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安:谈科技成果推广和创新人才培养

陈兴安:谈科技成果推广和创新人才培养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已颁布十二年,作为一名获奖者,我愿意把获奖后继续推动自主创新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30年磨一剑 国家科技进步奖来之不易

      “稀土铁共生矿矿工吸入钍尘对矿工健康影响与防治措施系列研究”项目是本所及其前身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1965年成立至今,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度),是当年预防医学领域中唯一的获奖项目,是本课题组先后16次深入内蒙古包钢白云鄂博稀土铁共生矿,同该矿职工医院的医生们通力协作开展的一项长达30年(从1975年明确科研方向和主攻目标到2005年在人民大会堂获得证书)的多学科多层次的长期研究成果。由于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这个好时代,有机会直接到美国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测定人呼出气中钍射气子体测量系统;通过协作,我们克服了在我国建立起适用于矿山的测量装置所遇到的种种困难。通过学习唯物辩证法,我们冲破了设置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在卫生部、国际原子能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发改委稀土办和包钢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依靠领导,终于在国内首次弄清了白云鄂博矿矿工肺内钍的水平,并提出了改善劳动条件的综合性防护措施。通过该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在国内外首先用人群资料证明长期吸入含钍稀土矿尘、吸入二氧化钍或钍射气的短寿命子体均能诱发肺癌的发生,解决了美国学者从1935年至1985年开展的历时50年的“工业暴露于钍的健康效应”研究课题所未能解决的关键问题。美国原病毒学会主席McCleLllan院士发来E-mail认为我们的这项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出版专著 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在2007年之前,国内唯一的一本有关吸入钍尘防护的专著,是美国R.E.Albert博士于1966年在纽约出版的,书名为钍的工业卫生(Thorium:Its Industrial Hygiene Aspects)。2005年3月28日我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后,深受鼓舞,深感获奖后应向社会介绍和推广具有多项创新性成果的奖项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获奖后继续奋战四个月,写出了本项成果的10章内容共计11万字的中文专著,同美国上述专著比较,本研究中所用的呼出气中钍射气子体测定方法,远比Albert专著中介绍的活性炭干冰法先进。我们专著中收集的矿工1158人次的肝功能和周围血象、肺功能、X线胸片的资料,比Albert专著中介绍的21名钍尘作业工人的查新结果的有关数据多出数十倍。特别是本专著中介绍的矿工肺癌死亡率流行病学及其肺内钍活度的数据更是Albert专著所没有的。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基金的资助下,我国首部吸入钍尘卫生防护专著《吸入钍尘对矿工健康的影响与防治措施系列研究》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于2007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第一次出版1000册,目前已售出810本,远远超出了该出版社的预期。2007年2月25日出版的国家发改委稀土办机关刊物《稀土信息》,刊登了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傅铁城研究员的文章《一本里程碑式的好书》认为该书是“一本含有多项创新性突破性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好书”,并认为“在一部著作中提出如此大量的问题并能给出圆满答案的,确实不多见。”更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美国国立西北太平洋实验室基础科学部主任T.Edmond Hui博士主动在美国著名杂志《保健物理》(Health Physics)(2007年12月)上发表了长达2页的书评,认为中国人进行的这项矿山研究,代表了有关吸入钍尘健康效应的最重要分析(In my view,the Chinese studies represent the most important analyses on the health effects of inhaled thorium dusts)。美国专家主动在美国著名杂志对中国出版的中文科学著作进行全面评述并给予充分肯定,这是十分罕见的,在其文章最后,他希望我们能尽快出版该专著的英文版,因为钍是重要的核燃料。

  2008年6月中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国首部系统介绍吸入钍尘防治研究的英文专著,其全名为“A Series of Studies on the Health Effects and its Protection Measures of the Miners Inhalde Thorium Dusts”,是由本人和程永娥主任技师共同执笔的,英国Cardiff大学名誉教授David Taylor为本书写了序(Foreword)。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为本书写了前言(Preface),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原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所长Arthur Upton博士为本书写了全面评述。该英文专著公分10章,和同名中文专著相一致,但有些章节的内容有更新,并全面介绍了本课题7项创新性成果。英国David Taylor对全部内容均进行了修改,主要是关于用英文的正确表达。本英文专著出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了美国,英国著名专家发来的E-mail表示对该专著出版的肯定和祝贺。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国际著名的阿根廷辐射防护专家Abel Gonzalez博士于2008年7月21日发来E-mail“我已在最近召开的原子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上进行了非常广泛的介绍,并且在即将出版的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报告书(UNSCEAR report)的参考文献中列出”。一本英文版专业书在中国出版不到2个月的时间,受到多位外国著名专家的肯定是不多见的。这充分说明了本专著的出版对于国际放射防护事业,以及为培养世界各国的创新型人才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该书已售出580本,主要是远销国外,完全出乎该出版社的预期。

主动与青年学者交流 促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我们所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含有多项创新性成果。2005年12月本人毛遂自荐在包头医学院公卫系介绍本项目时,根据对方要求又谈了课题研究走向世界的13条经验,受到了该院中青年教师们的热烈欢迎,讲演结束后涌向讲台,希望我留下来再进行座谈,因故未能如愿,他们便派出2名教师和办公室主任一起用车送我至包头郊区我们正在出差的工厂。一路上还不断询问和探讨我们的经验。我1959年起在北医开始担任课题组长,直到2005年当我年过7旬时,还承担IAEA的一个项目,继续带队到稀土工厂开展放射卫生工作。40多年来积累的点滴经验,受到了如此欢迎,使我深受鼓舞。2006年至2008年年底,我先后到了中国民航大学、石家庄河北省疾控中心、山西医科大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结合本获奖项目作了“怎样建成世界一流课题组”的讲演,深受欢迎。《稀土信息》2008年第3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版的“以史为镜,光照未来”(离退休专家历史回顾丛书)第六册(2009年10月出版)先后登载了我提出的18条经验的大部分内容。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听完我报告后的第2天很快在网上发布了专题消息,列出了得到该中心科技人员认可的我提出的18条经验的标题。本人已退休多年,尚能为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作出微博贡献,内心感到无比欣慰和巨大鞭策。

  2007年科技部奖励办曾举行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高校巡展,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创举,巡展地点包括100所重点院校。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是“锦上添花”。根据我在西部地区包头医学院所做讲演受到的热烈欢迎,我建议可以试办一次获奖项目经验交流巡回讲演,面向西部非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我认为这是“雪中送炭”。有这样一句话“结果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为此付出努力的过程”。如有这样的活动,我将积极报名,做一名不要报酬的老志愿者。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陈兴安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