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变与不变——访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
大学:变与不变——访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
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定是高度重视大学之道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必然是对知识创造充满期待的社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学教育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大学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大学教育,怎样进一步发展好中国的大学?就此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
记者: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我国大学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
闵维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为我国大学发展提供了新条件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但同时也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育国际化势不可挡。经济全球化使得教育国际化成为时代潮流,科学、技术、知识、人才等构成大学的基本要素都在跨国界流动。这一方面为我国大学借鉴世界先进办学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和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使我国大学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在国际化过程中维护我国的教育主权,增强文化自觉,保护和传播中华文化,成为紧迫而突出的课题。
信息化改变了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方式。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教育形式、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它一方面有利于大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创新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对教育者从更加民主、开放、创新、发展的角度认识教育、变革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文化观、合理看待和使用网络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市场化带来对知识认识的新变化。市场经济在为经济社会和大学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大学健康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办学指导思想功利化,一些大学教育者过度看重经济利益,一些学生仅把上大学当作投资的手段,知识的商品属性凸显,实用主义流行。与此同时,对知识的尊崇、对学问的追求则缺乏足够的热情和动力。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的本质,坚守大学的精神、品格和境界,充分发挥大学的功能,已经成为当前大学发展面临的突出挑战。
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成为时代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学发展规模急剧扩大,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大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也创造越来越多的入学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大学教育的需求。但是,入学机会的区域失衡、阶层失衡问题正日益凸现,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以及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面临更多困难。提高大学教育质量,促进大学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
知识创新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大学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都对大学发展尤其是对大学的创新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当前,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改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还明显不足,重大的原创性知识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还比较少。大学要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任重而道远。
记者: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而大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时代变迁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大学的变与不变?
闵维方:只有认真思考大学的变与不变这一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才能科学谋划大学发展战略。在我看来,无论当今经济社会发生着多么大的变化,大学始终存在着不变的甚至可以说是大学得以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它们主要是:
大学的性质和宗旨不能变。作为人类探究未知、创造新知的学术圣地,大学的性质和宗旨永远体现在探索知识、培育人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全过程中。因此,大学需要保持必要的“安静”。这种安静意味着学者要心平气和地做学问,学生要沉下心来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管理者更需要冷静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去服务师生。大学绝不能浮躁。
大学的精神和传统不能变。大学精神是大学生生不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大学美誉度的充分展现。每所大学由于其历史的、现实的条件不同,会有不同的精神传统。但有一些精神传统是共同的,如追求学问、包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崇尚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概等。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些精神传统始终不能变。
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不能变。发挥大学的智力人才优势,时刻关注时代变化,积极应对和回答现实所提出的问题,引领时代风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是大学的神圣使命和伟大责任,什么时候都不能丢。越是在变革的时代,越是要强化大学的社会责任感。
当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学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而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理念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时代不同,对大学发展的要求也不同。大学要适应时代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和发展自己的办学理念、思路和模式等。当前,企业和社会许多部门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创造着知识,大学不再是知识创造的惟一出处,不再是知识话语的惟一代言人。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不能再做“唯我独尊”的知识发布者,而必须在与社会互动中树立大学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服务社会、面向世界、终身教育等现代发展理念。
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式、科学研究重心等应适应时代要求而变化。知识更新呼唤新学科的创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学从战略上调整学科布局,社会现实变化期待学术应用性增强。对此,应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大学发展规律出发,积极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有益做法,及时、果断地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应立足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统一,在应用研究中提升基础研究水平,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重大问题提供智力支撑。
管理方式应与时俱进。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出现,知识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师生和全社会对科学探索、知识创新有着新的理解和选择,大学的管理方式必须随之进行调整和变革。应更加全面地考虑大学的管理方式,将目标管理与大学教学的新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目标来确立大学的管理方式。
记者:面对新环境新挑战,我国大学在创新发展中应当处理好哪些关系?
闵维方: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应增强主动性,避免完全模仿和照搬西方办学模式。应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以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要求来评估我们的教学科研水平,使我们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有话语权,并让我们大学所确立的教育标准能被世界所认可。在推进国际化的同时注重本土化、民族化,增强文化自觉,注重自己的教育、学术和文化传统,探索自己的办学模式和道路,使大学真正成为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相互交流借鉴的桥梁。
大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大学不能脱离社会,囿于学术高墙之内自求发展。大学教育必须社会化,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简单迎合现实的直接需要,更不意味着要急功近利地将大学变成现实的“消费站”。大学应在纷繁的社会现实中坚持独立思考,在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中保持批判性和超越性,特别是要善于把握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保证校园文化的正确导向。
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公平的关系。我国的大学发展必须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没有速度和规模,就不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没有质量和公平,就不可能使培养的人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更难以参与国际竞争。应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处理好大学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公平的关系。
职业技能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大学培养的人才应当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因此,需要强化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但是,职业技能训练只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方面。应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尤其要把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富有学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放在第一位。大学教育决不能忽视人文熏陶、价值教育和人格塑造,把自己降低成技术教育,而要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的养成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记者:作为长期从事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请谈谈您在大学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体会和认识。
闵维方:一是处理好党的领导、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我们现在大学的管理,不是严与松的问题,而是管什么、如何管的问题。党的领导是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方式上、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从大学的社会责任上来体现的。我们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应在全局领导的过程中支持校长直接负责学校的行政事务。此外,学校的各级管理部门都必须发挥学者教授的主导作用。为此,应从制度上强化学术委员会、教授会的学术权力,真正将这类组织建设成大学学术研究领域具有权威公信力的评价指导机构。
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大学发展。在当今条件下,大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改革的勇气、智慧和力度。今后,应当在人才培养方式、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学科布局、学校组织管理结构等方面不断作出调整和改革。同时,在深入把握当代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个层面的需求特别是充分考虑师生工作学习的特点和方式,形成改革创新的合力。
三是把师德学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师德学风建设关系学校形象、办学水平和社会责任,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大学,就是大师之学。没有一大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大学不可能赢得社会各界的尊重。今后,应把师德学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将其贯穿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在师生中形成明荣知耻的良好氛围。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