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寸草桃李情:“桃李奖”获得者北大医院马明信教授

春晖寸草桃李情:“桃李奖”获得者北大医院马明信教授

   马明信1963年到北大医院内科工作至今。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主任医师和教授,1984~1986年曾赴西德进修。先后担任北大医院内科教学主任、血液科主任、输血科主任,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内科学、血液学和输血学的医、教、研工作,以高超的医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受到病人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2010年的教师节上,马明信教授荣膺北京大学医学部“桃李奖”。当笔者闻讯说要和马明信教授聊聊获奖的事时,他一如既往的谦逊平和,几次约谈他始终是一句话:“没有什么,不要写我。”我一直以为我对马明信教授还是有些了解的,因为20年前我曾以血液科病人家属的身份经常找他的“麻烦”,亲身感受和亲眼目睹了马明信教授和血液科医护人员们为救治血液病患者付出拳拳之心和艰苦努力,感激之情一直存在心中,而此时正是我可以“回报”的机会。马明信教授很忙,我和他约了好几次,总算定下来采访的时间。当马明信教授如约到来,我们寒暄的时候,他很亲切自然地随口问起了我:你先生现在好吧?我告诉他:很好,很健康!当年多亏了您呐!马明信教授以他一贯的谦逊,带着他满口乡音连连说:哪里!哪里!我没做什么!寒暄之后我把话题拉回到“桃李奖”,马明信教授还是以他一贯的谦逊对我说: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工作是大家做的,荣誉也应该是大家的。我问:那您为什么到现在还这样努力工作,热衷医学教育事业,而且乐此不疲呢?他说:因为这个工作有意义,有乐趣,有意思。话匣子也由此打开了……  

  立志学医 报答哺育之恩

  1939年6月26日,马明信出生于山东省临朐一个乡村医生之家,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和一个姐姐。从医的父亲是位中医,以眼科擅长。马明信教授是山东人,而山东是我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他的故乡临朐地处沂蒙革命老区,那里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遗存丰富。马明信自幼就受到家乡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淳朴豪放的沂蒙精神的熏陶。他父亲是一位兢兢业业为乡亲治病的好医生,母亲承担着家里所有的营生,终日辛劳,生活虽不富裕,但一家和和美美。敦厚老实的父母身上展现着“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的传统美德,父母这样待人处事,也这样影响着他。马明信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刻苦努力,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上初中的时候,马明信的姐姐不幸得了“结核性脑膜炎”,不久就去世了。姐姐的去世对年幼的马明信影响很大,由此他立下学医的志向,下决心要做个好医生。马明信在山东省昌乐中学高中毕业时毅然选择了医学作为自己的事业。他考取了山东医科大学,成为家中第二个大学生,父母引以为傲。

  经过学习,他知道了姐姐得的病是完全能治好的病,这更坚定了他学习的信心,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缺医少药的面貌。在学校,马明信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好学生,他说:我是拿着人民助学金读完大学的,人民培养了我,我就要报答人民对我的哺育。

  1963年,马明信以优异的成绩从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北大医院基础内科做住院医师。那时候住院医师是二十四小时制,每天的生活就是宿舍、病房、图书馆三点一线。由于当时分科不像现在这么细,内科系统也未分亚学科,住院医师所面临的是大内科范畴所有的病人。因为要长时间在病房工作,对病人病情的变化、转归都观察得很细致,对每个病人的情况也了如指掌。虽说做住院医师的那三年工作特别辛苦,但收获也特别大。马明信不怕苦不怕累,满怀为百姓解除病痛的愿望,脚踏实地磨练自己。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体味着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会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他总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每一个患者。他认为:“救死扶伤是一件光荣而艰巨的使命,病人和家属已经很痛苦了,让我的患者有朝一日能够重返工作岗位,那就是我工作最大的乐趣。”  

  日积月累 磨练成好医生

  作为一位临床的优秀教师,首先他应该是一位好医生。马明信教授行医近五十年,是大家公认的德艺双馨的好医生。他谈起自己的成长之路时说不能忘记恩师的教诲,老师教会了我们,我们也要认真地去教我们的学生,这就是师生传承。在他的心目中,有许多自己崇拜的恩师,提到他们,马明信如数家珍:王叔咸、谢光潞、张树基……但马明信说:一个医生的成长,还有一个不能忘记的恩师,就是我们的病人。临床经验需要日积月累,我们通过书本学习,再经过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够不断进步和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病人也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马明信讲起他在“文革”时亲身经历、令他难忘的一件事:一天,马明信在急诊值夜班,此时的他毕业才两年,还是一个小大夫。当时急诊来了一位后背痛的老先生,60来岁。护士分诊让他去了骨科,骨科大夫看后觉得不像是骨科疾病,就让他到内科来会诊。只见老先生痛得在走廊里来回走,不愿坐下。马明信立即给他量血压、听心率,都没发现异常,生命体征很平稳。马明信心想:病人持续的背痛有心梗的可能,但结合教科书里讲的“典型的心梗病人不会来回走动,常常手抚胸口停止一切活动”,认为不像心梗。那天不巧的是急诊室唯一的一台心电图机坏了,所以马明信就开了点药让病人回家去了,临走还再三叮嘱病人不好时随时来诊。后半夜老先生背痛继续加重,再次被送到急诊室。上级主治大夫想办法用手拉纸给病人做了心电图,结果提示是心梗!急诊住院,第二天早上,老先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梗表现,经抢救无效很快去世了。这个经历让马明信感受到了疾病的无情、凶险和多变。有些病不会像教科书描述的那样典型,往往不好诊断。这个经历后,他每次看急诊、门诊或查房都仔细地询问病史,为病人进行详细体格检查,认真分析病情,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在他的诊治下,许多疑难患者明确诊断,危重患者转危为安。他认为尊重生命,尊重病人,是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病人们都很喜欢这位亲切、随和、没有架子的马明信大夫,对他提出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十分信任。

  1966年,马明信加入了党组织。从那天起,他就更加努力工作,坚持自己的信念,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做血液内科大夫已是“文革”后的事情,当时马明信可以去心内科,也可去血液内科,当他的老师说血液内科的人少,他就服从领导安排到了血液内科。其实这之前,马明信多次服从组织安排,在中南海门诊部工作过两年,因为“文革”动乱撤回医院。他曾随赴甘肃医疗队下基层防治肝炎,曾下放到五七干校,组织不论把他安排到哪里,他都毫无怨言。这些经历丰富了马明信的人生,丰富了他的临床经验,让他的心更加贴近患者。

  由于罹患血液系统疾病的病人大都比较重,特别是在以前,白血病、淋巴瘤等还是“不治之症”,家属常常要求瞒着病人,需要给病人格外的关怀与照顾。马明信总是能够从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善于开导病人,与整个科室的医生、护士一道,做好家属和病人的思想工作。马明信教授担任北大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多年,为北大医院血液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五十年的行医生涯造就了他深厚的临床功底,他常常能敏锐地捕捉病人的特殊临床表现,为明确诊断找到正确的途径。他认为念一百遍书不如看一个病人,因为真正的病人比课本要复杂得多。马明信将好大夫应该什么样概括为三点:一要有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善于作好医患沟通,在不断的挫折中锻炼和提高自己;二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注重“三基、三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反复升华;三要认真细致,有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不能自以为是,坚持谦虚谨慎的医疗和治学态度。医生是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并面临着许多未知的东西需要你去研究和解决,干到老、学到老,才能在知识和技能上做到与时俱进,并不断创新。他自己就是这样去实践、去努力的。  

   锐意改革 辛勤耕耘育桃李

  北大医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公立教学医院。从到北大医院工作那天起,马明信就与临床教学结下不解之缘。马明信当住院医师时就开始带学生临床实习,当主治医师时,开始承担临床教学工作。他为了学生特别舍得花时间和气力,只要发现典型病人就带学生去看,给他们讲这些疾病的临床特点,加深他们的印象。他在临床带教中深切地体会到:带学生给临床大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除了自身要有教学的责任感,还要处处做表率,问诊、查体、写病历样样要坚持规范化。教学医院的每一位医生在做临床工作的同时都肩负临床教学任务,都有压力,而要完成好教学任务,把学生教好,就要付出心血,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水平,把这种压力转换成动力才会使医院教学整体的水平逐步提高。这就是我们教学医院所体现出的教学相长。

  1992年,马明信担任内科教学主任,开始主管大内科教学工作,让马明信感到特别困难的是诊断学教学。因为多少年来诊断学教学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多,但典型的病态体征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全部的病态体征相当困难。那时教学条件相对落后,还没有模拟人等模拟教学方法和设备。物理诊断都是直接在病人身上学习,很多体征不可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全部遇到,即使有典型体征,病人也常不愿意配合,有时老师刚把学生带进病房,却发现病人早都躲出去了。于是,那时的老师常常带着学生去外院找体征,铁路医院、阜外医院、公安医院都去过。针对临床教学中存在的病态体征和系统内科教学脱节的现象,以及病态物理诊断教学面临的困难,马明信教授担任内科教学主任后,在前任张鸣和教授和谌贻璞教授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教学改革。他组织实施了病态物理诊断和系统内科教学工作融合的教改实践,拉长物理诊断的教学时间,与内科课程阶段融合,让老师教学一贯制,让学生自己记录学过的病态体征,未见到的病态体征一定要在系统内科教学阶段补上。而诊断学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到正确的检查方法,这在同学间相互检查就可实现。继而,他又尝试搞了内科临床阶段课程的融合,如讲消化性溃疡时,先由消化内科的老师讲解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的相关问题以及内科的诊治方法;继而由放射科的老师讲影像学诊断,最后由普通外科的老师讲外科相关的内容及手术治疗等。整个讲课内容系统连贯、丰富充实、饶有趣味。这些改革很好地将内科学和病态物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决了诊断学教学的具体问题,这些改革也成为后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雏形。该课题《临床医学专业内科课程阶段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得2001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马明信非常重视“三基、三严”。北大医院八年制诊断学脱产带教老师每年经过岗前培训后要进行交接班和上岗验收,每次马明信都亲临现场,强调体检手法统一和规范,为教师做示范操作,帮助教师找出错误操作手法等,对青年教师脱产带教上岗严格把关。现在身为北大医院教学督导的马明信教授已年逾古稀,还在为青年教师做教学查房示范授课。马明信教授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半个世纪,可他至今乡音未改,用一口山东普通话讲课一直是马明信的特色。他善于把纷繁的课程内容简洁化、具体化、形象化,每当他把复杂的凝血网络、凝血因子结构与功能、人体内铁代谢的复杂过程清晰地讲给学生们时,学生都如获至宝。他清晰的思路,风趣的语言,使学生很快领会课程内容的难点和重点。

  马明信教授在诊断学方面造诣深厚,他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理诊断学》,对医学生的教学和学习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基于马明信对医学教育的贡献,他多次获本院优秀教师称号,也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医学部优秀教师、医学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教师、医学部夜大学优秀教师。

   以“诚”为本 教书育人写华章

  马明信教授在医学教育方面成绩昭彰,同时也是德艺双馨的内科学家。他长期在临床工作,担任过血液科主任、兼任过输血科主任,并担任大内科副主任,专业工作和行政事务都相当忙,但他对教书育人的工作情有独钟,他感到这是一份责任。从医从教近五十年,马明信并未将医教研看成负担,他认为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医”要出技术,“教”要出人才,“研”要出成果。如果没有“医”,科研就没有实践的基础;没有“教”,医院就后继乏人;没有“研”,医疗技术和水平就会裹足不前。三者缺一不可,三足鼎立才能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马明信教授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家。他悉心带教医学生,却顾不上自己两个孩子的学习。全家的大小事情全压给了他的夫人赵老师,没有后顾之忧,家庭和谐幸福,是他能全心工作的动力。

  2004年马明信教授退休了,但他并没有闲下来,每天的日程仍然安排得满满的。除了出专家门诊、特需门诊、参加血液科查房外,他作为北大医院督教组的成员已经十余年了,他感到这项工作很重要。督教组每年对年轻的带教老师进行培训,他都要听带教老师的课程试讲,规范验收他们的教学。他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更注重传授掌握知识的方法,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老师的教学规范了,学生才能规范,教学相长。”

  马明信教授多年参加卫生部和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考试工作,致力于考试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建设。长期的教学工作积累使他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发展现状十分了解,从医学生毕业考试和住院医师的阶段考试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他都会认真准备考题,合理构思,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考生的认知水平,努力使每次考试都对考生有所提高和警示。多年的教书育人工作,使他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以及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都有深刻的理解。因此,他的命题内容常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起出题的老师们称赞他有“一肚子的考题”。他先后参加卫生部执业医师、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等多种国家级考试的设计和改革工作,为国家级医学考试的持续改进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受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和命题专家们的信任和爱戴。

  2008年4月,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工作15年。2009年1月,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在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工作中的突出贡献。他现在仍担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还担任教育部多项全国统一考试命题专家等职务,为国家医学考试的发展和完善尽自己的一份光荣职责。

  目前,他还担任某些医学杂志编委,经常为医学杂志审稿。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学组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医学教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北大医院  孙扬)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