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在北大人民医院成功救治近日出院(图)

“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在北大人民医院成功救治近日出院(图)

——李源潮同志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救治张广秀提出表扬

卫生部医政司王羽司长(右)、人民医院院长王杉(右)为小张送上祝福

黄晓军为广秀查体

口腔护理

  背景材料:张广秀,女,25岁。2009年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山东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办事处的村官,被安排到垆上村,任村主任助理兼团支部书记。2010年9月,她被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b5型)。在患病期间依然坚持工作,在“病中日记”里留下了自己与病魔抗争和对工作挚爱的心路历程,感动了众多网友,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2月13日,受卫生部委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主任医师、骨髓移植副主任许兰平到达临沂,对张广秀的病情进行了初步会诊。并于当晚9点40分,将张广秀接到北京,住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全院职工和青年也都为之感动,全力以赴做好张广秀的检查和治疗工作,鼓励她要积极面对病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011年6月1日,儿童节一大早,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救治的大学生村官张广秀早已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带着满脸的笑容,准备着出院的那一刻。从2月13日晚来到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经过检查、化疗、移植前预处理、骨髓移植、移植后处理,广秀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07个日日夜夜。

  留在广秀记忆中最深刻的那段记忆,是她孤身独居在无菌层流室接受骨髓移植的日子。为了让广秀在无菌层流室度过平安、快乐地每一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髓移植病房全体医护人员凭借精湛的医术、精心的护理,并利用各种方法帮助广秀度过难受的恶心、呕吐、食欲差等预处理化疗阶段,保证食欲增强抵抗力。黄晓军所长多次组织全科查房,细致全面分析广秀出现的问题,找出治疗的办法,确保广秀能安全度过移植后危险期。而全体护理姐妹们也深知“移植无小事,细节定成败”,在科护士长颜霞、护士长徐晓东的带领下,对广秀实施了严格的基础护理、严谨的专科护理,对广秀易感部位——口腔、眼睛、鼻腔、肛周、外阴、皮肤进行程序化、规范化护理。在广秀入层流室的第三天,因大便干燥出现肛裂。肛裂意味着患者皮肤有了缺口,为细菌侵入提供了门户,护士们立即采用了积极的处理办法,增加每次排便后涂抹碘仿软膏的次数,很快创面愈合,确保肛周的“零”感染。由于预处理阶段放化疗的应用和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99%的移植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道和口腔的溃疡。一天三次的咽喉部的用药及口腔护理是护理的重点,当广秀出现Ⅰ级口腔溃疡,咽喉部需要用药,声门不能打开时,护士孙慧就用练发声的方法,指导广秀发出“啊啊”的声音,帮助打开声门确保用药到位。广秀在移植后第10天血小板只有4.3万,极易发生出血,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于是护士长有制定了监测出血部位的观察表,为避免出血,护士们白天晚上就在床上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如皮肤擦浴、口腔护理、肛周护理……每次护理,护士一站就是60分钟。尤其是在做皮肤擦浴时为了给广秀保暖,将室温调到了30摄氏度,护士却忍受着穿双层隔离衣带来的高温,站的腰酸腿疼为广秀清洁皮肤,保证了皮肤“零”感染。同时大家还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不断地鼓励广秀要坚持、再坚持,在大家的精心护理和悉心照顾下,广秀安全、平稳的度过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危险期。

  4月13日,接受骨髓移植术后36天的广秀病情平稳,受卫生部委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院士、糜坚青教授,301医院高春记教授、天津血液病研究所秘营昌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红教授、许兰平教授等多位国内权威血液病专家齐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对广秀的病情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供体的造血干细胞已经在广秀体内植入成功。

  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卫生部《关于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同志康复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卫生部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对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同志的救治安排得很好,应予表扬。卫生部部长陈竺、党组书记张茅和副部长马晓伟嘱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要做好出院后观察和复查工作。5月31日,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专程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看望了即将出院的张广秀,嘱咐她要定期回院复查,保重身体,并代表卫生部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救治张广秀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人民医院 钟艳宇/文   范丙申、颜霞/摄影)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