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张树基教授(图)

深切缅怀张树基教授(图)

        我国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医学教育家、“首都十大健康卫士”之一、北京医科大学“八大名医”之一、原中央保健委员会内科学会诊专家、原北京市西城区科协副主席、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内科常务副主任张树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1年11月3日21时44分逝世,享年85岁。遗体告别仪式于2011年11月9日上午7时30分在北大医院殡仪馆举行。

  张树基教授于1926年12月31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晋县。1942-1943年就读于河北省宁晋县师资训练所,1945年北京成达中学初中毕业,1948年北京辅仁中学高中毕业,1949年唐山工学院大专毕业,1954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留校后一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和消化内科工作。历任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兼任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教授。1978年10月,参与创建消化内科,是消化内科的奠基人之一。1982年至1983年任消化科代理主任。1983年至1984年被国家选派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1985年至1993年期间任大内科常务副主任,主持内科的日常工作。

  张树基教授在半个多世纪的从医生涯中,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临床工作中,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成绩斐然。1985年他首先在国内命名并报道了“成人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的病例。他知识渊博,不仅精通内科和消化内科,对于疑难杂症、危急重症的诊疗工作,更是造诣精深、见解独到。对许多疑难重症、诊断不清或久治不愈的病例,他总能通过细致、认真的观察和敏锐的分析,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他精湛的临床技术和丰富的抢救经验屡屡使患者转危为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他在抢救危重患者时殚精竭虑、临危忘己的赤诚之心赢得了人们崇高的赞誉,被称为“抢救大王”。由于他为人民的健康做出的杰出贡献,1986年被评为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1992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名医奖”(“北京医科大学八大名医”之一),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数十年来,张树基教授的会诊足迹遍布北大医院每个临床科室和北京市及外埠众多医院。对于会诊要求,只要病情需要,他总是无条件答应,风雨无阻、不分昼夜、不辞辛劳、不计报酬、不求名利。即使是在年事已高、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他依然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兢兢业业,忘我工作。2001年被授予中央保健委员会荣誉证书,2008年当选第二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张树基教授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术都无愧于这些称号。

  张树基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医学教育家。为了他所挚爱的医学事业,耄耋之年仍壮心不已,抱病坚持查房和授课。在日常临床工作中,他总是结合病例循循善诱,从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到诊断思路、临床决断各个环节,对年轻医师加以培养和扶持。张树基教授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现已成为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他一生勤于笔耕,发表了60余篇医学论文,主编、参编了34部医学著作。他主编的《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丛书》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诊断学基础》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张树基教授是一位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品德高尚、平易近人的学者,是一位举止慈祥可敬、言语朴实无华、成就卓越却从不张扬的长者,他将学识与人品融为一体,一生做着他认定最有意义的事情。他可敬、可爱,拥有广博精深的医术、宽广仁厚的胸怀,他淡泊名利、笑对人生,对工作严谨求实、无私奉献,他虚怀若谷、诲人不倦,他为医学事业鞠躬尽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典范。     

(北大医院)

编辑:玉洁