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爬楼梯会引发关节炎吗?
【健康讲堂】:爬楼梯会引发关节炎吗?
上下楼梯磨损关节
“根据我多年的从医经验和接触的许多病例来看,我认为用爬楼梯的办法锻炼身体并不科学。”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娄思权指出,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在正常情况下,人在平地上双腿站立时每条腿负担的重量是体重的一半。也就是说,人们如用一条腿站于平地上,其受力腿就要承受整个身体的全部重量。在上下楼梯时,膝盖是弯曲的,膝关节呈80―90度角,虽然不是一条腿承受身体的全部重量,但此时的膝关节还需要负担使身体运动起来的额外重力,因此,“上下楼梯”时,膝关节承受的重力要比平时承受的重力大。其次,“上下楼梯”是一个多次重复的过程,关节的运动次数会人为地增加,关节磨损的次数也就随之增加了。
“在日常生活中,包括我在内的很多骨科医生,都会注意少爬楼梯、少爬山。如果只是三、四层,走楼梯没关系,但如果楼层较高,我一般会选择坐电梯。因为这种反复的动作,会造成膝关节磨损。很多骨科医生,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参与轮滑、滑雪等运动,因为这些运动都很容易导致关节损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子剑说。
“诸如游泳、快走等运动,锻炼效果都比爬楼好,也更安全,只是现在愿意专门抽时间运动的人太少,只能利用上下楼的时间锻炼。”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田华教授认为,爬楼梯对膝关节的伤害更大。爬楼梯时膝关节弯曲度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尤其是老人、胖人、膝关节不好的人,会加重疼痛。“骨关节炎患者尤其不适合过多地爬山、爬楼梯,过度使用关节会加重磨损。”田华提醒。
爬楼梯不适合70岁以上的老人
“不过,上下楼梯是我们每天不可避免的动作,没必要为了保护关节,就完全放弃,可以因人而异。”娄思权建议,年轻人或者没有关节疾病的人,可适当爬楼梯、爬山,但要注意速度和姿势;如果长时间爬楼梯、爬山后出现关节不适,就应该减少这类运动的频率和时间,爬山者尽量少爬坡度过于陡峭的山;如果一爬楼梯膝关节就疼,或者本身就有严重的骨关节疾病,最好选择乘坐电梯,并且尽量不要爬山。“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人,不要选择爬楼梯作为锻炼方式,可以改为在平地上运动。”
“老年人是各种关节疾病的易发人群,超过身体负荷的运动量易引发其关节疾病。”娄思权说,“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55%的人患有骨关节炎。全国约有1.2亿人患有此病,其中老年性骨关节炎是发病最多的一种关节疾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刘岩提醒说,正确的上下楼姿势,对保护关节至关重要。首先,动作不要太快,不要在楼梯上跑、跳。其次,老人上下楼梯,可以侧着身子,双手扶着楼梯扶手。让脚尖先着地,使足弓受一部分的力,可以加大缓冲距离,对膝关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最后,超过70超过70岁的老人或有关节疾病的人,爬楼梯要一阶一阶来。
娄思权补充说:“比如左脚向下迈一步,再慢慢将右脚迈到同一级台阶,双脚站稳后,再走下一阶,千万不能着急。”如果想爬山,可以在上山时拄一副轻便的越野手杖辅助攀登;下山时,最好坐缆车下来。攀爬时最好轻装上阵,不要背、提重物。
人工关节置换术并不可怕
膝关节是骨性关节炎最常见的部位,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有时出现关节肿大,也会出现关节腔积液,严重者可能出现X形腿或O形腿畸形。
在日常诊疗中,不少病人一听到要换膝关节,立马就打起了退堂鼓。事实上,换膝关节并没有像听起来的那么可怕。“大家一定听说过镶牙和戴牙冠手术吧,实际上,人工关节和戴牙冠手术非常相似。换人工膝关节类似于在坏牙上安个牙冠,它只是将破坏了的一层薄关节面切掉,换上一层通常由金属、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关节面,这样,术后就再也不会有骨头磨骨头的现象了。关节疼痛可以减轻,小腿也不再是弯曲不直了。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换人工关节手术,医学上称之为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张克介绍说。
“关节疾病虽不致命,但患者会因长期疼痛而丧失劳动能力,甚至致残。”张克建议,公众尽早关注关节疾病的典型症状,如早晨起床、上楼梯或其他负重活动时出现的疼痛,做好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严重的关节疾病患者而言,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已知的最成功的外科治疗手段。
(来源:新民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