会向社会、哪怕是中小学开放。这无疑增加了社会、学生和家长对大学的神秘感、陌生感,来自边远和落后地区的大学生尤其突出。不少同学是第一次来北京,第一次走进大学校门,一切都很新鲜和异样。即使是北京生源的新生多数也是第一次感受真实具体的高校。经过短短几天的入学教育,很多时候新生对自己心仪的学校产生的恰恰是幻灭感,觉得学校真实的情形(比如住宿、伙食等)与自己心目中的高等学府有很大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如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告诉他们大学生活的特点、降低他们的心理预期,就能帮助学生迅速适应新环境,对整个大学阶段都会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在十年的新生导师经历中,我发现:新同学关心较多的问题集中在对专业的了解、学习方法等方面。最初的交流主要是解决新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目标不清晰。有些新生对药学专业的了解一知半解甚至完全空白,有的是受老师、父母之命,或亲朋介绍,有的是从其它专业调剂过来,个别学生一入学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准备转系或复读。这些情况直接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大学时光是充分利用还是白白浪费。能够考入北大的新大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前一阶段都是将金榜题名作为自己人生一个明确奋斗目标。一旦进入高校如不能尽早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大学第一年的宝贵时光就流水般匆匆而过,没有一丝痕迹。很多时候成功的人生在起步阶段就已经决定,因此新生导师常常要勉励这些同学万不可以有停滞不前、不求进取的思想。
现在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已经很高,进入大学已不是进入“保险箱”,而是面临新一轮竞争,不仅是在知识掌握多少、是否熟练这个层面上,还是素质、身体、心理、情感全方位的竞争。教育发展到今天,其功能不但是向学生传授普通知识和生活技能,同时也演变成一个社会“筛选器”。一个人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就是一个不断被筛选、被淘汰的过程,能够到塔尖上的只是少数人。作为新生导师,每年看到一群考入北大校门、怀抱玫瑰色理想的新学生,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聪慧、活力四射和不甘人后的精神,由衷地希望所有的新同学将来都能成为一个领域的杰出人才或领军人物,为母校争辉、为国家争光。因此培养他们对学校学院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专业态度,迅速建立对专业的兴趣,是导师工作的起点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生导师制工作的另一项内容是向同学介绍在大学里如何学习,如何转变学习方法。现代教育规模化、社会化,进而标准化,基本忽视了个别师承和个性化需求。无论是课程设计、教学计划和内容,还是教学组织,都是学校和教师预先安排,因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培养完全被忽略。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演练场,也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干、张扬自己个性、展示自己特长的大舞台。每一个考入北大的学生在智力上并无高下之分,决定今后人生走向的多是非智力因素。大一时期课程安排比较宽松,很多学生不能应对这种变化,不知道如何安排时间。优良的学习成绩也是在“高压”环境下“逼迫”出来的,一旦失去了老师家长的千叮咛、万嘱托和具体的奋斗目标,松懈疲沓之况就表现出来。对这样的情况,我总是及时向新同学指出,要理解大学之“大”不仅在于有大楼和大师,还有大视野、大境界,要彻底抛弃多年针对“应试教育”而积累的所谓“成功”经验,要以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大学和大学学习。高等教育之“高”除了知识内容更广、难度更深以外,更体现在教学环境的多样和复杂。高校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一个人在大学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只占全部学习的一部分。学生不但要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更要懂得老师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主动亲近教师、感受院校气氛,是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完全不同的地方,是高等教育独特魅力之所在。
大学的生态环境与中学完全不同,人际关系也更错综复杂,新生导师制度架起了中学和大学之间的桥梁。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大学新生的特点、风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独生子女、城市户籍逐渐成为主要组成部分,他们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以个体为中心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一旦在新环境中发生不如意的事情就感到沮丧。新生导师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如果能及时发现这样的动向并加以指正,就会让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学会正确面对失利、树立信心。对于来自边远地区和穷困家庭的学生,一般自卑心理比较严重,新生导师的工作主要是侧重在激励方面,指导他们正确看待贫困,学会主动融入城市、学校和同学中,特别是通过发挥自己的特长来赢得大家认可。在每年与新生交流中,我都要郑重地向同学提出:一切“归零”、重新评价自己,在新环境中找准自己的新位置,将挫折、失败也看作锤炼自己的好机会。新生导师是学生在大学里遇到的第一个人生老师,指导他们在学校里就完成一定的社会化过程,将来毕业后会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才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新生导师制度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帮助高校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全面深入理解高等教育的功能。担任新生导师工作的老师基本是兼职,他们对自己的专业都十分熟悉,甚至是专家,但长期的教书育人内容集中在学科领域,视野比较狭窄,对教育本身的规律一般研究不够。与专门化的研究机构不同,高等院校的教师应该有更高远的追求,不仅要成为学科方面的专家,更应该是懂教育的行家里手。不仅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学生在入学之初的短短几天接触到的老师的言谈举止、行为风范会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甚至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因此从接触新同学的第一天起,新生导师的教育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新生导师的经历使我对教育的功能和定位理解更深刻。作为教师上好一堂课、指导好一次学生实验、帮助学生完成一篇论文固然非常重要,但这些还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塑造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感悟力、陶冶人的情趣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创新人才的教育方面,我们的高等教育还非常薄弱。原因有许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对教育功能的理解过于狭窄,对教育的评价体系过于简单。从求学者来看,认为念书考试、做论文、得到文凭就算完成了受教育的经历,因此应试教育、分数教育、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旋律;从对教师的要求来看,高校更注重一个教师的课题、经费、文章、实验室规模等硬指标,导致很多教师孜孜以求的是自己课题组的“小日子”过得是否红火,而忽略了在更大范围内对全体学生的普慧性教育。特别是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高等教育能够获得的资源极大丰富、途径更加多样,但很多巨额资金和课题是专项性安排,对高校全体师生的可及性很差,造成高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以及教师个人之间都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和贫富差异。当今大学不但异化成研究机构,甚至异化成公司和企业下属的研发部门,学生变成了廉价的劳动力,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重新审视教育的基本功能,让高等教育回归它的本初位置非常迫切。
教育的基本目标不仅使人获得知识和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或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还应该通过教育逐步摆脱无知和蒙昧,在身心方面获得全面的自由的发展。如果说前者是低等的“工具化教育”,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对教育功能定位的狭隘、低下和功利化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严重失误之一,看看近二十年学界出现的各种现象,甚至发展到因为落选院士而雇凶报复等极端事件就可见一斑。新生导师制给教育工作者一个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功能的机会,特别对大学兼职型教师来说正是实现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可行途径。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深入专业,是实现“通才教育”的最佳时机,而新生求知欲、好奇心最旺盛、功利心最少,正是塑造精神、提升品位的时候。因此要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新生导师制工作,对高校教师的工作设立全面的评价指标。“教学”、“科研”和“育人”虽然有联系但是不同的概念,不能只将论文、课时、经费等作为衡量教师的唯一指标。
基础教育永远是立校之本、永恒主题,应该将高校最优质的资源充实到低年级教育中,鼓励最好的教授和学者不但要上本科生课,而且更要承担低年级的课程和新生导师工作。要做到这点,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管理者“风物长宜放眼量”来制定政策,拿出极大的魄力和勇气逆势而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优劣、学校的好坏绝不是学生毕业、文章产出就可立即评估,而应该是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后由社会来公认。一个优秀人才的诞生是许多因素促成、许多教师共同培养的结果,不应该将最终的成功、辉煌和鲜花只献给某个研究小组、某个项目负责人,这对在高校长期从事基础教育、默默无闻的教师是极不公平的。新生导师正是这样一群人,培土固沙、扶正强本,工作是那样平凡,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在年复一年的迎来送往中,曾经红润的脸庞开始枯皱,曾经油亮的乌发开始霜染,曾经矫捷的身影开始迟钝,曾经豪迈的激情开始消退。但是,能给无处安放的青春一个有力的支点,是大学教师最美好的职业乐趣。
(药学院 胡新)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